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毕竟,你不能一辈子给人以鱼,但如果你授予了他以捕鱼的方法,他就可以在想吃鱼时候自己去捕鱼。学习也是如此。那怎样让学生“会学”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我采写的小通讯《两副对联的苦与乐》,出乎意料地荣获安阳市1986年新闻写作三等奖。这大概归于曾使我激动不已的新闻“灵感”吧! 去年8月,我随有关单位的人员到北丰村采访养鳖专业户王敬修。攀谈中获悉他的“罗曼史”。他家,一出门就是漳河,他自幼就在河滩捕鱼捉鳖。三年困难时期,他这条光棍汉靠捕鱼捉鳖为生,整天连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送人现成的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给现成的“鱼”只能满足人一阵子,捕鱼的方法却能使人受惠一辈子。中国还有很多类似这句话的意思的寓言。如给金子与给淘金子的方法、给鱼和给鱼竿的启示等等。这些故事都给我们启示:做任何事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4.
叫人戳脊梁骨的事,死也不干! 邱国鉴一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当渔民,父亲出海捕鱼,母亲在家织网。解放前,受尽了渔霸、地主的欺压、勒索,成年累月过着那种缺吃少穿的悲苦日子。9岁时,父亲便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间,只读了二年小学的他,不得不帮助妈妈挑起生活重担。弟兄三个,他是老大,每当从海上捕鱼归来,不论是寒风刺骨的严冬,还是烈日当头的酷夏,阿攀总是站在滩边第一个跑过来接  相似文献   

5.
当你飘流到孤岛时,又饿又渴,你会选择何种最快速的方法来喂饱你自己呢? A、设计抓山鸡B、采椰子C、在岸边捕鱼D、捕猎野猪选择A:你是"打拼型"上班族。在你的人生字典中,除了奋斗还是奋斗,你心中真正的想法.通常都不会告诉别人,但会处心积虑,暗中想尽办法得到。请留意方法是否恰当,以免得到"只顾自己,不顾旁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经商奇才,花36元一年赚百万元 黄达灵出生在海南临高县后咀村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靠打渔为生。由于家里没钱供他读书,只上到五年级他就无奈退学。从此以后,黄达灵也成了一名渔民,在北部湾近越南一带海域捕鱼。经历过几次被越南海盗拿枪指着额头的经历后,他开始试着上岸做点小生意。  相似文献   

7.
初生牛犊不怕虎 THINK BIG 没人告诉过麦奇他很小,所以,他总是像大狗一样行事。 我带他去乡间散步的时候,他一会儿追牛,一会儿逐马。麦奇通常能把这些家畜赶动一丁点儿,然后带着得意洋洋的笑容回到我身边。 有一次,他竟然拦住了一辆大卡车。他拦在卡车前坐着狂叫,直到车子停下来才罢休。 麦奇认为自己很强大,所以他确实表现得很强大。  相似文献   

8.
一个年轻的摄影记者带着家人一起到海边度假.因为职业的习惯,他总是留心观察那些有意义的生活画面.年轻的摄影记者连续几天在海边散步时都发现,有一位老渔夫总是会在这个时候打上一网鱼.这里的鱼种类繁多,而且能够看得出老渔夫的捕鱼本领也很高,所以每次年轻的摄影记者和他的家人都会看到老渔夫能够打捞上满满一网鱼.  相似文献   

9.
《企业微博管理手册》相当于"企业微博管理基本法",它是一本经过长期观察、深入研究的企业官方微博指导范本。该书作者之一的杜子建被因其独特的思维和不拘一格的形象,在业界博得不少传奇,据说他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帮助机构和个人找到"拐点"。在本书序言中,他就在拐点等你。  相似文献   

10.
对峙黄岩岛     
韩永  关向东 《中国新闻周刊》2012,(16):26+28+30-31
黄岩岛事件引发了中国与菲律宾关系史上最旷日持久的对峙。经历事件的中国渔民李成端说,"我希望有一方平静的大海,但又不希望为了这份平静,过于忍气吞声。"二十几天前的那次惊险经历,在李成端身上几乎已经看不到痕迹。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此事时,他的语气轻描淡写,像是回忆一次寻常的捕鱼经历。李成端家在海南省琼海市谭门镇,这是一个世代以南海捕鱼为生的小镇。镇上的几乎每个人,多少都有与南海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讲述开来,就是一部南海争端史。4月10日,来自该镇的12艘渔船,  相似文献   

