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珊珊 《文教资料》2013,(29):59-61
《小仓山房文集》是袁枚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承载了他的丰富思想,体现了他的古文创作理念,对了解袁枚具极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对《小仓山房文集》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评价,以期深化对袁枚在清代及以后的思想史、文学史上地位与影响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袁枚骈文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枚是清乾隆朝最具声望的骈文作家,其骈散观简洁明当、质实新颖,加之他一生学问广博,识见超卓,所以其骈文艺术极具特色。从“《小仓山房外集》的版本与流传”中可以看出袁枚骈文在清代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间出议论、长联纵横,体格创新、生面别开,用典博丽、属对精整和骈散并重、意致疏爽是袁枚骈文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自拙编《袁枚全集》问世后,学界不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笔者除了发现袁枚《乾隆庚午、辛未、壬申手稿》、手抄稿《记游册》外,亦发现了一些袁枚零散集外诗文,并陆续公布过。兹再公布一组袁枚集外诗,以弥补《袁枚全集》的不足,并作为笔者正在编校的《袁枚全集新编》的部分增添内容征求读者意见,以推动袁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贞观时期的历史环境来讨论《唐太宗集》中与佛教相干的诗文,力图说明贞观时期的佛教并不如盛唐、中晚唐那样受到重视和大力扶持,佛教由来世走向了现世,而这与唐太宗有意识把佛教往现世方向引导及有限制接受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乾隆帝少年时代便密切接触佛教,通过同章嘉三世的交往,深刻领悟了佛教文化;在与超字辈僧人同参法会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上层僧人的趋炎附势,对其投机钻营的行径产生了厌恶之情;而在他少年时代的诗文集《乐善堂全集》中,其对佛教寺庙的喜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参禅悟道高僧的尊重多有描写。从这些诗歌中可以推断:弘历少年时代形成的佛教观具有理想主义倾向,这无疑影响了他即位后施行的佛教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6.
歌德和袁枚分别作为德国和中国的著名作家和理论家,两人的文论思想有一致之处.由于置身于不同的文化历史土壤和生活环境之中,两人的文论思想又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性.以<歌德谈话录>和<随园诗话>为中心,比较分析两人关于创作题材论和文学风格论,可以看到两人文论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高金和 《英语辅导》2014,(4):205-207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佛教思想对他后期的作品及写作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涉及了佛教这一主题。其中,他的自传体小说《达摩流浪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以《达摩流浪者》为例,从凯鲁亚克的佛教源流、小说中的佛教内容、凯鲁亚克的佛教思想这三个方面对其加以探讨,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杰克·凯鲁亚克佛教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创作中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佛教不同宗派思想入手,探讨《聊斋》创作与佛教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野草》当中佛教语词的运用,呈现了一个别样的审美世界。纵观《野草》24篇(包括《题辞》),《失掉的好地狱》是佛教语词运用最多的一篇。它呈现出那一时期鲁迅先生复杂的"心造的地狱"世界,神、魔、人隐喻鲁迅精神世界不同的意识。借"地狱"这一佛教意象来表现客观现实对主观意识的影响。历史现实与精神世界使得在鲁迅"心造的地狱"之上开出的曼陀罗花有其丰富的内涵。这些佛教隐喻形象本身构成了一个超越喻体而独立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0.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等。神魔小说《西游记》正是集中体现了佛教的影响。作者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彰显了佛教教义——心性修炼、因果轮回、涅槃永生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体现着他对佛教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中村惕斋是日本江户初期著名的汉学家,其《诗》学专著《笔记诗集传》在朱子学占主流思潮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别样的姿态。于朱熹《诗集传》既有全面继承又力求突破,反映出建国初期的德川幕府《诗经》学发展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宋代的士大夫.历史上,宋代士大夫们与佛教有深厚渊源,以致学术史将宋代士大夫们的佛教信仰和活动称为“居士佛教”.着重从宋代士大夫们的代表——宰相入手,分析他们与佛教的联系及相互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颜之推是正统的儒家学者,但是他的思想中又有佛教的因素。颜之推对佛教的接受,与其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和自身的经历、环境氛围密切相关。他对佛教的矛盾心态,体现出正统儒学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正是儒学中的显亲扬名和仁爱观念,使得颜之推对舍身奉佛有着清醒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近代居士佛教组织不仅是居士们信仰生活的公共平台,而且还在慈善理念以及社会慈善实践中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民间慈善组织的角色,并与其他民间慈善组织一起承担着官方救助之外的重要社会慈善救助功能。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佛教居士林的组织形式、慈善功能、资金运作模式的分析,可以揭示近代居士佛教在社会慈善救助功能的重要作用和特征,并以此为当代民间的宗教组织及其社会慈善功能的发展、完善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对佛教持抨击的态度是十分明显的。从《西游记》产生的时代和环境看,作品对佛教是贬抑的;从《西游记》的人物性格塑造,可以窥见作品对佛教的否定;从《西游记》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的厌恶;从《西游记》对神佛的形象刻画,可以看出作品对佛教是讨厌的。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聚居区佛教历史发展有4个阶段:首先是羁縻制时期,佛教传入,修建了土家族聚居区最早的摩崖佛刻;其次是土司制时期,佛教被土司上层接受,得到一定发展;再次是改土归流后到晚清时期,佛教得到了蓬勃发展,一大批著名寺庙出现;最后是民国时期,佛教界在时局不定、内外交困的背景下积极进行改革,成立佛教协会。佛教通过在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化、与其他信仰融合等方式逐步发展与变迁,并形成具有土家族聚居区地方特色的佛教传统。而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文化的变迁和佛教自己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刘育 《商洛学院学报》2022,(5):35-40+69
“以诗论道”是朱熹《诗经》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朱熹治《诗》的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经传分离、以经解经、由情入理三个方面,既主动剥除前人见解,直接于经文本义上探查义理,又在《诗经》解释中援引《礼》《易》《春秋》之言来相互论证,以体现史论结合的特色。同时,朱熹还在《诗》学阐释中关注作者的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进行义理发挥,肯定了《诗经》的文学特性。朱熹的《诗经》学随着其理学思想的发展而体现出独特性,并促进了其道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批评史上,关于学古与著我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袁枚对此却有独特的见解。文章具体阐述了袁枚对著我本质的理解,以及学古的原则和方法:崇尚多师,反对宗古;崇尚多识,不受古欺;崇尚新变,变“迹”传“心”,最终实现著我的革新目标。  相似文献   

19.
佛教与《文心雕龙》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心雕龙》研究中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产生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由于刘勰本人和《文心雕龙》本身的复杂性,此问题始终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检视近百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这些研究头绪众多,但实际上它们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佛学有没有可能影响刘勰及《文心雕龙》或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简称"可能性研究");一是以认定佛教对刘勰及《文心雕龙》产生影响为前提,重点探究影响的具体表现(简称"表现研究")。  相似文献   

20.
袁枚对《诗经》的文学诠释围绕其诗学核心范畴性灵而展开。他认为《诗经》都是“直写怀抱”的性灵之作,肯定其中描写男女情爱的诗篇;指出《诗经》风格多样乃是因为诗人性情多样,否定《诗经》皆“关系人伦日用”之说;反对多附会、以琐屑为功的考据说《诗》与脱离文本说《诗》,发展孟子“以意逆志”和提出“歌”以悟《诗》的接受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