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我的邻居老孙头有个浑名———“铁板脚”,他一年四季都不穿鞋,用他的话说,耕田种地,也用不上鞋嘛。老孙头有个儿子,名唤小孙头,今年读初一。因为儿子住校,老孙头每个礼拜都要给他送米送菜。也许是儿子虚荣心作怪吧,他总是觉得老爸这双“铁板脚”越看越不顺眼。有一回,小孙头正上课,“铁板脚”来送米、菜。也不知是哪个捣蛋鬼大叫一声:“铁板脚”,引得教室里哄堂大笑。老孙头未生气,笑呵呵的。可这一笑,又露出了两排黄黄的大牙。小孙头斜眼打量着老爸,心中不悦,生气地说:“你以后可不可以穿上鞋子?没个样子,你要初中生之友快乐号别人笑杀我…  相似文献   

2.
“老师早!”小姑娘热情地打着招呼。“嗯,真乖!”老孙笑着回应说。两年前,因人事调整,我调入现在的学校,报到时,在校门口遇到了老孙。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早晨,他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突然跑过来一个小姑娘,挽着他的胳膊,亲切、自然地依偎着他,扬起稚嫩的脸:“老孙,你真帅!”他愣了一会儿,才摸了摸自己那光滑的头,笑着对小姑娘说:“你也是个漂亮、懂事的好孩子!”小姑娘莞尔一笑,蹦跳着跑开了。  相似文献   

3.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2,(8):120-121
剪短了头发的邱泽,不仅外表变得更成熟帅气,连内心也成长不少,他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叛逆少年。邱泽说以前会用情绪来面对人事物,现在年纪到了,叛逆期也该过了:“到现在还和以前一样,那就不叫可爱,叫幼稚了吧。”邱泽坦言,年轻时候的自己会的沟通方式不多,明明大家都在说中文,但他就觉得似乎双方语言不通,  相似文献   

4.
李起 《甘肃教育》2005,(1):52-52
就是从阅读分析中感受作者思路,激发学生练笔兴趣。如学《分马》一文时,让学生划出老孙头在分马前和分马、换马过程中的语言、动作:分马前老孙头“还没定弦”,分马时却“大步流星”;换马时心中不乐意,却装出慷慨的样子,神色慌张却又表面堆笑;当老王太太上前摸马时,他又气又急的嚷嚷等:趁此佳机叫学生续写出老王太太离开马时老孙头的神态变化,学生练写的兴趣必然浓厚。  相似文献   

5.
×××同学问:《分马》中塑造的最生动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谁?你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这个人物? 答:毫无疑问,老孙头是《分马》中塑造得最为生动成功的人物形象。老孙头虽然是老贫农,但由于长年在外赶大车,受到三教九流各种影响,思想比较复杂,自私心理比较重。他明明“早相中了”那匹栗色小儿马,却唯恐排号在前的抢先挑走,为了不露底,便说什么“还没定弦”;一等听到叫他名字,即迫不及待“大步流星地迈过去牵上”。这个人物一上来就给人一种表里不一、圆滑世故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刘策 《下一代》2014,(4):13
正小金刚五岁以前的小名不叫"小金刚",大伙儿都喊他"豆豆"。自从看过了《变形金刚》的电影,豆豆就把自己的小名改成了"小金刚"。那一年小金刚六岁了,也是他爸爸妈妈离婚的那一年。妈妈说,豆豆,还是别改了吧。豆豆听起来多亲切呀!小金刚昂着头说,我的名字我做主!改定了!小金刚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孩子。严格说来,"任性"与"不懂事"是可以画等号的。作  相似文献   

7.
<正> 老孙头是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贯穿始终的一个人物,真名叫孙永福。这个幽默风趣的车老板子,看过《暴风骤雨》的同志,大概是没有谁能忘得了的。他给人的印象简直太深了。立波同志在《〈铁水奔流〉的创作》中也不得不承认:“读者常常只记得他,对主角赵玉林和郭全海反而淡漠了。”就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来说,老孙头无疑是一个相当生动真实的典型,是用得上“丰满”、“栩栩如生”这样一类益美之词的。对此,人们似乎是有口皆碑的。  相似文献   

8.
正单位院子里,有棵香椿树,每到春天,就结满嫩芽。椿芽炒鸡蛋,椿芽腌菜,椿芽拌豆腐……都是不错的菜肴。住在单位里的人,下班之后不用愁吃的,采一把香椿芽,就是一顿美餐。转眼到了初夏,一天,传达室的老孙头执一竹竿,竿头上绑了铁钩,把香椿树的主干顶梢打了下去。单位里有几个是城市长大的,见到老孙头如此举动,都纷纷指责他,说毁了香椿树,来年吃不上椿芽。老孙头笑呵呵地解释道:那些苹果树、梨树什么的,有几棵长成参天大树的?这  相似文献   

9.
老孙头形象是《暴风骤雨》中塑造最丰满最生动的艺术形象,但评述前人评述不多。本文从艺术真实性、作品所写的环境、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等三个方面对老孙头的形象进行了分析,来论证老孙头这一形象的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灰狼在森林里看到了一个飞碟。飞碟里走出来了一个机器人。机器人头很大,嘴很大,但眼睛却很小。灰狼想扑上去吃了机器人(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个机器人)。机器人转过身,他的眼睛里射出一股逼人的能量。灰狼打了个寒颤,他感觉自己的腿根本就动不起来了。“大头怪,你吓了我一跳!”灰狼壮起胆子说,这时他的腿可以活动了。机器人说:“哦,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对了,我不叫大头怪,我是K星来的机器人,我的名字叫米米多多奇奇怪怪,请多多关照。”灰狼看机器人客气,便凶起来了,说:“你那么一大串名字,我哪里记得住,我就喊你大头怪。”机器人说:“唉,你…  相似文献   

