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地方国际传播也经历了从仰视到平视、从证明到交流的转变。这标志着国际传播能力的增强,更象征着国际话语权的全面提升。地方国际传播应注重把握好基调,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本土优势,促进人文融合,推进精准直播,关注国际热点,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地方形象。  相似文献   

2.
武术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武术国际传播三重不同形式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武术国际传播宜借助大众文化层面"功夫"的品牌效应及其背后的市场化经验,大力推广标准化、系统化的健身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国际培训,在武术修习人群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推动武术"入奥"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元话语理论与议程设置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展开探讨,并将重点放在国际传播话语的议程设置及其规律与逻辑的讨论上。本文认为,西方国家既有的话语体系建立在殖民扩张、大国博弈、国家利益驱动的逻辑基点上;突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屏障,建立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同样需要遵循历史、现实逻辑,即文明逻辑、大国逻辑、制度逻辑和人类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总体概念。在国际传播实践中,应根据客观情况有的放矢地建构叙事框架。从中国内部发展进程和世界历史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世界价值。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依然面临地缘政治动荡威胁周边稳定、高新科技封锁迟滞技术创新和国际舆论摇摆干扰海外战略等外部限制条件。为与国家对外战略相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可以从和平、共享、创新、绿色、公平等五个维度建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国际舆论场域中,美西方捏造和散播各类“中国威胁论”,为其战略遏制和打压中国进行造势。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传播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国际传播的叙事策略,在内容和主题方面注重叙事的均衡性、切近性和战略性,在方法和方式方面注重叙事的易知易懂性、柔软性和趣味性,对外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国际传播是话语的竞争。就话语的某种“语法”分类而言,可分为“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元话语是“有关基本命题信息的内容以外的话语”,指“引导读者去组织、分类、解释、评价和反映篇章所传达的信息的一套机制”,在话语建构方面起重要的辅助作用。掌握各种话语及其建构技巧,可提高国际传播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话语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西方国家通过建构元话语,使国际传播呈现出“中心-边缘”的格局。面对西方对我国长期的污名化行径,我国提出建立以中国式现代化元话语为核心的新型话语体系,以开创文明新形态、解构西方化话语为目标,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打破西方文化霸权,并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以此推动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话语之一。和平发展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实践探索创新而来,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强调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安全、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好和平发展话语的构建与传播可以从其理念基础、话语内涵及相关实践入手,以更好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使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话语,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影响。  相似文献   

