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省宣传部长到市里检查工作,发现跟着7个记者,立即停车“赶”走记者,并说:“我们这种检查,是工作性的,不是新闻。新闻单位不能只围着领导转……新闻报道也要破除‘官本位’”无独有偶,不久前,另一省委书记率有关部门到扶贫攻坚乡检查工作,当看见县、乡领导、记者十余人和两辆车已等候在那里时,他发火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和车在这里,又不是拍电视剧,老百姓最讨厌这  相似文献   

2.
前些时,某报载文,提出要“赶”文艺工作者下基层去。看到此文时,我曾经联想到我们新闻界也应“赶”记者下基层。果然,最近召开的华东九报第十一次协作会议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次会议在强调抓紧抓好新闻队伍自身建设时指出,目前,要下决心把记者“赶”下去,让他们沉到第一线。为什么不用“动员”、“希望”、“引导”,却非要用这个带有强制色彩的“赶”字呢?其中道理是无需多说的。确实到了该“赶一赶”撵一撵”的时候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数十万记者,现在正蹲在老百姓炕上同婶子大爷唠家常的有多少?正在大漠荒野的帐篷里同石油勘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华东九报第十一次协作会议在强调抓紧抓好新闻队伍自身建设时指出:目前,要下决心把记者“赶”下去,让他们沉到第一线。为什么不用“动员”、“希望”、“引导”,而用这个带有强制色彩的“赶”字呢?  相似文献   

4.
常驻记者远离编辑部,常驻一省、一市、一地区,长年累月为眼前的任务奔波,久而久之,难免成为热蒸现卖的“肩挑小贩”。多少年过去了,回头一看,事业上没什么建树,业务上也没什么长进。不少同志为此苦恼。少写点“赶任务”的新闻行不行?不行!报纸所以要有自己的记者队伍,就是要记者采写本报需要的新闻。许多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十天半月报上不见面,就睡不好觉。常驻记者的辛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炎志,率队乘中巴到商丘市检查工作。当他发现上来七名记者要随他采访时,立即“赶”他们下车:“我们这种检查是工作性的,不是新闻。什么是新闻?我批评你们这种做法才是新闻。新闻单位只围着领导转,领导说什么,你们就报道什么,认为领导就是新闻,这种思想观念要转变。新闻报道要破除‘官本位’。” 林部长所言极是。新闻姓“新”,凡是具有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6.
《俞平伯赴港说“红楼”》这篇新闻,只有短短四百字,但生动地刻画出了这位老知识分子的形象。读者读了这篇新闻仿佛被带到了现场,看到了记者与俞平伯娓娓而谈的情景,真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新闻以较多的笔墨写了俞平伯赴港那天的愉快心情。这位八十八岁的老人精神很好,“早晨五点钟就起来了”,清早就到机场来赶乘赴香港的客机。为了表达老人的这种心情,记者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材料,再现了老(?)的童心:“一九三五年我乘飞机,由上海来北京,还瞒着母亲”。这“瞒着”  相似文献   

7.
大凡新闻工作者都有“赶浪头”之嗜好,里根遇刺引起美国与世界新闻界好一阵忙乱,上海“三“二四”列车相撞事故招来了众多的记者的前呼后拥,其实新闻并非象我们传统观念所以为的是“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那么简单;就是一泓清水之下也还存有潜流,一旦我们通过理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3月29日凌晨,河南焦作天堂录像厅发生特大火灾的消息随着次日新华社的电波传遍大江南北。各地新闻记者从四面八方涌向焦作。最早赶到现场的是四川《商务早报》的记者吕剑,他是恰好在当地采访而撞上“这条大鱼”的。另一家最快做出反映的便是《羊城晚报》,他们的记者李育航乘飞机包出租于次日凌晨赶抵焦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包括中央级媒体在内的各地近30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已云集焦作。我几乎是最晚抵达现场的一个记者,时间  相似文献   

9.
《舞在天津》在3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神州掠影》专栏刊出后,意外地得到读者的好评和热情的鼓励。一些新闻同行问我:“你是否事先知道天津舞会办得好,有意前去采访的?”实际上,这篇小特写,是记者偶然捕捉到的“意外之物”。今年2月底,纺织工业部组织首都8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前去天津进行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星期六晚间出发赴天津,星期天上午即参加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的成立大会。为了赶写《服装科研要勇于创新美化生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两回事》的新闻,我又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目前不少媒体中“跑”新闻的记者多,“想”新闻的记者少,要提高媒体的整体素质,就要下功夫改变这种状况。有人说:“年轻人是‘跑’新闻,成熟了就应该‘想’新闻。”“跑”新闻的记者只会“报告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想”新闻的记者“能够预见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怎样让它不发生。”前者是事实的记录者,后者是观察家和预警者。记者由“跑”新闻型向“想”新闻型过渡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记者年轻时缺乏经验,大多数业务功底不厚,以“跑”新闻为主。要紧的是要早日养成在跑新闻中自觉地把“跑”与“想”有机…  相似文献   

