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政治参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砚 《科教文汇》2008,(31):214-214
鉴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以及公民参与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将公民参与作为推进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路径,构建公民、政府和市场一体的新型合作模式,对于目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佘砚 《科教文汇》2008,(11):214-214
鉴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以及公民参与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将公民参与作为推进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路径,构建公民、政府和市场一体的新型合作模式,对于目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字治理双向沟通政府与社会公众,为社会“赋权”,为政府“赋能”,同时也为现代政府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挑战。现有研究认为数字治理能够提升治理效能,但提升程度、过程和条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235份问卷,实证了数字治理在社会公众这一微观层面影响治理效能的条件过程。结果表明:(1)数字治理对公民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政治效能感也会正向影响政治参与;(2)公民微观视角下,数字治理对治理效能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需通过提高微观层面的公民政治效能感,进而改善政治参与来发生作用;(3)性别在政治参与正向影响治理效能的路径中起到调节作用,男性效应高于女性,但全过程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这提供了性别差异在数字政治参与中正在减弱的证据。由此建议政府坚持全过程民主理念,提高社会回应能力,把握性别政治参与在数字社会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加强海洋生态治理,是旨在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公民网络参与公共事务尤其海洋环境治理的兴趣空前高涨,持续不断地影响公共政策议程,然而目前海洋生态治理的相关研究并未提及“互联网+”应用模式,鲜有考虑到公民参与决策的重要性.以海洋生态治理为体,以“互联网+”主要推动力(大数据和“众包”)为用,构建一个功能定位上集民意整合与民智汲取双重功能于一体、动力机制上将自上而下的政府力量牵引和自下而上的社会公众力量发动相融合的“政府-NGO-公众”决策新模式,并指出此新模式在现实需求、成本-收益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可行性及在公民参与实践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肖晓春 《学会》2007,(1):14-16
环境“治理”是建立在治理和善治理论基础上的对环境的宏观管理,它特别强调公民社会特别是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塑造全面合作的环境治理模式,关键是要从制度层面合理规约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的治理边界。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通过分析我国政府治理中存在的差序政府信任现象,提出了破解这一矛盾的路径,即:一方面通过增强政府回应能力,扩大公民有效参与,使得政府回应与公众参与形成双向互动;另一方面建立起合作型信任关系,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地方政府走向"善治"之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治理在志愿者组织场域中耦合.以社会资本为视域,以行动者、行动和结构为分析维度,梳理社会资本、志愿者组织理论和治理理论.三种理论都兴起于政府与市场失灵;志愿行动既建构志愿组织中的社会资本,又是志愿组织治理本身;治理适应于多元社会主体组成的志愿者组织的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三者关联的研究有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学会》2012,(8):28-29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面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实,我们需要反思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寻求食品安全治理的新思路。一、社会组织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食品安全治理领域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发生的根源是"政府公权力"和"市场私权力"缺陷。应将食品安全治理主体扩大到社会权力主体,社会权力主体是独立于政府公权力与市场私权力之外的第三种权力,它作为一种民间的权力主体,具有一定的草根性、专业性、公益性,可以平衡协调  相似文献   

9.
仇颖 《科教文汇》2011,(30):201-202
作为公民社会的基础,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独立性的社会组织在政府失败、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开辟了第三条道路,也为公众参与带来了希望与生机。分析公众与社会组织互动的意义,探讨二者互动的方式,以推动公众与社会组织之间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化的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电子治理视野中的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国家能力既是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又是政治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国家能力与政治发展是一种正比的互动关系。电子治理模式的出现,在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问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向公民提供服务,公民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对政府提出批评建议,参与政府的公共决策,参与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电子治理模式的出现,为公民平等的参与公共管理提供了平台。人们只需坐在计算机前便可以和政府实行对话.政府可以根据公民的要求及时地做出反应,一切事情在技术的支撑下都变哿那么简便易行。可以说,电子治理模式与政治发展已经密切相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