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大新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描绘了一个基于"他者"的进入而处于变动、重组中的偏僻乡村,呈现了一种新的乡村图貌;并对"他者"进入之后的乡村世界有了多维度的思考。作品虽然不乏争议,但作家以丹江口水库边上的一个小村庄前后数年的变化,颇具典型性地写出了世纪之交处于急剧转型中的中国乡村的常与变,并为新世纪的乡村叙事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胡德良 《初中生》2010,(3):80-80
真正的凶手正是特里。此案的关键是青铜像。特里说,费尔南多扔掉的东西在岩石坡上撞了几下,在黑暗中撞出一串火花,并说这是费尔南多的作案凶器。这是谎言青,铜像在岩石上不会撞出火花,这是青铜的物理性质所决定的。因此费尔南多不是凶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伦理的类别以及伦理与悲剧的联系 ,对《哈姆雷特》和《雷雨》这两部戏剧作品进行粗略的比较研究 ,并指出伦理在悲剧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家担负着普遍的道德责任.熊正良在《别看我的脸》中表现了他对于当前道德现状的关注.叙事伦理的引入,使得他的小说更能贴近生命的真实感觉,产生切实的道德力量.在此他与肤浅的道德批判性文学划清了界限.而对拯救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的叙述,在还原道德真实的同时,还拓宽了当代有关道德叙事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5.
张者的长篇小说《桃夭》以三十年前的一张发黄的情书和一个生命不能承受其重的悲剧故事为切入口,通过对逝去的美好年代的追忆与祭奠,去触及当下混乱的社会秩序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背后的人生世相,同时对法治社会建设和陷入生存困境中司法工作者的种种窘迫情状,进行了细致而深入地剖析和解读,并表达出深切的忧虑之情。在努力"寻找"昔日的理想和信念的同时,小说表现出了较强地把握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叙事角度的自由转换,个人经验的敏锐捕捉,语言风格的意匠经营,都显示出作家超出以往的自觉性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一部前苏联女兵的采访实录,其完整记述了女兵们经历的战时苦痛与战后创伤:战争中,原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被悬置,女兵们承受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伤害;战后她们回归本位,但他者的地位却未改变,因无法融入社会而产生身份认同危机。作家以个体复调描摹他者具像,以群像复调亲近他者苦难,以作家与人物复调引领他者“合唱”,体现了后现代伦理学倡导的对“他者”的负责意识。《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不仅呼吁战争年代和平永驻,更彰显出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下,推动人类社会伦理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叙事伦理学的角度看,台湾作家白先勇在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以其悲悯情怀"执着地品尝人生况味",把叙事的触角伸展到人物命运的内核,触摸到人物生命内层的脉动和心灵深处的战栗;以对人性最富敏感和深邃的理解力,表现了内在人性的复杂和丰富,展示了人性范畴内的生命内容,从而建构了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方式,创造了一种文学道德--人性之美、生命叙事.  相似文献   

8.
周大新在《湖光山色》中无意深度地介入乡村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而是倾心刘画了一位为了生存和尊严不断挣扎的理想女性,她是周大新的阿狄丽娜。楚暖暖依赖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获得物质争精神的双重拯救,艰难地守持淳朴的乡村伦理而散发出柔韧纯美的人格力量,这都蕴含着作者对家园的想象和守望。但关于家园的浪漫想象无法替代现实乡村伦理的溃败和混沌,小说成为乌托邦式写作,这是《湖光山色》的意义和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9.
《世道》以史诗性的笔触描摹了中国农村50年的沧桑风云和历史的巨 变,小说无论农村生活的内容,还是叙事的真实和典型人物的塑造,都给我们厚重 的历史思索。它似乎有意与当下创作走向“偏离”,给我们文学以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电影"的共名之下,中西方电影存在巨大差异,电影文本叙事视角的选择及其蕴含的叙事伦理的差异,反映出电影背后中西生态文化观念和文化取向的差别.<2012>式的好莱坞生态灾难大片是遵循经济伦理的超级视听消费品,以特定叙事视角和特效技术实施对观众的控制,实质上是反生态主义的.<可可西里>以朴素的艺术追求和生态关怀叙事抵抗消费主义,代表东方生态理念的影像书写.这种差异促人反思影视传媒如何真正适度地传达生态关怀而不被娱乐消费所销蚀.  相似文献   

11.
纪录片与其他影视作品一样,都是视听结合的产物。除画面外,声音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政治化纪录片,到客观纪实,再到多元化的主观表象,中国纪录片随着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在纪录片变化过程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其中出现了一些声音与画面、主题配合十分完美的作品,并且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和理论工作者开始着重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和创作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助叙事情境理论对创作拓展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情境特征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纪录片叙述人称、叙述视点、叙事方式等叙事情境要素的分析归纳,梳理出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某些表达方式或审美特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其他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纪录片风格的爱国主义电影,《南京!南京!》展现的是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事件。其纪录片般真实的美学风格承载着真实的巨大力量,却又带给观众几乎痛苦的观影体验。文章从接受主义美学的视角,对于电影《南京!南京!》的美学风格、叙事视角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日渐肤浅而轻佻的写作处境里,东西自觉地链接了鲁迅、张爱玲等大师的叙事伦理,努力建构了以生命关怀、灵魂叙事为主体的创作精神维度。东西独特的叙事伦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超越传统与当下叙写模式的“父子伦理”;二是拒绝过分注重现实经验和日常性叙事的“性爱伦理”。  相似文献   

15.
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改变了以往反腐败小说的套路,紧紧把握人物的命运和灵魂,直击当下人在社会的处境,把反腐败题材的小说提升到一个哲学人类学的高度。从写作本身来说,强化了写作的难度,大大提升了小说、特别是反腐败题材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准;从文学经验上来说,扩展了反腐败作品的边界;从叙事的方式来说,为小说叙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此文从叙述学的角度,对这个充满了魅力的长篇小说进行技术性的分析。每一个有特色的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叶广芩的长篇家族小说《采桑子》在叙述话语方面,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叙述视角的越界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批评理论著作都将重点放在时间问题,忽视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对文学中空间问题的研究源自约瑟夫.弗兰克的著作《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这篇文章,引起了相关学者对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研究。本文结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辛格的短篇小说《巴士》为例,分析西方文学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以期给相关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伤痕文学虽早已远去,但其影响却远未消逝。《伤痕》是伤痕文学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它的影响意义深远。《伤痕》的影响不在于它的"伤痕"描述,而在于它所开创的叙事伦理。《伤痕》叙述了王晓华在组织与母亲之间的艰难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精神创伤,这个精神创伤通过对王晓华个人生活的娓娓叙述凸显出来,《伤痕》改写了过去近30年小说宏大叙事的主体缺失历史。《伤痕》引领了伤痕文学个人生活叙事的潮流,伤痕文学不再提供普遍的集体化的道德原则,凡俗人等的生活悲歌取代过去的英雄赞歌成为常态。伤痕文学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体生存伦理取代家国生活伦理、悲剧取代喜剧的新型叙事伦理,为之后的先锋叙事、解构叙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旅游卫视是省级卫视中最早进行频道专业化的,其中一档栏目《行者》中的系列纪录片,以其个人化而非商业产业化的视角,进行个人化的叙事,强调个人发现的大众分享,现实风格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其个体叙事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