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睿彦 《文教资料》2007,(15):29-3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师生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和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高校师生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剖析高校师生关系内涵的基础上,探索通过人文主义和独立人格的构建、师生沟通桥梁的搭建、和谐共赢目标的确立等途径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以改善高校师生关系现状,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它主要由教学过程来确定,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建构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从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提升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拓展师生沟通渠道、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师生关系嬗突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疏离、冷漠、相互利用、对立乃至对抗等不良的关系倾向,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造成的学生对于高校的期望与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以及师生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失范,重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关键在于重建师生角色意识、加强师生的有效沟通以及明晰师生的社会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校迅速扩招,部分高校师生比例从原来的1/14发展到1/40,师生关系的失调现象随之产生;其次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等,这些现象都促使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出现困难。  相似文献   

5.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伟 《教育探索》2008,(10):25-2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问题是:师生交往减少,师生关系淡漠;师生交往落差加大,学生失落感增强;课堂单向灌输多,师生平等沟通少;师生互信程度降低,师生关系面临危机。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学校外部环境、教师、学生、学校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中最主要的关系,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高校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高校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基于对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归因有充分的了解,并在高校管理、高校思想、师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加以重点关注,以寻求改善高校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好坏由师生间沟通效果决定。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查询和实地调研的方法进行二手资料和一线资料的收集,从沟通主体(教师和学生)、沟通渠道、沟通工具、沟通内容这四个构成沟通模式的要素出发,探讨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现状及沟通模式四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为优化高校师生沟通效果,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问题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整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师生平等、和而不同是师生关系的主流。但在这主流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确也存在着沟通缺失、情感疏离、交往功利、互动不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本文就影响高校师生关系良性发展的成因试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高校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关系之一。近年来,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典型案件越来越多,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也不高。引入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沟通理论,从教育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师生关系"失谐"之因,并从拓展师生沟通的三度空间(频度、广度和深度)、"弯下腰"倾听学生心声、强化师生共同体观念和修炼"罗丹式"的眼睛等四个方面对教师提出建议以作为调谐师生关系之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河南省7所高校1600名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师生关系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也存在师生交流地位不平等、教师素质认可度较低、师生缺少价值契合点、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师生沟通距离在拉大等问题。师生双方地位、教师素质、价值取向、信任关系和沟通交流是影响高校师生关系满意度的基本因素,基于此,创新地构建了"双核心-五因素"模式高校师生关系,并提出了提升高校师生关系满意度的可行对策:树立师生"双主体"高教观;德法并施,力促师生民主平等;提倡大爱,营造互信互爱文化;科学评价,重构高教价值理念;培育师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拓宽平台,增进师生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疏远的师生关系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本文介绍的这种"师生结对子",采用学院组织师生双方"签约",确定明确的师生联谊关系的方式,旨在探寻能够改变疏远的高校师生关系,增加情感教育的教育培养模式。文中总结了两年当中作者与八位结对子同学的关系发展情况,以及学生成长所取得的点滴收获等,表明这是一种有益于改善高校师生关系的一种较为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同时承载着大学精神与文化的高校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时代性的转变,出现师生间交往减少,关系淡漠,甚至由于矛盾激化导致师生冲突等现象。因此,探析我国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涂平荣  周素琴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16-117,126
当前,地方高校师生关系总体和谐。但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师生之间沟壑难填、情感冷漠、形同路人、甚至对立冲突等现象还仍然存在。因此,地方高校应从深入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率等层面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时效性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对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文章立足于和谐师生关系、以学生成才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师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从高校教学的特点与性质、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建立新的教育观念等方面对高校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关系、师生关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张海涛 《文教资料》2007,(27):150-15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高等教育规模也相应迅速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规模和数量的发展向规范化和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使得高校师生关系出现新的特点,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破除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科学的"学生观";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树立适应教育发展的现代教师角色;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师生交流方式等措施,以促进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6.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对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文章立足于和谐师生关系、以学生成才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师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从高校教学的特点与性质、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建立新的教育观念等方面对高校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关系、师生关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播音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目前播音专业的师生关系存在师生交往少、平等沟通少、理解信任少等问题,通过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可以在教学中优化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姜彩芬 《广西教育》2010,(21):29-31
随着各地大学城的崛起,大学城高校师生关系日渐受到关注。本次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当前广州大学城师生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目前大学城高校普遍存在师生间交流与沟通时间与机会少、师生交往不密切、师生关系淡漠等情况,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大学城高校师生关系除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历史变迁,首先是阐释讲究师道尊严、教学相长的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然后分析了近代新式教育,学校体制的官僚化,解构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师生关系发生畸变;最后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师生情谊"亲如家人"到文革10年师生关系紧张以至教师斯文扫地的演变、以及80年代迎来高校师生关系的美好时光、再到90年代以来师生关系又一次嬗变分析了新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变迁。并从变化了的制度和社会关系方面阐释其根源。最终,结合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现代功能和承载的历史使命等对我国未来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地大学城的崛起,大学城高校师生关系日渐受到关注。目前大学城高校普遍存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时间与机会少,师生交往不密切,师生关系淡漠的情况,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大学城高校师生关系除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