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给学生的知识。语文教育知识的选择、评价方式对教学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学方式的变革应在教师文化变革的基础上引发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形成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担当知识与责任的关系,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刘舒清 《考试周刊》2009,(17):189-190
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课堂教学是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课堂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思想与教学结构,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育学院迈克·阿普尔教授,从其个人生活史出发,畅谈了他对"教师教育与文化斗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生活"、"全球化与教师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研究"等议题的深刻洞见,分析了影响新世纪以来美国及世界范围教师教育改革的各种力量,强调指出:教师教育是政治斗争的战场,当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去专业化程度更加严重;全球化时代,教师教育研究需要关系性和全球性思维,以底层视角直面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教师教育应致力于让教师真正地学会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创新的落脚点应该是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现代教育将主要从作为传授知识的活动,转变为学习和交流的活动;从学科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从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教学中,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的个性,是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教学模式正向着全球化、网络化的方向变化,慕课及翻转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内容,慕课是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网络新兴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实现以内容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升级和转变。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先在课前利用视频等资源自主学习知识,再在课堂上与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翻转。  相似文献   

6.
<正>2011版课程标准强调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参与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实现教学中的"五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控制为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学生尽情享受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讲析为中心到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转变;从以形式为中心到以内容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英语新课标提出:新课程应"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就是从教法向学法的转变",这意味着学习策略对学生学好英语是非常必要的。就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优化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以求取得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远程教育成为我们传播信息、学习知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 ,远程教育的迅速崛起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在教学主体上 ,现代远程教育真正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学习方式实现从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 ;现代远程教育扩大教育规模 ,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 ,将对我国教育事业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阳 《职教通讯》2019,(1):21-24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给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新变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将被重塑,师生关系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主学习转变,教学形式从以课堂为中心向泛在学习转变,教学资源从以书本为中心向以数字资源为中心转变,评价从以评估为中心向以诊改为中心转变。针对当前"互联网+"背景,职业院校教学模式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移动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郑锋 《毕节学院学报》2008,26(2):119-122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同样也是体育教育培养人的目标,大学体育教育为高等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基本条件,高校体育教育以它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发展施加多维度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应让体育教育发挥其体育的多重功能,其目的是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产生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活动中由于缺乏有力的预防措施 ,屡见不鲜的运动损伤正困扰着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所以只有在体育教学中传授有关运动损伤的知识 ,提出预防的措施、才可能使课外体育活动发挥真正锻炼身体、培养优秀品质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已经成为不容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高职教育依旧是重技能轻人文,压缩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观照当前的高职教育,过多关注职业技能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以牺牲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好的职业教育,在培训技能的同时,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创设多元课程结构,把职业技能的培训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等相关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养成健康心理品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offers a critique of approaches to racial inclusion in the USA, and recommends tha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dopt a mor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In particular, it argues that most approaches to racial inclusion in the USA focus on increasing the numbers of racially diverse students, or numerical inclusion. Despite the relative success of this approach, inequalities experienced by African American and other minority-group students attending predominantly white universities suggest that a mor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nclusion should be pursued.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nclusion would involve an exam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determine how policies, practices and programmes challenge African American and other minority-group students' success. For example, such an approach would involve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measures used to determine access,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curricula and teaching pedagogy.  相似文献   

15.
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性质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国家和社会普遍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师资至少提升至专科层次。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性质进行理论思考是构建整个培养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从其性质而言应当既是一种专业教育,又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应当同时体现专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要求,进行以专业道德为核心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并努力完成高等教育培养富有公民精神、能力与责任的高素质大学生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教师教育中,教育智慧的培养比较欠缺.教师教育要站在教师专业化的高度培养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提高师范生教育理论智慧的方法主要有:引导师范生形成教师专业化意识,提升教育理论课程的实效,指导学生阅读教育名著,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之路是改革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7.
调查表明,与公民整体相比,高校师生有着较强的审美需要,更注重以善良、真理、和谐为美,对于美学和美育有着趋于本质的认识;高校教师与学生相比,在审美理想上更为理性,更看重和谐之美。高校美育的实施,应以学生的审美需要为基点,注重养成教育;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提升学生的审美理想;增强审美知识教育,强化师生的美学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8.
The notion of “science for all” suggests that all students—irrespective of achievement and ability—should engage in opportunities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e and discourse of science. Improving scientific literacy is an intrinsic goal of science education, yet current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may not effectively support all students, in particula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Argument‐based inquiry approaches, such as the Science Writing Heuristic (SWH), require all students to construct thei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s by engaging in investigations and negotiating their ideas in multiple contexts, such as discussions and writing. Various SWH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students engaged in appropriating the language, culture, practice, and dispositions of science generally improved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nd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an approach has several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and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cluding how learning environmen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encourage the inclusion of all students’ ideas, as well as how scaffolded supports can and should be used to support scienc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9.
与单校区相比,分校区大一新生管理工作呈现不同的特点,如学生对分校区缺乏归属感、对辅导员过度依赖、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学生返回主校区后适应困难等。基于此,分校区应做好新生的安全、入学教育,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关注学生的心灵和特殊学生,发挥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主动性,加强对返回主校区学生的适应性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性的内涵出发,讨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生创业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原因,进而完善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并构建反馈体系,实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科学评价,使学生创业教育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