9.
借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成功举办,我国外宣媒体乘势而上,积极主动设置议题,有力引导国际舆论基调,有效对冲负面论调,在讲述奥运健儿拼搏故事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宣介施展中华文化魅力,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温暖了受众的情感。如何主动构建正面叙事,值得深入思考:一是“做得好”是“说得好”的底气所在和信心之源;二是及时回应、权威发布并加大二次传播,是推动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三是强化与世界共情的中国叙事,是有效对冲国际负面舆论、把握舆论主动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方案”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国际社会开展平等和建设性对话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话语资源。本文认为,“中国方案”话语的国际传播实践与研究兼具现实与学术价值,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提供了思路;基于“中国方案”三类话语的国际传播策略,即政策话语降维体现普遍价值观,学术话语推动国际传播研究的中国面向,以及日常话语以情服人,可为中国未来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建构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剖析了国际传播元话语的理论来源,梳理了从以霸权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元话语革新。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对于话语的建构,实质上就是对于价值理念、话语逻辑和影响范围的争夺。本研究提出,建构和创新中国的国际传播元话语,需要统摄文明、民族与意识形态的内部要素,注重节奏、规范与国际秩序的外在环节,以及拓展技术、冲突与群体情绪的宏观视野。找准核心立场与根本观点,以人民为中心、兼顾文明与价值多样性、立足中国化与全球化,是打造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逆全球化症候揭示出全球化结构性失衡的文化心理根源是精神文化交流失衡、价值观念沟通滞后、民心民意隔阂撕裂,现有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存在缺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超级大国煽动种族撕裂与意识形态对立,肆意毁坏国际合作与世界和平的根基。针对大灾疫与大变局叠加的全球危机,人文共同体秉持和谐传播目标,珍爱生命价值的首要序列,倡导世界和宁为人类最大利益,反对“新冷战”与“文明冲突论”,以此为基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底层价值逻辑,以文明对话交往沟通东西方人文主义价值共识,构建人类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共创人类精神文化公共品的共享通道,完备适应全球化可持续进程、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的人文价值观与仁爱和谐的道德秩序,帮助人类从失控冲突走向和谐平衡,开启文明对话觉醒的国际传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传播中的伪信息呈现肆虐之势,严重干扰国际传播秩序,给国际受众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危害。受到政治隔阂、意识形态偏见、地域鸿沟、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甄别与纠正远距离的国际伪信息难度更大。近来,事实核查在甄别与纠正国际伪信息方面广泛应用,呈现注重核查来自“他者”的信息、新信息技术加持、跨国合作等新样态。在肯定事实核查于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应当不断提升对不当的、有偏向的事实核查进行反核查的能力,警惕政治倾向、商业力量、技术黑箱作用下的伪事实核查陷阱,避免事实核查演变成新的信息霸权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走过百年,取得了辉煌成就。一百多年来,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从未停止,对外传播党的声音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成为国际社会关切的重大理论问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的创新理论国际传播工作的历史节点、逻辑起点、推进基点均在发生变化,需要以我为主更新国际传播理念,探索创新国际传播的新路径、新方法,积极构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对外话语体系,统筹运用外宣资源平台,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质效,为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推进全球治理作出卓越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2023年度的中国国际传播中,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系列专题研究的成果,主要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中国话语及其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叙事及其叙事体系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基本构成了本年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研究的学术年谱和学术图谱,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建构可资借鉴与参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向世界传播发展经验的开放姿态。新时代的国际传播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基本线索,需要明确甄别国际话语环境的变化以及适时调整传统对外叙事思路。总体来说,需要独立自主的对外传播理论架构以及国家战略和企业、人民等不同主体联动的体系搭建,从叙事思路、叙事策略、符号系统等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进行全面建设,以介入世界议程传播中国经验,彰显中国态度。  相似文献   

17.
国际传播组织属于专业性的国际组织。在信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国际传播组织的作用愈加凸显。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传播组织已达600多个。随着国际传播组织数量的增加及其职能的专业化,对于其发展的动因进行研究势在必行。国际传播组织同其他国际组织一样,是人类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高级形式。作为专业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传播组织,伴随着国际传播专业领域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一般性的(无论是全球的还是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在创立国际传播组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传播组织的发展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变局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建设正受意识形态环境与媒介技术演进双重影响,环境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总结分析国际传播现状,拨开变局的迷雾,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需要适应以下三种新形势:更加动荡的国际局势、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叙事以及对外传播议题显著的不平衡问题。针对这三个问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数字化路径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构建基于各项新技术的,集舆情监测、创作支持、用户互动、效果反馈为一体的国际传播技术集成支持系统与数字化规范体系;第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主体联动与场景融合;第三,适应用户的心理需求与观看习惯,促进国际传播文化内容生产全流程数字化。  相似文献   

19.
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是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中央企业提升国际传播“五力”实践要求,要推动实现“五个转变”,即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从“讲好故事”向“有效传播”转变;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从“走出去”向“融进去”转变;提升中国形象亲和力,从“形象塑造”向“情感共鸣”转变;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阐释”转变;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从“借船出海”向“造船领航”转变。  相似文献   

20.
元话语与元传播交互生成,彼此依存。元话语与元传播的建构是历史化的过程:它们不是先验、本质化的,而是在历史中被建构并被不断修正的;并且,这一历史过程充满争斗。厘清技术与元传播的关系对理解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建构逻辑具有启发意义。数字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元话语建构的可能性路径包括:重视国际传播元语言建构中的物质基础建设,深刻领会数字传播方式的革命性意义,生产与扩散丰富多元的符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