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建 《新闻记者》2002,(4):52-53
2001年春夏之交 ,广东《新闻周刊》记者暗访了海口市形形色色的地下色情交易活动 ,发表长篇报道《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但是这篇报道中的一段描写引起读者的争议 ,这里引述如下 :在一家四星级酒店门前 ,看见有一个40多岁的女人牵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开始还以为是妈妈带女儿来散步 ,后来才发现 ,这个女人与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耳语了几句 ,就带着小女孩一直上了一辆出租车 ,直向海甸岛方向开去。我们连忙也搭上一辆出租车 ,紧跟其后 ,欲看个究竟。……出租车在另一家星级酒店门前停了下来。我们在后面清清楚楚看到 ,那个老头子手牵着小女孩的手 ,像老鹰抓小鸡一样走进了酒店。那个女人下车后就在酒店门前等候。我们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上前去会了会这个女人。“请问 ,你刚才将那个小女孩送到哪里去了?”“你们问这个干什么?怎么 ,你们也想开处呀?”我们问“开处多少钱?”“不多 ,2500块。只要你们想要 ,保证给你们送一个黄花闺女来 ,不是处女不要钱。”这女人是一个地道的“老鸨”。我们无力解救女孩 ,只好愤然离去。在这里 ,我们选发观点不同的两篇评论 ,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罗鹏 《传媒观察》2014,(3):10-10
作为一名工作已近5年的新闻人,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后,对其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和感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和喉舌性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以人为本。作为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重视舆论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中央曾多次指示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近些年来,舆论监督对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闻宣传中最得人心的内容之一。尽管如此,目前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仍十分困难。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那么,在重重困难中,如何发挥行业报的舆论监督功能呢?1998年中国电力报新闻部开展的暗访供电营业窗口的活动,为行业报进行舆论监督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范围看.随着大众媒介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渗透和影响日益深远,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他们的道德水准及现实表现中的道德状况.就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和重视。如何估计现阶段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及职业道德的现状?本次调查从持定的角度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照系。1、有作用、有成绩,但不可高估:我国新闻工作者对《准则》在提高我国新闻职业道德水准方面作用的总体评估1991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  相似文献   

5.
与一艘性日常采访相比,隐性采访对记者来说,更具挑战性. 实践是提高采访水平的最为重要途径,而隐性采访更须在"实战"中磨练.  相似文献   

6.
说暗访     
电视记者暗访,一般指以下情形: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乔装身份、隐蔽摄像器材,近距离接近采访对象,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状态下,秘密录音、录像,对事件过程跟踪拍摄,并最终凭借媒体进行公开报道。上列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构成暗访的要件,缺一不可。否则,便失去新闻暗访的本质特征,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早就听说琼州海峡不管是客渡还是车渡,乱收黑钱的现象十分严重,最近我们特意暗访琼州海峡的运输市场,将亲眼目睹的一些码头工作人员和船员敲诈勒索过海车辆和旅客的种种行经,曝光于天下。“宝岛”420号船上见闻 我们的拍摄是在海南省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管理办公室两位同志的协助下进行的。为了不暴露记者身份,我们向外单位借了辆面包车,海峡办的同志只呆在车上,我俩在码头上相互掩护,用“傻瓜”相机偷拍。  相似文献   

8.
这次长达半年的专项活动,是一个维护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的具体行动,也是一次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集中学习。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各电视台的不少节目中,暗访的镜头频频亮相,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说服力,既满足了广大观众探求事实真相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视表现手法。 张默主编的《新闻采访写作》对暗访作了如下定义:暗访也称秘密采访或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公开采访相对而言的。这种采访方式的优点是不会因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的原来面貌。周胜林著的《高级新闻写作》也指出:隐性采访是按照生活的原型观察生活,体验生  相似文献   

10.
赌场暗访记     
我是南国都市报实施暗访偷拍活动较多的记者之一,报社为保障我的采访安全,特地给我配备了一台暗访摄影机.这台暗访机外表看不到镜头,一般人难以发觉它.它让我完成了不少用普通照相机难以完成的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种假冒伪劣的东西不断被曝光,注水肉、黑心棉、陈大米、瘟鸡肉、毒香肠,等等等等.人们一面在担心自身的生命健康,一面在痛骂不法商贩的道德沦丧,还有一点就是感佩我们的新闻记者们,因为几乎所有的假冒伪劣都是通过媒体曝光后才被查处的,才使得更多的人们得以免遭无妄之灾.  相似文献   

12.
暗访莫侵权     
暗访即隐性采访,《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对其下的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暗访可以采集到公开采访了解不到的新闻事实,是进行批评报道的重要手段。批评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对违纪行为和不良现象实施舆论监督,如果记者公开采访,亮明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很难了解到事实真  相似文献   

13.
暗访莫侵权     
  相似文献   

14.
姜辉  冯建锋 《视听纵横》2003,24(6):85-86
当电台、电视、报纸、互联网纷纷在新闻时效上抢占先机的时候,作为电视这一传统的媒体率先开始了对新闻隐性采访的探索,挖掘其现场的生动性,使其最终成为提高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给电视人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新闻暗访(或称隐蔽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尚无准确的法律界定。用新闻学者的语言来说,新闻暗访就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简单地说,新闻暗访,就是新闻记者不暴露身份、不讲明目的的一种采访方法,这是同公开采访相对而言的。这种采访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暗察私访,是掌握真实情况的一种特殊手段。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不便直接采访的人和事,就必须随机应变,采取新闻…  相似文献   

16.
赌场暗访记     
我是南国都市报实施暗访偷拍活动较多的记者之一,报社为保障我的采访安全,特地给我配备了一台暗访摄影机。这台暗访机外表看不到镜头,一般人难以发觉它。它让我完成了不少用普通照相机难以完成的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17.
暗访莫侵权     
  相似文献   

18.
明采者,正面采访也,即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堂堂正正地去公开采访;暗访者,私访也,即不公开身份,隐去采访目的,暗下察访。明采有明采的优势。由于名正言顺,左右逢源,速度快,效益高,是采访的捷径。但明采也有劣势:由于公开采访目的,有些人拚命“拔高”事实,甚至弄虚作假,造成失实。暗访有暗访的优势,对方不知你采访目的,容易摸到实底,避免失实。暗访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工作麻烦,偏见多,意见难统一,速度慢,效益差。明采和暗访相结合,灵活变通,可以有效地敲开采访冷门,有效地避免新闻失实。我在十几年的采访生涯中对此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