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赛红 《中国教师》2009,(Z2):191-191
<正>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品词析句"可谓情有独钟,而往往忽视了对标点的关注。其实,小小的标点也意蕴无穷:感叹号体现着激情澎湃,问号预示着探究的起点,省略  相似文献   

2.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功,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及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阅读课,还是"感悟内容情感"多",领悟言语表达"少。  相似文献   

3.
语文读写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提升语言素养,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课文《我躺在波浪上读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文本教材,进行读写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文本,教师应将作者游览著名旅游胜地——死海时所看到的景色以及亲身经历的趣事活化为教学资源,在阅读想象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此类课文的教学既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景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又能让学生领略国内外不同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学生怕作文,老师怕改文。一直以来,困扰着语文老师最多的莫过于作文教学了。写作文,常看到有些学生咬笔头,抓耳挠腮,硬是挤不出字来。如何让学生学会表达,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如果仅仅依靠语文天地所安排的几篇是不够的,有的甚至不是学生所熟悉的(如民族工艺品、邮票),  相似文献   

5.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增强语文修养、提升专业水平的需要,更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语文教师应更多地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新途径,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解读的新问题,以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到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方智范教授指出:"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应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如何让学生语言的表达训练更有实效,仍是阅读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下面一个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完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第3小节后,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一个教学片段。师:咯咯,咯咯,蝈蝈为盲婆婆唱着歌。歌声还会领着盲婆婆走到哪儿?盲婆婆又会看到什么?学着书上的句子,能试着说说吗?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围绕文本细节进行讨论,这种文本细读之法是文学批评中常用的方法,能促使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主动创建文本意义。但是在课堂上师生讨论的重点常常围绕词句,却往往忽略了标点符号。殊不知,标点符号也是记录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语法作用,更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在很多时候,作者通过标点符号的特殊功能,反而收到了语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现象,而语言现象千变万化,富有无穷的魅力。教师应在备课中,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文本中或特殊或常见的一些语言现象,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逐渐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敏锐性,最终获得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解读文本提倡多潜心涵泳。涵泳的单位就是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阅读文本时,总有那么一些句子、词语,或是  相似文献   

10.
本在语阅读教学中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情感的源头在本之中,对学生最具诱惑力的应该是语言字,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学生在阅读中重点探究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立足本,激发学生与本对话的兴趣,创设互动对话的多种途径,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充分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走进本,与作、编及中的主人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与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马珏 《现代教学》2011,(11):21-21
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面对低年级学生常常会出现的表达不适时、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我一直感到束手无策。在高级指导教师的引领下,我利用文本载体,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习得规范表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读就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文本进行“部分—整体—部分”的阅读、研究实践活动,层层推进,“将文本之‘言’转化为文本之‘意’,并化为己之‘意’和己之‘言’,完成言与意互转,进而形成运用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能力,即语文能力.”这既是研读的价值所在,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性,避免了阅读教学中“诵读不足,自悟不足,反馈不足,结论过早”等弊端,有助于学生逐步达到“自能读书,而不必等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通俗易懂、趣味盎然,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科普小品文,往往会被其中科学知识牵绊住,不慎就上成了科学课。过多关注文本内容,忽视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是科普小品文教学走进误区的主要原因。其实,优秀的科普小品文,介绍的科学知识能吸引人,行文必定有其妙处。我尝试转变思路,关注文本语言,指向学生表达,着力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出现了一种形式化的倾向。这种形式化表现为教师过分追求“牵一发”“格式工整”“独特新异”等。解决这些怪现象的根本在于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视角必须由自我转向学生,文本解读的内容必须由形式化走向对文本的语言与情感表达的关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是:一、品味语言,推敲文脉,语文的味道不能变;二、触发情感,唤醒体验,动情朗读不可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徐华 《教师》2014,(33):27-27
正在教学前,我们要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的充分对话,这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和根本。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潜下心来,认真解读文本,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粗读文本,理出思路在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有统领全文的切入点。可能是一个词,或者一句话,甚至是一段话;有的出现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我们在教学  相似文献   

16.
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针对当下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用词不准确、目标不集中、逻辑缺失等现状,尝试凭借阅读文本资源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从依托文本的语言,提升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依托文本的矛盾点,提升口语表达的针对性;依托文本的情境,提升口语表达的条理性;依托文本的修饰,提升口语表达的生动性这四方面开展实践,促使学生的口语表达逐步规范,达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文本中的那些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总是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本的语言,体味它的精湛,感受它的魅力。惟此,学生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情感的深处,才能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的撞击。  相似文献   

18.
阅读文本是语文教师最为基本的素质,准确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基本要求。实施新课程以来,大量文本进入教科书,但作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许纪友 《学语文》2013,(4):8-10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每堂课必练的把式,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态和看家手艺,是语文教师才、学、识、德等素养的综合展示。一堂语文课,看你从哪里入口进行文本解读,就知道你道行有多深,技艺有多高;一堂语文课,看你能否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笑起来和跳起来,就知道你的教学功底有多厚,教学艺术有多高超。  相似文献   

20.
状物类的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文体,它题材广泛,主要包括有三类,一类是状动物文,如《猫》、《翠鸟》、《燕子》等;一类是状静物文,如《秦兵马俑》、《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一类是状植物文,如《荷花》、《爬山虎的脚》等。在教学中,状物类作文也是学生习作经常训练的一种作文类型。掌握状物类作文的写法,也是小学生必备的写作技能之一。如何充分用课本素材,依托文本,学习写好状物类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