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话数则     
各专其责爸爸买了一只小狗,玉儿和清儿争着想要。爸爸说:“你们一个人一半罢!”于是前半截归玉儿管,后半截归清儿管。有一天,清儿不知为了什么事,将小狗打了几下,小狗就汪汪地叫起来。爸爸知道了,就骂了清儿几句。清儿说:“我是打我的后半截呢,叫是哥哥的前半截,与我有什么相干。”再买一个小孩心爱的鸟死了,很不高兴。他父亲说:“再买一只活的吧!”过了几天,邻家死了一个人,许多人围着他哭。小孩子忙跑过去说:“我父亲说的:死了,再买一个活的就是。”妈妈也生蛋餐桌上,儿子美滋滋地吃着鸡蛋。“好吃吗?乖乖!”妈妈欢心地问。“好吃。”“你…  相似文献   

2.
幽默小品     
游水一医生医人死,为丧家所缚,夜自脱赴水遁归,见其子方读《脉诀》,遽谓曰:“我儿,读书尚缓,还是学游水要紧!”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文言文中,有两种相对的修辞格:“互文”与“合叙”。如果不了解这两种修辞方法,往往会给阅读带来困难,甚至引起误解。如,《木兰诗》中有这么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里的“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这两句的意  相似文献   

4.
《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人们熟悉的诗句.但是,如果问:将军经历百战都死了吗?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互文”修辞的手法,“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诗里的“将军”和“壮士”、“百战”和“十年”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大大小的战斗,有的牺牲了,幸存者胜利归来.上下句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内涵十分丰富,行文极其精炼.  相似文献   

5.
这里只谈贾元春死的问题。一贾元春判词的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写的是她的结局。“大梦归”,指死,“虎兔相逢”,指死因。但曹雪芹写得很含蓄,因此对它历来说法不一,还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贾元春的死,程高本后四十回是这样写的:“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卯年属兔,寅月属虎,说她是死于“卯年寅月”。  相似文献   

6.
〔原文〕崔武子1见棠姜而美之,遂取2之。庄公通焉。崔子弑3之。晏子4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5,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相似文献   

7.
男女都一样     
最近.我学习了一篇北朝民歌——《木兰诗》。我是带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来读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的。我折服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豪情和“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聪慧,我惊叹于她“将军百战死,壮十十年归”的无畏,我明白了“忠”“孝”两个字在花木兰的身上可以两全。  相似文献   

8.
一、古文助读农夫殴宦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相似文献   

9.
老不死     
天真的孩子问爸爸:“世上还有人能不死吗?”“没有人能不死的!”“不!”孩子摇摇头说,“你骗我。”父亲奇怪了:“谁能不死?”“奶奶!”孩子很有把握地说。父亲以为孩子对奶奶爱得天真,哈哈地笑了:“真聪明。”孩子把头一甩:“不是我说的。”父亲笑着问:“谁说的?”孩子说:“妈妈说的。”老不死  相似文献   

10.
父亲还是那句话:“吸死算了,反正我没这个儿子。”儿子说:“父亲从来就没有爱过我,我是他的累赘,我死了他就解脱了。”堕入吸毒的深渊为什么没有回头之路?  相似文献   

11.
小鸟之死     
父亲要出差,把心爱的小鸟交给儿子饲养。回来后,发现小鸟饿死了,生气地问儿子:“我的小鸟怎么死了。”儿子说:“我把它当爹养活,不知怎么就死了。”父亲说:“你如果把它当自己的儿子养活,它就不会死了。”  相似文献   

12.
《殽之战》:“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课本注:“[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如果)我们国君把我们杀了,(虽然)死了,也将不磨灭。表示当死,不冤。之,结构助词。”此注对“死且不朽”的解释,不确。《汉语大词典》注:“[死且不朽]犹言至死不忘。”此解正确。孟  相似文献   

13.
[原文] 崔武子①见棠姜而美之,遂取②之.庄公通焉.崔子弑③之. 晏子④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⑤,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⑥,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⑦也,舍⑧之得民.”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删节)  相似文献   

