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懒”爸爸》、《“丑”同桌》、《我的老师记性“坏”》、《“唠叨”爸爸》等文章,想必小朋友们并不陌生。小作者们独具匠心,并非从正面入手,而是以反面落笔,通过人物的“短”处,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写人物“外貌”之短。范例:“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在仙台》)。片断中,鲁迅先生描写了主人翁“藤野先生”的外貌之短——不修边幅,不注意穿戴,彰其长处——一心致力于教学,对工作如痴如醉。写人物的“语言”之短。范例:“每天早上天不亮,爸爸就开始‘广播’了,唱起‘唠叨…  相似文献   

2.
我家有个“开心果”,那就是我弟弟。别看他只有6岁,却人小鬼大,连我这个做姐姐的有时候也不得不服他足智多谋。有一次,我们正在吃晚饭。忽然,弟弟眨巴着眼睛说:“爸爸,我会写‘爸’和‘舅’这两个字了。”爸爸、妈妈听了都非常惊奇。爸爸说:“哦!那太  相似文献   

3.
我的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了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他高兴地给我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爸爸总是笑咪咪的……”我毫不迟疑地将“咪”改为“眯”,并虎着脸“纠正”他:“‘笑mī mī’的‘mī’应为‘目’旁,不是‘口’旁,要记住是‘目’旁!以后别再写错了!”我的儿子不服气:说“是‘口’旁,不是‘目’旁”。他倏地把课本翻到“笑咪咪”那一页,指着“咪”字给我看,我不禁楞住了。他又把《新华字典》递在我手上,我翻到“mī”  相似文献   

4.
“叮……”     
“喂,小新啊,妈妈今天不回来了,大概要2、3个星期时间,你和爸爸在家不能偷懒哦!对了,多看看新闻啊,快7点了,打开电视吧!妈妈就不多说了,听话啊!”“喂,小新啊,妈妈在吗?……哦,那你告诉妈妈,爸爸要去北京参加一个医疗队,可能会去几个月,你要听话,告诉妈妈要注意身体,在医院要特别注意啊!还有你要注意防‘非典’!听明白了?”“喂,爸爸,爸……”话没出口,就“嘟———嘟———嘟,……”,哎,爸爸是医生,妈妈又是另一个医院护士长,他们毕业于同一个学校,所以认识,然后相恋,再结婚,17年前有了我。今年我高三,平时严厉的父母现在对我也开始法外施…  相似文献   

5.
在有些文章中常看到将字故意写错或人物将字读错的现象。例如:“他说:‘你爸爸这样关心天气?他干啥工作?’小孩骄傲地说:‘开仙(山)工!’”(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由于是一个小孩,有些话说不清楚,故把“山”读成了“仙”。像上面引文把“山”读成了  相似文献   

6.
我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太粗心。写字的时候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画。爸爸妈妈都为我着急,我也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暑假的一天,爸爸对我说:“今年暑假,我任命你为‘监狱长’!”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监狱长’?”真不知道爸爸耍什么花招。只见爸爸把一个硬皮本和一只圆珠笔交给我,说:“硬皮本是你的‘监狱’,笔是你的‘枪’,你要把错别字当‘犯人’消灭掉!”我低头一看,只见硬皮本上写着一行醒目的黑色大字:“错别字监狱”,下面一行小字:“监狱长——樊聚颖”。嗬!爸爸可真“狡猾”,明明是让我抄错别字,还要我高高兴兴地“上任”。有…  相似文献   