11.
舟山渔民常年在海上生活,捕一趟鱼十天半月是常有的事。茫茫大海除了捕鱼,剩下的时间日子一长便只有玩起赌博了。在渔场上捕鱼的台湾及其它国家的渔船,随着接触的增多,一些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或多或少会影响渔民的思想。1979年,驻军炮连和东剑长结成共建对子,在中柱村了办起  相似文献   

12.
每当我的笔耕有了收获的时候,每当我的名字在报纸、杂志上出现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辛勤栽培我的义务播种者——浙江日报社编辑林永年同志。因为是他点燃了我的追求之火,是他帮助我提高了写作水平,是他扶我跨进了新闻工作的门槛。我原在浙江省武义县粮食部门工作,只有小学文化程度。1978年,我对新闻报道发生了兴趣。但那时候,我对新闻报道“一窍不通”,连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专访等文章体裁都分不清楚。可我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只要稿件写得多、发得多,总会碰上  相似文献   

13.
一个挪威的男青年漂洋过海来到法国,准备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不幸的是,尽管考试时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看中他。身无分文的男青年来到学院外不远的一条繁华大街上,勒紧裤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优美的琴声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聆听。饥饿最终战胜了羞怯,他捧起了自己的琴盒伸向听众,围观的人们纷纷掏钱放入琴盒。  相似文献   

14.
阿健 《出版参考》2010,(5):48-48
小时候,他家里实在太穷了,上中学之前,他穿的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的布鞋,有时干脆打赤脚,从没有穿过一双买的鞋。尽管这样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但那一份无以言说的自卑,还是深深地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上。  相似文献   

15.
凡2。。4年8月2日,巢湖 周边的渔民迎来了一个丰 收的节日—巢湖开湖 捕鱼了。图为合肥市包河 区义城镇施口村的渔民经 过一夜的捕鱼,满载而 归。 黛《合肥晚报》摄影部作品选登·展示~~  相似文献   

16.
已经写了好几年稿,但还不懂理论究竟是什么?说来好笑。有一次,理论主动找上门来与我交朋友,而自己却为难地失去良机。事情是这样:我在城关供销总店工作半年期间,一边挑担走街串巷收废品,一边挥笔采写新闻报道。共产党员尹太富是位老收购员,他为群众服务,为生产着想,帮助乡村治穷致富,成绩突出。我被他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写成一篇人物通讯,投寄山西日报。时间没过十天。山西日报财经组给我写来一封长长的信,大意是:模范收购员尹太富的先进事迹很好,本报拟突出宣传这个典型,并望寄来本人照片。但现在的来稿写得浅,需要补充材料,写深写透。举例说明,他在收购农副产品中遇到什么矛盾,如何使自己的主观符合客观规律,变被动为主动。我当时的高兴劲无法形容。心想:开始给山西  相似文献   

17.
成为你自己     
知道尼采是个疯子的人,远比看过尼采文章的人,多得多。我们怎样找回自己呢?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一个看过许多国家、民族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旅行家,若有人问他,他在各处发现人们具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他或许会回答:他们有懒惰的倾向。有些人会觉得,如果他说他们全是怯懦的,他就说得更正确也更符合事实了。他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  相似文献   

18.
唐贞观元年间曾任岭南节度使的诗人崔护,未中进士之前,有过一段伤心的往事。他落第后从京城出来,到城南郊去踏青散心,然后到一户人家去讨水喝,开门的竟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少女。他和那位风姿绰约、丰韵妩媚的女子对视良久,却没有多说话,那时正是春天,花木丛萃,原野寂寥。第二年春天,他又情不自禁地来到这里。依然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早先独倚小桃树而伫立的少女已不知何处,家已破败零落。只有桃花依旧,那种惆怅,真是欲说还休!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听到贺延光的名字,是因为一幅家喻户晓的照片《小平,您好!》。更多地了解贺延光,是在新闻摄影课上。看到他的新闻摄影图片《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胡锦涛与连战的历史性会见。  相似文献   

20.
筱青 《军事记者》2006,(7):52-52
有朋自远方来,顺便问起了当年一位爱好书法的老战友近况,不想朋友连连摇头:“不佳,很消沉。”我颇感意外,不对啊,这老战友早年迷上清代人称“三绝”的郑板桥书法,练了20多年了,自号“半桥”,几年前还来北京搞了一次“半桥书法展”,时至今日,应该是炉火纯青了,怎么能消沉呢?朋友叹道:他的悲剧就在于此。他临摹郑板桥书法,真到了如痴如呆的地步,一心想取得板桥书法的真谛。可惜,他临摹得再逼真,人们的评价也只能是“真像啊!”拿到市场去,人家一看是今人的仿体,就不屑而去。他也在街上开了一间字铺,可惜没人光顾。老同学几十年汗水,竟换来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