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制保障。善治是一种立足于公民社会,探究治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建构一个什么样组织、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以及如何最大效能地提供最好公共产品和最优公共服务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行政模式。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正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善治,而我国的善治在当今必须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模式,即成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发展的新课题。着眼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远发展,应结合大学生志愿组织建设的现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机制。  相似文献   

3.
陶然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0):133-135
大学生志愿者是大学精神与志愿精神共同作用下的行动主体。面临社会转型,他们的志愿理想、志愿动机以及志愿行为处于多变状态中。文章基于现代大学发展,厘清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化"、"同质化"、"功利化"和"形式化"等四种倾向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成长制约,认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应着眼于大学制度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大学课程对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大学教师对志愿服务的引领以及公民教育对志愿服务素养的培育等路径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维系社会整体有序化、规范化和良性运行的重要规则。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信仰危机、道德危机、心理危机等产生的深层诱因。和谐文治以崇尚和谐为核心价值,以和谐文化为治理载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注重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危机治理的善治理念和有效路径。高校应树立和谐文治理念,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治理大学生危机中的导向预防、协调化解、安全保障、疏导调适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5.
鉴于传统的政府运行模式在新形势下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弊端,愈来愈不适应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的要求,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的提出为转型期的中国政府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善治理论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新的思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协同管理模式,对我国政府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基于善治理论兴起背景、概念分析和价值,着重从政府方面转变探究善治理论对我国重塑政府的作用并提出构建善治理论下服务型政府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非常强调政治伦理的善性,与善治的追求有一些耦合与互通之处。主要表现在邓小平关注政治行为的服务性、正义性与善治的责任性,政治决策的公开性与善治的透明性,政治治理的法制性与善治的法治性,政治价值的福利性与善治的公共福利最大化,政治的参与性与善治的合作性诸方面有一些耦合与互通之处。梳理邓小平政治伦理观对于我们今天进行善治的路径选择方面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为真正构建认同型责任政府、透明型公正政府、现代化法治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合作型政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考察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以期为完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性别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2)年级、家庭居住地、父母职业等因素对人际交往总体影响显著;(3)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科等因素对人际交往总体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新领域。本文试图从教育观念、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现实问题,究其根源,是因为在观念上和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管治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弊端重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大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出发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走学校与学生互动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善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志愿者服务是依靠自身意愿参加的无偿活动,简单的物质激励并不能满足志愿者的自我实现,更可能导致志愿者活动偏离宗旨,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志愿者活动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笔者提出应通过了解志愿者的真实需要,建立内外激励相结合的多方位激励措施,才能最终达到志愿者活动的目标,保证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施大学生农村创业工程是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应该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级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积极营造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建立大学生农村创业园区、鼓励支持公司企业参与大学生农村创业工程、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全方位实施创业教育等途径,整合相关有效资源,形成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者服务工作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在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基础上,从服务主体的构建、工作制度的建立、服务项目的确定以及保障机制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休闲是人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对于提高人类生存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休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然而,当代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出现了一些误区,并且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因此,高校应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观,引导大学生从事健康的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付岩 《机械职业教育》2010,(10):44-45,54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效的民众动员方式,发挥着传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办高校学生学风状况不容乐观,逃学旷课现象时有发生,考试作弊难以禁绝。从根本上说。不是学生素质问题,而是学风建设的问题。导引民办高校学生形成良好学风,需要以教风带动学风,以文化滋养学风,以竞技推动学风,以典型示范学风,以管理规范学风,以实践升华学风,以改革推进学风。实现成才与成人相映。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者活动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高等学校开展志愿者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同时高等学校有人才和专业优势,对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能够提供业务支持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7.
运用治理与善治理论方法,从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起点及演进逻辑出发,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角度,探讨我国乡村治理的目标选择和路径依赖,提出"乡村善治构建和谐乡村"的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多元、开放的背景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不良道德倾向不断地侵袭大学生的头脑,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免疫力,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用社会主艾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取向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疫苗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德育教育创新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各个方面也在不断地变革,不断地调整,与此同时,各项事业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者服务工作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返乡就业是农村籍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认真分析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国家政策、就业心理、家庭经济、人才需求和综合能力"五大困境"的基础上,从国家路径、社会路径、家庭路径、高校路径和自我实现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引导,舆论倡导,家长善导,教师指导和学生主导的"五导模式",以积极推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