7.
安徒生有一则童话,写一个小姑娘第一天追赶一群鸡,受到父亲的责备;第二天晚上她又偷偷地钻进鸡窝,把鸡群吓得狂飞乱叫。父亲骂她,问她为什么要这样淘气。“她哭起来。‘我想进去亲一下母鸡呀,’她说,‘我想请求她原谅我,因为我昨天惊动了她一家。不过我不敢告诉你!’”①。蕴育着他们可贵的探索力和象降落伞;一个五岁的男孩,创造力,柯岩的儿童诗《爸见到小朋友在扫滑梯上的爸的眼镜》中有生动的描写:雪,他爬上去从滑板上滑下爸爸还有十分钟就要上班来,雪被他的小屁股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不写白字老师:“你怎么一写到‘白’字就空起来不写呢?”学生:“爸爸告诫我,千万不要写白字。”笔误某生正在尽心描述着一人物的外貌,偶遇一字不会,遂问其同桌:“一副眼镜的‘副’字怎么写?”“一副跳棋的‘副’!”  相似文献   

9.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问过我:“爸爸,什么叫‘女大不中留’?”我听了一吓,心想,鬼丫头,这么小就想嫁人了?忙说:“你问这干嘛?”“我从书上看来的。”“什么书?”“你桌上的那本,嗯……《西游记》。”“胡说,《西游记》里没这句话。”“哦,不,嗯……是《西厢记》。”“《西厢记》?你现在就看这种书了,嗯?”“爸爸!”女儿不耐烦了,“你说嘛,我是看不懂嘛,我也快长大了嘛,我就是要问问什么叫‘女大不中留’嘛!”“你说呢?”我反问道。女儿想了一想,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那样认真地说:“我认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  相似文献   

10.
本期“幽默大转盘”栏目刊出的文章都写得诙谐幽默,趣味盎然,让人读后回味无穷。陈思羽的《特殊的足球赛》可真够特别的。雪地里,三个爸爸和三个妈妈、三个儿子对阵,好戏也就拉开了帷幕。你看:“妈妈们丢下了平时的矜持,‘披头散发’地冲上去,拼命地拽住三个爸爸。爸爸们在妈妈们的‘猛攻猛打’的防守下束手无策。”多么富有情趣的一场比赛呵,事情本身就充满了幽默感,再加上小作者朴实无华的描写,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徐逸凡的《怪!怪!怪!》记叙了发生在常识课上的两件有趣事儿。小鸟儿飞进教室,教室里顿时热闹开了:小朋友要放飞小鸟儿,可小鸟…  相似文献   

11.
周敏同学问:“《故乡》一课写‘我’的内容也很多,但主人公为什么不是‘我’?”辨别一篇小说的主人公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二是人物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故乡》一课成功地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我”。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通过“我”的见闻与感受,既写出了故乡的黑暗现实,又写出了在故乡生活的人(闰土、杨二嫂)的深刻变化。“我”热爱故乡,又对  相似文献   

12.
“出气筒”     
我的爸爸很胖,看上去慈眉善目,挺和气的。可事实上,他是个特爱生气的人。而我呢,当然就是他的“出气筒”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把门打开,把书包往屋里一放,一溜烟就跑出去玩了。噢,对了,想知道我为什么不写作业就出去玩儿吗?告诉你吧,因为今天是星期五,我可以彻底放松啦!刚跑到街上,迎面就碰上了老爸。也不知道他又和谁生气了,满脸的不高兴。他一看见我,顿时火冒三丈“:你怎么不在家写作业?”我赶紧赔着笑说“:今天是星期五,按规定是我‘放风’的时间呀!”爸爸听完我的话,脸上依然阴得要下雨“:什么‘放风’不‘放风’,赶紧回家写作业去!”…  相似文献   

13.
游艺转盘     
笑一笑举一反三“爸爸,月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糖酥饼的‘饼’字。”“糖酥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煎饼的‘饼’字呗!”“煎饼的‘饼’字怎么写?”“烦透了!我举一反三地教你,你都不会!”  相似文献   

