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人们提出两句响亮的口号:“科技兴邦”、“教育兴国”,可见科技和教育的地位相当重要,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八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先后发表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当中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这样指导思想下,《广东省志·教育志》(又称《广东教育志》)于1986年开始编写,经历了将近10年时间,终于在今年教师节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广东教育史上一件大事,值得教育界的高兴.  相似文献   

2.
莱西市积极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1994年以来,山东省莱西市切实把“提高劳动人员素质,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迅速实现由地域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教育服务优势转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两年来,全市引进外资项目62个,实际利用外资6080万美...  相似文献   

3.
田建国 《现代教育》2004,(7):10-10,15
人才强国,教育为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人才强国这~战略思想的确立为教育的跨越发展开辟了广阔而光明的前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这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教育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没有一个强大的高质量的教育,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就没有基础。教育要为社会发展、国强民富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占50%。如果加上教育中的科技,教育的作用将占75%。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反映我们党在人才问题上的与时俱进,在治国方略上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际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由此可见,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尤  相似文献   

5.
从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以及其对退休人员健康长寿影响的角度阐述了开展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离退休人员的优势在于经验丰富、文化底蕴浓厚、德高望重,他们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后代等方面仍然可以发挥作用,仍能做出较大贡献,这是一种值得珍视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6.
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地位,关键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大批多层次的优秀人才。为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基础教育作为奠基工程。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中央...  相似文献   

7.
把握职教改革的两个关键○张怀明校长论坛江苏省教委和省计经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职教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职业教育作为把人力资源变为人才资源、智力优势的重要手段,作为新增劳动力的重要出口,在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落实教育的“两个重要转变”中起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开发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在知识经济时代,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中,只有通过正确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才能发展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并为“走进前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条,即教育人的事业”。 ——法·卢梭 面向挑战 我爱教育事业,因为我认识到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杠杆作用。邓小平同志早在十年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篇讲话中指出:在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上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因此,邓小平同志高屋建瓴,站在新时代的地平线上,宏观历史流向,顺应  相似文献   

10.
实现西部开发,必须人才先行。当前,西部人才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流失,浪费严重,各类人才资源不足。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可借鉴温州的做法实施“育人工程”、“引智工程”、“挖潜工程”等,并从更新人才观念;创新机制;树立人才管理的动态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发展各类教育;大力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快人才保护法规建设六个方面着手,以保障西部大开发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1.
又嗅到麦香果香,又见到遍地金黄;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又是一个欢庆的日子.九月的高原,秋风飒飒;九月的校园,书声琅琅.站在第27个教师节的门前,情不自禁生出些许断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2.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碧波 《江苏高教》2002,(6):132-132
1 .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加大对各类优秀人才、紧缺人才培养的力度。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教育” ,“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1 )要增强教育优先发展 ,超前发展认识 ,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积极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 ,加大创新人才、紧缺人才培养的力度。特别要加大MBA及MPA人才的培养。 (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深化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加大对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  相似文献   

13.
多干实事 少讲空话“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  相似文献   

14.
电大教育与新时期人力资源开发汤安邦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的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这段话深刻阐明了提高劳动...  相似文献   

15.
四、“一切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的素质。”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996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了同样的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办教育的主旨,是世界潮流。在临近21世纪…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相似文献   

17.
渴望被肯定、被赏识,是每个学生心理上的本质需求。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被肯定、被赏识的心理需求,从而促使其自觉而健康地向前发展呢?途径当然很多,建设班级人才资源库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班级人才资源库,就是将有某方面优势特长的学生分类登记造册,冠以“小诗人”、“小辩论家”、“小发明家”、“小农(园)艺师”、“计算机小博士”、“理财高手”等称号,分别载入“文学人才资源库”“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库”“信息人才资源库”“管理人才资源库”等。兴趣爱好广泛的“多面手”可同时拥有几种人才称号,进…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省“十二五”的体育发展战略以及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在阐述人才、人才资源、体育人才资源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现状调查法,对我省体育人才从总量分配、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全面阐述,进而对河北省体育人才资源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首次明确提出我省未来对于备类体育人才资源需求的预测,并对我省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措施与对策哟一个整体的规划.本研究将为我省体育管理与人事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对我省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农村的发展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关键在于充分挖掘人力优势,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优质资源”的人才培养观念。当前我们有必要对农村教育作一新的认识与解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9.20)中指  相似文献   

20.
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这四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它们都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起飞,在70年代达到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引起了世人瞩目,成为后发型国家和地区的典型代表。 “四小龙”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都有较丰富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储备靠教育。研究“四小龙”的教育,不仅使我们可以了解“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同时也可以从中探索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