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轨迹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型企业作为一种新型企业模式,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力量。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仅体现了静态组织架构与动态组织过程之间的有机互动,而且孕育着持续创新的不竭动力。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研究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轨迹,能够更好地揭示出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赵忠伟  李睿  朱冰洁 《科研管理》2019,40(7):247-256
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组织结构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文化柔性四个维度,将企业成长划分为质的优化和量的扩张两个维度,建立组织柔性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引进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从技术、市场、和政府政策三个角度测量环境动态性,研究环境动态性在组织柔性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297份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验证建立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资源、能力、文化柔性对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质的优化和量的扩张均有正向影响;结构柔性对于企业量的扩张无正向影响,对企业质的优化有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在结构柔性、能力柔性、文化柔性对企业质的优化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能力柔性、文化柔性对企业量的扩张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组织柔性的四个维度,提出提升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组织柔性水平,促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共生发轫于生物学,后被延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共生既是一种关于结构的范畴,又是一种关于行动的范畴,其本质在于共生关系主体间的资源依赖关系。从生物学共生到经济学共生再到公共管理共生,共生关系主体属性的跨越性极大,为此建构了“资源相互依赖性---组织自主性”分析框架。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生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还有现实依据。共生关系演进具有普遍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概莫能外,只不过演进的机理有所不同。将共生理论里共生环境要素进行解构,提出共生关系演进机理的三个层次:共生宏观环境、共生中观环境---共生制度、共生微观环境---共生机制,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产业的不断演进,并伴随着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组织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战略价值的组织形式,是不同于市场和企业组织的网络治理形式,同时它也被视为一种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顾客要求,传统的企业组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企业间组织则是解决组织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有效战略之一。分析了企业组织间的信任机制,以及在信任的基础上,企业组织之间得以交流、学习、合作,最终达到企业组织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十大战略管理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并对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实践特别是企业实践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了战略管理理论流派的4个演进轨迹:战略管理理论由说明性向描述性、综合性发展;战略制定的责任由企业高层向中、下层甚至向全体员工扩展;战略资源由硬到软,由“有形”到“无形”;战略管理的学科基础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浪潮使传统企业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下,智力资源日益凌驾于传统的生产要素之上,而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又使地理位置失去了竞争的天然优势。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及审美情趣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对产品的品种、质量、服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如果不适应这种变化,终将被淘汰。由此,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应运而生。这种柔性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较好地适应日趋动荡的外部环境,而且能使企业以不断变化的内部环境自如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在“激流险滩”处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首先从技术、价值的角度,思考探索科技期刊发展演进的理论逻辑,归纳总结出了科技期刊发展演进的基本法则,接着以科技期刊发展演进的历史事实,进一步分析了信息技术引发科技期刊形态变革的深层原因,最后对科技期刊发展演进趋势及其核心能力进行了总结,明确指出当前科技期刊急需解决的发展问题,以便能为业界清晰地了解科技期刊发展演进的基本轨迹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8.
对柔性管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充满着变化与挑战的时代,企业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竞争的成败,如何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是每个企业都关心的问题,有人由此提出了柔性管理的思想,然而对于“柔性管理”,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柔性管理。一、柔性管理的思想起源及内涵1.柔性的内涵“柔性”一词最早出自于“柔性制造系统的概念。柔性制造系统(FMS)首创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指一种具有应对变化环境或和环境带来的不稳定的能力的生产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  相似文献   

9.
分工的知识含义及其在网络经济下的回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生产性知识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对分工与专业的知识层面含义进行了解释,并分析了分工与专业化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的意义,认为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向企业集团和虚拟企业的演进并不是对分工思想的简单否定,而是在高层面上对分工的回归,这些新的变化否定了原有机械,固定的分工,代之以更加“以人为本”的柔性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组织惯例及其演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展军  李垣 《科研管理》2007,28(3):142-147
组织理论形成了组织惯例变化的外生观与内生观两种流派,近年来的研究更为强调组织惯例的演化不但是对管理目标或者环境压力的反应,更是组织学习的产物。本文在对组织惯例观点回顾的基础上,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建立了组织惯例的一个演进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能力形成的角度看技术标准竞争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树宽  闫放 《情报科学》2006,24(6):851-854
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告诉我们技术变革可以分为技术路径变革和沿着技术路径的变革。当一个新的产业形成且有多个不同路径可供选择时,企业的标准之争本质上就是技术路径之争。考虑到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累计性以及路径依赖特性,标准之争的胜负对于企业在该产业的竞争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在本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竞争时应给予更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四轮全向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四维冗余系统,其轨迹跟踪控制性能极易受到模型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四轮全向机器人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通过输入变换将复杂的四维冗余机器人系统模型转化为三维模型,然后针对模型不确定性及外界扰动,采用滑模控制算法进行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外界干扰,同时降低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器人能够很好地跟踪期望轨迹,跟踪速度快,跟踪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由于概念属性存在差异,因此如何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这一影响进行衡量尚无定论。本文通过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轨迹以及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过程,对二者分别进行阶段划分,划分结果表明二者均呈现阶段性变化,且在阶段划分上存在明显的一致性。由此可以认为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责任产品开发是企业社会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显著区别于一般新产品开发的特殊性。综合社会责任产品开发的“内容域”、“层次域”和“阶段域”等向度,可以构造一个社会责任产品开发的立方体模型。社会责任产品开发过程主要分为概念开发、产品设计、产品测试、社会和经济评估以及商业化及推广等五个阶段。企业应对社会责任产品开发实施有效的管理,注意保持与企业社会战略的契合性;建立跨职能的社会责任产品开发团队;加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有效运用各种产品创新工具;注重消费者沟通与教育。  相似文献   