11.
孙“老师”     
其实他算不得老师,最多也只能尊之为师傅罢了,因为他不过是位男生宿舍的管理员而已。“说过多少次了,你们寝室还乱七八糟,今天不收拾好别想走!”那是“老孙头”在发火。倒霉的长撞到他手里,那可没得说,“认识”是头等人事洋洒洒三页纸还嫌你不够深刻。“五十年代的木鱼脑袋!”多少人这样骂他。“你又浪费粮食,馒头还剩这大一块就丢!”孙师傅暴怒了,其实那块馒头也就剩那么一口了。“老孙头”强制我们那位“背时”的“潇洒男子汉”剥皮吃下那所谓的“这大一块”馒头,实际上“这大一块”馒头剥皮之后已不值得入口了。  相似文献   

12.
灰狼在森林里看到一个飞碟。飞碟里走出来一个机器人。机器人头很大,嘴很大,但眼睛却很小。灰狼想扑上去吃了机器人(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个机器人)。机器人转过身来看着灰狼,他的眼睛里射出一股逼人的能量。灰狼打了个寒颤,他感觉自己的腿动不了了。“大头怪,你吓了我一跳!”灰狼壮起胆子说,这时他的腿可以活动了。机器人说:“哦,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对了,我不叫大头怪,我是K星来的机器人,我的名字叫米米多多奇奇怪怪,请多多关照。”看机器人客气,灰狼便凶起来了,说:“你那么一大串名字,我哪里记得住?!我就喊你大头怪!”机器人说“:唉,你愿…  相似文献   

13.
兔子弟弟不喜欢扫地,要是地上脏了,他就叫兔子姐姐打扫。他还得意地说:“扫地么?那是我姐姐的事儿。”有一回,兔子姐姐要出趟远门。兔子姐姐知道兔子弟弟不爱扫地,走以前吩咐他:“可别忘了扫地。”“你放心吧,我忘不了。”兔子弟弟说。兔子姐姐走了。兔子弟弟觉得自己的头发该理一理了,他想:“头发这么长了,我得叫螃蟹先生来剪一剪。”  相似文献   

14.
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小说《分马》(节自《暴风骤雨》)中的老孙头,虽然不是作品的主人公,但是他却以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个性,活跃于小说里,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老孙头是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他既不是郭全海那样的领导骨干。也不是老田头那样的积禄分子。他是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既朴质又颇为猾黠的具有多情致特色的复杂人物。倘若我们仔细地研读课文,你还会发现,在他的多情致特色中,其主导情致也是较为明晰和突出的,那就是幽默和诙谐。老孙头的这一性格主调,就决定了他必然是一个富有喜剧特色的人物。作者在塑造这个形象时,在艺术上是十分成功的。他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发掘出幽默的矿藏,经过心灵的过滤,运用多变的手段,把人物特有的素质加以艺术化、夸张化。在具体的描绘中,抓住人物性格的幽默主体,将其融铸于人物的语  相似文献   

15.
<正>王子君:"爸老了,头上已经有白发了,身上也没什么力气了。以前一个朋友来家里,叫我‘老王’。你爷爷听到后,身子震了一下。朋友走后你爷爷说,以前都是听别人叫他‘小王’,后来变成‘老王’,再后来别人叫自己儿子‘小王’,如今自己儿子已经被叫‘老王’了。"爸跟你说这个是想告诉你:爷爷、爸、你,将来都会老,都会死。都会慢慢喝不了酒,  相似文献   

16.
两个刚抵达纽约的苏格兰移民在旅馆过夜,整个晚上被蚊子搅得十分恼火。其中一个说:“仙蒂,用被子蒙住头,蚊子就咬不到我们了。”过了一会儿,仙蒂伸出头来呼吸新鲜空气,看见了以前从未见过的萤火虫,于是他叫道:“上帝啊,蒙住头也没用,蚊子打着灯笼找我们呢!"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激趣法就是从阅读分析中感受作者思路,激发学生练笔兴趣。如学《分马》一文时,让学生划出老孙头在分马前和分马、换马过程中的语言、动作:分马前老孙头“还没定弦”,分马时却“大步流星”;换马时心中不乐意,却装出慷慨的样子,神色慌张却又表面堆笑;当老王太太上前摸马时,他又气又急的嚷嚷等。趁此佳机叫学生续写出老王太太离开马时老孙头的神态变化,学生练写的兴趣必然浓厚。二、形式模仿法这是通过体会文章形式美的作用,诱发学生练笔兴趣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中学生对事物形式特点比较注重,教者在教学中不妨关注那些形式上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儿子是我师     
刘强 《课外阅读》2006,(5):28-29
十一岁的儿子动辄挑剔我的不是,我每写一篇章,他都先抢去读,像个小大人似的发一通议论。可他自己的作却“头不像头,尾不像尾”,甚或“身子”难见。他说这叫“苗条”作,头小,身子细,腿长……酷着呢!  相似文献   

19.
分析老孙头的性格特征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老孙头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其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同时老孙头不失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相似文献   

20.
陈盼 《初中生》2012,(Z5):51-53
正开学后,听同学说万老调走了,我呆了呆,心里有股莫名的惆怅。万老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还是学校的副校长。有一次上语文课时,他告诉我们,他以前工作的那所学校的学生都叫他"万老",他还说"万老"两个字既亲切,又符合自己当前的岁数,他很喜欢同学们这样叫他。于是我们班的同学也叫起了他"万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