14.
小虫子倒地而死。小鸟很不理解,它自言自语地说:“我真不明白你们面条怎么这么固执!"小虫子倒地而死。小鸟很不理解,它自言自语地说:“我真不明白你们面条怎么这么固执!” 小虫子说:“我不是面条!” 小虫子有点不高兴,它对小鸟说:“我是一条虫子,我不是面条。” 小鸟跟小虫子打  相似文献   

15.
七大“罪”     
标题妙用引号——反入正出褒扬之意。首句中的“罪”和“魂不归”,中间各处“你该死”中的“死”,“第七大‘罪’”后面的三个“误”,也要加上引号。“第二大‘罪’”后面的“屈原之死,已告诫世人,敛才收性方可立身于世”,应改为“屈原之死,已告诫你——‘敛才收性方可立身于世’”——事关意之正反,不可不慎!“第六大‘罪’”应作为“第一大‘罪’”——根源在“朝堂”。“但是……”一段开启文义新层面——“多少人仰慕你”“多少人崇拜你”“多少人效仿你”——用“魂归”之意,照应开头补上引号的“魂不归”。  相似文献   

16.
怀念     
一天,儿子在电视中看到已故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年轻时驾驶帆船的画面,他仰脸问我:“那人是谁?”“约翰·肯尼迪,以前的美国总统。”“现在他在哪儿?”“他死了。”“他不是还在比赛帆船吗?”儿子目不转晴地直视我的眼睛,好像要看出我是否在戏弄他,“他真的死了?他的一切都死了吗?他的脚也死了吗?”他一脸严肃,使我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7.
星期天,弟弟来我家玩。妈妈特地买了三只像感叹号一样的大鸡腿款待我们。中午,我和弟弟从塑料袋里拿出鸡腿,一人一只大啃了起来。吃完了,我俩才发现袋子里只剩一只肥肥的鸡腿了,我乘机对弟弟说:“这只鸡腿归我吃。”弟弟不服气:“不行,我比你小,应该归我!”我灵机一动,说:“你把鸡腿藏起来,我来找,如果我找到了,鸡腿就归我,如果我找不到,鸡腿就归你!”“好!”弟弟歪着脑袋想了想爽快地答应了!弟弟提着鸡腿,走进房间开始藏了。我呢,则坐在楼梯边,闭目等待弟弟的号令。我等啊等,已经过去好一阵了,也没听到弟弟的动静,正在我纳闷之际,弟弟叫我…  相似文献   

18.
并非戏言     
《师道》2020,(1):64-64
学文言文,老师让同桌起来翻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正解是: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值得推辞的)。只见同桌端起书,开口道:“我喝死都不怕……”在全班的爆笑声中,他接着翻译:“一杯怎么够呢?”老师说:“自由女神像手拿书本高举火炬,哪位同学能说出它的寓意?”一名同学站起来道:“停电了也要用功。”  相似文献   

19.
品尝青橄榄     
微机课上,第一排同学的微机都出现了故障,一位同学连忙报告老师:“老师,死机了。我们这一排都死了。”老师问:“还有谁也死了?”许多同学都跟着嚷嚷:“老师,我也死了。”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还没死。”老师挠挠头:“怪了,全班都死了,你为什么没死?”——中国笑话下午,老师神神秘秘地走进教室,笑着说:“我带来了一种秋天的果实,想知道是什么吗?”听老师这么一说,大家可好奇啦!我们猜测着,可老师不是皱眉,就是摇头。在我们的千呼万唤下,老师叹着气在每个  相似文献   

20.
对偶小解     
对偶就是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这里上下两句中相对应的词、词性和结构是完全相同的。上一句,“朔气”对“寒光”,名词对名词;“传”对“照”,动词对动词“;金柝”对“铁衣”,名词对名词。下一句中,也是“将军”对“壮士”“;百战死”对“十年归”。两句不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也相同。对偶有严式和宽式之分。严式的对偶还要求平仄协调。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第一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