15.
1Intr0ducti0nThekineticsofaheter0geneouscatalyticreactionisdeterminednotonlybythedetails0fthechemistryinvolved,butals0bythedetailsofthegeometryofthecatalyticsurfaceonwhichthecatalyticreactiontakesplace'.However,thegeometriesofcatalystsareoftenfrac-turedandirregular.Becauseofthelackofaneffectivemathematicaltoolt0describethedi-versityofthegeometries,the0riesofthecatalytickineticstreatthecatalyticsurfaceasanide-alplane.Asaresult,thereareconsiderablediscrepanciesbetweenthetheoreticalresultsandthee…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preservation of a two-wing Lorenz-like attractor when in the Lorenz system a feedback control is applied, making two of its equilibria a sink. The forced system is capable of generating bistability and the trajectory settles down at one stable equilibrium point depending on the initial condition when the forced signal is zero. Due to a variation in the coupling strength of the control signal the symmetric equilibria of the Lorenz system move causing the basins of attraction to be the dynamic bounded regions that change accordingly. Thus, the preservation of a two-wing Lorenz-like attractor is possible using a switched control law between these dynamic basins of attraction. The forced switched systems also preserve multistability regarding the coupling strength and present multivalued synchro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basin of attraction in which they were initialized. Bifurcations of the controlled system are used to exemplify the different basins generated by the forcing.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approach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同一论略     
绝对地说,个体事物不可能与自身同一,因为它要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化。但随时而变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又具有稳定性。且稳中有变、变中有同的个体能相对准确地呈现于思维之中。若在思维中将事物的时空差异以及性质上的变化等因素抽象掉,就能实现事物与自身同一。同一是合理观念。没有它,存在就不能有效言说。逻辑学的同一律可以视为形而上学的同一命题的极简。  相似文献   

18.
王占刚  师华定 《资源科学》2012,34(8):1416-1421
开展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反馈响应研究对于有效控制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区域气候模型和空气质量模型有机结合,提出模型互馈集成框架结构,描述了集成中空间与时间尺度问题。将互馈集成系统总体逻辑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即数据层、模型层、集成层、应用层和结果层。介绍了区域气候模型与空气质量模型之间的数据集成接口和功能集成接口。设计并开发了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互馈集成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模拟和预估未来区域气候变化的情况,发现空气污染与区域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知识资源及其物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兆良 《资源科学》2001,23(4):14-20
分析论述了知识是人类智力劳动发现和创造出的关于相关对象的意识形式。知识资源是人类智力新发现和创造的,用一切形式表现的,经物化可以带来财富的新知识成果。知识资源可分为科学知识资源、技术和知识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不断物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持续进步,带来了物质资源的节约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科学知识资源要立即转入定向知识创新或技术创新,技术知识资源必须快速有效地产业化。而技术市场是实现技术知识资源扩散和产业化的重要桥梁,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激励知识创新和技术知识资源产业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A new aircraft guidance law utilizing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Compared with extended proportional navigation guidance law, this guidance law i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using against a maneuverable target. It can track the target maneuver effectively. Uncertainty in the predicted target's future maneuvering is handled by constructing a stochastic predictive cost function and utilizing the stochastic minimum principle to deduce a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The guidance law is established by adopting the continuous approximation method into the continuous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tochastic predictive guidance law has the ability of trajectory predi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ID proportional navigation guidance law, the stochastic predictive guidance law has smaller overload and can intercept the maneuvering target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