11.
记者与新闻的“缘份”葛新德中国人喜欢用“缘份”二字,“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在我看来,记者找新闻也有个“缘份”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找新闻,新闻也在“找”记者。这一对矛盾,记者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新闻是客观存在的,记者们都在寻觅它、追求...  相似文献   

12.
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方群一位年轻记者反问我:“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费力,费时间,出稿慢,还不如赶赶场子,看看现成材料,抓些短平快的。”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讲课时,打了一个比喻:“涉深水者得珍珠。”珍珠者,宝中之宝也,多么诱人!但不要以...  相似文献   

13.
“非典”期间,我曾先后三次来到辽阳首例“非典”患者王硕家采访,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个合格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是记者把采访进行下去,获得鲜为人知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新闻的前提。 2003年4月28日,从北京打工回来的王硕被确诊为辽阳首例“非典”疑似病例。记者了解到,王硕从北京回来就直接到疾控中心检查身体,所以没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顾名思义应当是新闻的纪实者。《新闻工作手册》对记者的要求:必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懂得新闻政策,并熟练地运用新闻价值观,采写各方面的新闻。可是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很多记者常常不是新闻的纪实者,而是各种政务和公务的“新闻秘书”、社会杂务的“宣传干事”、或是统称为公文式的记者。当今,社会上的各种活动,“约请”记者参加,成为一种时髦,什么“厂庆”、“协会庆”、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新”,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时间的新近,一是指事实的新鲜。当记者的,谁都懂得新鲜性的分量。一篇稿子发到编辑部,如果编辑说“不新鲜”,坏了,稿子十之八九要被毙掉。因此,记者为了寻找一个新鲜的事实或新鲜的角度,常常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时真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但有的同志在追求新鲜性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赶“时髦”,这实在是对新鲜性的一种误解。赶时髦的新闻,常常与采写者的初衷相反,不但不会受欢迎,反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前一段时间,赶时髦在新闻界可以说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风”,影响很不好。鼓吹“高消费”便是典型一例。1985年,一位记者到某县采访,报道这个县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记者在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可能发生的林林总总的客观事物中,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判断其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基本素养,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主要的工作能力。西方新闻界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 笔者总结20多年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亲身实践后深深感到,新闻敏感是记者政治理论水平和  相似文献   

17.
走进新闻     
所谓“走进新闻”,就是要求记者离新闻近些,近些,再近些。现在,记者远离新闻事实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里的“远”包括时间和距离两个概念:时间上的“远”,指新闻时效性差,记者的报道总是“慢三拍”;距离上的“远”,指记者不到新闻发生的现场采访,离新闻事实很远。 走进新闻,既要新闻时效上尽可能缩小时间差,抢发“第一枪”,又要在距离上尽可能到第一线,到新闻发生地采访,甚至介入新闻事实发生的过程,滚动地报道新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李敏 《青年记者》2009,(22):68-69
“你们这些记者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一位记者在追问一新闻当事人时得到的回答。如今这样的现象在新闻采访中并不鲜见,经历了“无冕之王”的辉煌后,社会上对于记者的态度不再是单纯的恭敬配合,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激进言辞,究其原因,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和“宣传”的概念清晰起来,新闻特质逐渐显现。记者素质的提升和新闻报道的透明化使很多负面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暴露于大众眼前,这是新闻的进步,是令人欣慰的,这样的“小人之心”也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记者选择新闻。商品经济大潮的涌起,记者和新闻的关系有时会发生颠倒,“新闻”选择记者悄然来临。伴随着全社会新闻意识的增强,无论是企业或公司,还是个人,都以利用传播媒介扩大自己的影响为荣。新闻媒介的作用与广告的作用紧密联系着,越来越受到重视。“请记者”已成为公司或企业决策者手中的一粒棋子。介绍自己单位情况的讲话稿、总结稿、背景材料、照片等准备得充分之至,随时可以提供给各家新闻单位。各式各样的“新闻”源源不断地送到记者面前,把记者团团包围,记者找新闻变成了“新闻”找记者。社会的进步固然令人欣喜,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某  相似文献   

20.
1988年是“告记者热”的一年。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应该大书一笔。“谁人不把官司打,哪个不被别人告?”对于记者来说,当然这也是很好的锻炼。过去写批评报道,了不起是挨总编辑的“克”,写个检查,报纸上发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