14.
(一)“兵兵,你自个儿读读你写的作文。”“我的爸爸,一头乌发,脸也黑黑的。他特爱穿那套黑色的工作服。前几天,妈妈给他买了一双黑皮鞋———”“够了,别念了。老师叫你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你却———”“老师,我,我就是按你说的来写的呀。要不,外貌部分我就一笔带过了。”“你准备怎样一笔带过?”“原先,我只写了‘我爸爸是个黑人’一句。”(二)老师布置三年级学生写一篇关于宠物的作文,要求字数不能少于150字。东东绞尽脑汁也凑不满150字,眼看交作业的时间就要到了。忽然,东东来了灵感,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写完一篇字数足够的…  相似文献   

15.
斗“牛”     
“弹得不错嘛!想不想来一场真的斗‘牛’?”我正在练习《西班牙斗牛士》,爸爸高兴地走进我房间说。“好啊!来就来,不过你要当‘牛’。”我关上电子琴,拿了一块红布,准备迎战。一场激烈的“斗牛”比赛就要开始了。爸爸可是一条十足的猛“牛”。我呢,也要做一个合格的“斗牛士”。我拿着那块红布,先摆在左边。爸爸则把两只手做成“六”的形状,放在两侧太阳穴上,然后发出“哞”的一声,就向我冲来!呀!“牛”来了!“呼!”我紧抓红布一甩,从头上方挥到了右边,同时做了一个欢呼的动作。爸爸见了,更是“气急败坏”,他趁我不注意,又向我冲来。可我有…  相似文献   

16.
我做什么事都要说“等一会儿”。这不,今天爸爸又让我写作业,他说了3遍我才极不情愿地去写。写着写着我就开起了小差,我想:如果能有个等一会儿的国家,里面的人做什么事都要等一会儿,那我就不会挨骂了,该多好啊!我想着想着,忽然,从天花板里钻出一个身体很胖、眼睛小小的小人。我吓了一跳!忙问:“你是谁?从哪里来的?”他朝我摇摇手说:“等一会儿,我先在你床上睡一会儿。”说着,他竟然真的睡着了。过了好长时间,我实在忍不住了,叫醒他,胆怯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他慢吞吞地说:“我叫‘等死人’,从‘等一会儿国’来。”“‘等死人’,…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上午,爸爸买回两本书———《爱的教育》和《茶花女》,准备好好阅读一番。而我这个“小书虫”,想着爸爸书房里的那两本书,眼睛都“痒痒”的,恨不得现在就看个够。我只好去求老爸,把书“转让”给我。我又是哀求,又是端茶,爸爸拗不过我的伶牙利齿,说:“那好吧,这本书就借给你看两天!”我高兴极了,拿了书就一溜烟地跑回自己的房间。这时,爸爸又来了,我小声嘀咕着:“不会吧,这么快就反悔啦?”爸爸手拿一张白纸和一支圆珠笔,说:“我知道你这小丫头会耍赖皮,我们来签个‘明天还书’的合同!”呀,咋办呢?我心里暗暗想着。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我答…  相似文献   

18.
施蓦 《作文大王》2023,(11):12-13
<正>我有一个“不知道”爸爸。之所以叫“不知道”爸爸,是因为不管我向爸爸问什么问题,他总是回答:“不知道,我不知道呀!”有一天早上,我从鼓鼓的大书包里拿出习题本《语文课课练》,开始写作业。爸爸坐在我旁边陪着,他一会儿翻翻我的其他作业,一会儿在房间里转来转去,最后拿起手机,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写着写着,突然有道题让我犯了难,我戳戳爸爸的手臂,虚心问道:“爸爸,‘熨帖’是什么意思呀?”爸爸头也没抬,  相似文献   

19.
写下了“狼、狗、枭——‘天马’”这个题目,到底要说些什么呢? 说的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作者写贾雨村这个人物是颇有深意的。从第一回“贾雨村风尘怀闽秀”起,到末一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止,作者把他作为一个开场和收场人物,除了含有  相似文献   

20.
“唐”老师     
“唐”老师本姓“姜”,只是爱唠叨的模样就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时间久了,大家都习惯地叫他“‘唐’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