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是马来西亚华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政府根据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不断对华文教育政策做出调整.20世纪60年代针对华文教育的政策焦点是华文中学的改制,70年代侧重阻挠华文大学的创办,80年代则侧重华文小学的控制权,90年代后华文教育政策相对宽松.本文对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的华文教育政策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全面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是在怎样的境遇下不断抗争、发展壮大的;同时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的主要基地,也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由于华文独中坚持办学性质的民族性、办学目标的准确性、对办学活动的有效领导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得到持续的发展。由于华文独中的发展,马来西亚成为海外华文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华文独中的办学经验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文独立中学堪称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完善华文独立中学教师教育,既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本文在考察马来西亚董教总和华文独立中学的基础上,对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构建新型华文独立中学教师教育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的华人占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有着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层次齐全的体系。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同其国民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互交融,又相对独立。研究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及其国民教育的区别、联系及各自特点,有助于我们看清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境况,对未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炳易 《中国教师》2006,(12):10-12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滥觞于19世纪初,发展至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华文教育历经了风风雨雨,艰难坎坷的奋斗,期间也穿插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造就了现在华文教育的茁壮成长,蔚然成林。马来西亚华族重视华文教育,一方面极力捍卫、发展民族教育;一方面极力融入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语言的大家庭里,与国家发展接轨,无形中塑造了现今华文小学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一、繁衍中华文化的苗床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最为完善的国家。目前,全国有1,287所华文小学,学生642,914人。华文小学是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堡垒。保持华族文…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华文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它拥有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华人族群母语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非华人族群的"汉语热"日趋增温。但"一种文化、一种语言、一种源流"的教育政策,导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也陷入困境。华人族群的华文教育向本土化转型、非华人族群出于商业价值形成的"汉语热"这两种形态并存,是马来西亚近期华文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经过艰难的发展历程,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显著成就。现在,全国拥有1289所华文小学,学生60多万人;60所华文独立中学,学生6万多人,基本上形成小学、中学、大专的华文教育体系。但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也面临华文小学变质倾向、华文学校(...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是海外华文教育最为发达、体系最为完备的华人华侨侨居国。但马来西亚政府对华文教育长期打压,其生存环境颇为恶劣。该国的华文教育能有如今的成就与华人社会的努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妈祖宫庙对华文教育的鼎力支持,更可谓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助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的三套母语教材的成语选用情况,并就三者成语收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马来西亚《华文》教材的成语收录总量与台湾版《国语》教材的成语收录总量基本持平,其成语复现率略低于《国语》;与中国大陆的《语文》相比,《华文》教材成语复现量更显不足,复现比率也更低。另外,三套教材的共有成语较少,《华文》教材的成语多集中于高年级教材中,分布欠均衡。因此笔者建议应在教材编写之时注意选用适当的成语,增加成语复现率,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简介阎金铎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从1819年在槟城建立的第一所私塾——五福书院算起,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无数的风云波折、起落浮沉。目前,华文独立中学有60所,其中37所在西马,23所在东马。在60所华文独立中学之中,有...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拥有包括学前、小学、独立中学、大专等各教育阶段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其中华文独立中学的三语教学特色备受瞩目。本文简要回顾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以及华文独中三语教学局面形成的政策原因,并基于对17所华文独中校长的采访,分析了华文独中三语教学的现状、优势和困难,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百年大变局与新冠疫情交叠的新形势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面临更多潜在风险。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宏观、外观、中观及微观四个系统层面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识别新形势下各系统层面的风险内容;同时讨论四个系统层面的互动作用,明确各系统风险对华文教育的影响力。其中,宏观系统风险践行于外观系统以引导华文教育全局,中微观系统受制于宏外观系统风险直接影响华文教育。最后,结合四个系统的风险内容及互动作用,建议发挥各支点主体的能动性以应对各系统风险,即激活马来西亚华人群体的活力以降低宏外观系统风险;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机制以降低中观系统风险;推进华校供给侧结构改革以降低微观系统风险,从而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深受各国教育政策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政策导致不同的华文教育发展。从教育结构(教育层次、水平)、办学形式看,东南亚华文教育具有多样化特点;从教育对象看,东南亚华文教育具有国际化特点;此外,华文教育在内容、课程设置、教材、教学语言等方面也呈现许多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中文教育以母语教育的形式建构了包含“本-硕-博”全部学历层次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同时作为二语教学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且分别发展出完整的师资和教材体系;私立高校中的中文教育学历层次完整,孔子学院逐渐开发出“中文+”的职业教育。中文教育在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内外呈现出国家政府和华人组织“董教总”对中文教育协同促进的发展特征。基于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马来西亚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东南亚中文教育的区域性中心,并着力进行硕博高层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对中学华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马来西亚林国安在马来西亚,以肩负延续民族文化,发展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母语教育,培育民族子女,为国储才为任务的华文独立中学(简称“华文独中”或“独中”)〔1〕为顺应国内外时局演化和世界教育发展大...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委托马来西亚现科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于1991年11月5日-15日,在马来西亚槟城召开了部分地区小学教材编写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共9人,与会者基本上是各国课程、教材发展与管理部门的人贝,其中有高级专家、教授。 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1.交流各国课程发展与教材建设情况,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小学教材情况,2.研讨如何发展适应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需要的小学教科书及其他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17.
自1957年马来西亚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以来,中学华文课程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马来西亚中学有两个教育系统:一个属于国家教育部所辖的标准中学,一个属于民间董教总所辖的独立中学.这里所说的中学是指教育部所辖的标准中学),分别制订了<中学华文课程纲要>(1958年)、<中学华文课程纲要>(1989年)和<中学华文课程大纲>(2000年).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历史悠久,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播与华文教育的发展,以强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承传优秀的华族文化传统。华文报纸通过发表新闻评论,创办教育专刊、文艺副刊等方式,在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与华文教育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华文教育最发达地域。五十多年来当地华文教育冲破种种阻拦压迫,不断发展。从小学到大学教育,逐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人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公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这一标准包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等,不仅重视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与理解,而且主张科学课程联系生活世界并应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新《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计、内容安排、评价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