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研究把卡通人物角色与儿童科学教育电视节目结合,制作了卡通人物角色在儿童科学教育电视节目应用的节目个案,并通过教学试验和对学生的测试与问卷调查,分析节目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节目个案的态度。此外,本研究还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判节目个案的质量,并使用问卷调查和评价研究方法,分析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对节目个案的态度及对节目编制特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级教育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留守儿童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4月-6月对本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各一个班用SCL-90进行了心理测试调研,对农村中学的留守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为解决中国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强 《教育》2011,(16):5
"出名要趁早。"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煞费苦心。儿童选秀节目顺理成章成了家长心目中的一条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4.
"芝麻街"(sesame street)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儿童教育节目,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芝麻街"的陪伴下成长起来.节目中造型夸张,新鲜有趣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披着一身金黄色羽毛的大个子"大鸟"友善而乐天;最爱吃饼干的"饼干怪物"长着深蓝色的毛和一张大嘴巴;爱发脾气的"奥斯卡"长着绿色的毛和橙色的大鼻子.今天,约有84个国家的儿童和六千万美国儿童一起收看这个节目,共同分享学习和游戏的乐趣."芝麻街"融合真人、布偶、动画、歌谣、故事等多种形式,拼贴出一个轻松热闹的学习世界,在幽默活泼的氛围中,教给了儿童各种实用知识、社交技能及正面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这句话本是说教育要使孩子保持本真。《了不起的孩子》这一综艺节目独辟蹊径,将目光放在平凡而又具有特殊才艺的孩子身上。这档节目对卢梭这句话作了另一番解释:教育要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这档新型的寓教于乐的节目形式,让更多的家长和教师关注到幼儿教育,也认识到幼儿教育兴趣培养的重要性。通过结合这档节目的呈现方式,对中国幼儿教育兴趣培养的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独二代"儿童与"非独"儿童的社会交往现状,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同伴关系问卷和信赖他人量表对340名"独二代"儿童和317名"非独"儿童进行调查。调研结果表明,"独二代"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力、信赖他人和社交焦虑的得分均明显低于"非独"儿童;男生的同伴关系的影响力和社交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受欢迎程度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正>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在《对话》栏目中曾经播出过一期由中美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录制的一个节目。节目中,在"价值取向"的考查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人选择了"美",无一人选择"真理"和"智慧"。接下来是制订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看到》节目中,播出了一个年仅九岁的儿童——辽宁省抚顺市四年级小学生杨心龙,被网民称为"演讲帝"的真人真事。同时,一部被称为"天才儿童演讲合辑"的杨心龙的演讲视频在百度贴吧等论坛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9.
正"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小喇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著名少儿节目。这档节目自1956年9月4日开播,迄今一直播出。在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少儿广播节目,因而也曾经是中国大陆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档少儿节目。对于许多1980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中国人来说,小喇叭仍然是对他们童年生活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的故事、儿童故事、儿歌、儿童广播剧等等  相似文献   

10.
儿童陪伴机器人——一个"模糊的概念" "小忆机器人"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小忆机器人"最新推出的产品——呆呆忆机器人,就是一款面向儿童的作业辅导机器人.在推出产品前,"小忆机器人"曾经对这个市场做过调研. 当前国内儿童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其实走得很艰难.到底什么是陪伴,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这也导致了整个儿童陪伴机器人行业难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来,电视台儿童选秀节目日益多样化,大有替代有些没落的成人选秀节目承担起提高收视率重任的趋势。在有些人看来,儿童选秀节目是收视率,是利润;在某些家长看来,儿童参加这样的节目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机会、是自己梦想的延伸;但在一些关心儿童成长的人士眼里,却是对儿童的伤害。因而,有人在默不作声地挣钱,有人在空想着自己的梦,有人却竭力地批评。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与电视,不仅是一个电视专业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节目制作者,既要从电视本体出发制作符合影视规律的节目,还要充分考虑儿童对节目的认可与否。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受众群体,电视节目在给他们提供生活内容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节目对其的引导和教育。从“儿童需要”出发制作、编排节目,是从业者实现节目与儿童“双赢”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卫视一档热播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以压倒性优势,超越了其他综艺节目。而另一方面,Kimi、王诗龄、田雨橙这些节目中高人气的小朋友们穿过、提到过的"同款"产品在某宝上热销。这并不是一个节目的"周边效应",青少年、儿童已经成为时尚消费的主力,奢侈品童装正在成为奢侈品在中国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档明星亲子旅游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以温暖的亲情主题、全新的游戏方式、明星的亲子互动为看点,迅速融入到观众的视野中去。它通过趣味横溢的剪辑、可爱的字幕、童真暖人的主题曲等手段包装,成为继《超级女声》、《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成功的电视节目后,又一炙手可热的明星节目。它虽然引进于韩国电视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但充分结合我国电视节目特色进行改编加工,使重点放在"亲情"、"关注幼儿教育"等被中国观众关心瞩目的话题上,而不是只注重表现"儿童游戏"、"互动"等,它将主题进行升华,使之更为深刻动人。随着节目收视的爆红,也意味着这种改动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进厨房,在多数家长眼中是件危险、麻烦的事.但是,据说现在日本儿童最热门的游戏场所是"厨房";书店热销的书是《儿童料理食谱》;百货公司家电部门当红的是"儿童专用厨具";电视台最叫座的节目是NHK的"儿童烹饪".  相似文献   

16.
观点     
素质教育不是让孩子冒险据报道,国内第一档少儿冒险类真人秀节目《宝贝加油》日前在成都问世。该节目以5岁左右的儿童为主角,每期都会让4名儿童单独或者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任务。比如,在8米高空,飞身抓单杠;在装满蛇的玻璃箱子里伸手翻找福娃纪念币……这档电视节目引发了社会关注和争议。  相似文献   

17.
"短书评"创作是基于儿童阅读评论的一种尝试。侧重于小说"情节与结构"的评论,体现儿童逻辑思维与理性思辨;侧重于小说"语言与风格"的评论,体现儿童对语言的直觉与敏感;侧重于小说"人物与主题"的评论,体现儿童成长中的他者认同与自我建构。儿童"短书评"的创作实践,是建立于儿童"个体深度阅读"和"群体共享阅读"的基础上的,需要教师提供诸如范文引领、提问构思、自评互评等创作支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曾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省文明办、省妇儿工委办、省教厅和省妇联也联合开展了"农村‘留守学生’情况调研".作为一名关注留守儿童现象五年之久的教师来说,每到新学期开学时,我对留守学生总有一种莫名的情结,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母婴世界》2010,(4):18-19
你所知道的《天线宝宝》天线宝宝——全球低幼启蒙教育第一品牌英国BBC专为0-5岁孩子倾力制作的品牌儿童节目全世界获奖最多的幼儿启蒙节目,全球唯一一部零暴力的动画片被誉为"迄今为止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20.
满盈 《华章》2013,(16)
电视节目将声、形、色等融合于一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精神享受,是人们非常青睐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电视几乎已经遍及家家户户,人们从电视中知晓国内外的大事小事,从电视中学习知识,娱乐精神,不仅大人们喜爱各类电视节目,少年儿童也十分喜欢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中有专门的少儿节目面向儿童开设,使他们在观看电视的同时学习到各种知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则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定位,将自己视为儿童的朋友,平等的、友好的将信息传递给他们,使他们便于接受和理解。本文就简要的论述一下少儿节目主持人如何塑造同伴式的媒介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