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谚语说:“九月九鱼封口”,这句谚语很不确切。冬季气温、水温低了,鱼的活动量减少,觅食也大大减少,这才是实情。只要气温、水温合适,它们还是要活动的。只要有活动,就要补充食物。所以,冬季还是能钓到鱼的。随着季节和鱼情的变化,冬季在大水域钓鱼(如水库、湖泊)也要随机应变。根据本人多年来冬钓的实践,认为应该有五变:一变“随意出钓”为“选风和日丽的天气出钓”;二变“浅水钓鱼”为“选较深水处钓鱼”;三变“短手竿钓鱼”为“长手竿或矶竿(手海两用竿)施钓”;四变“单钩或双钩钓鱼”为“用串钩或带漂组合串钩钓鱼”;五变“用面食钓鱼”…  相似文献   

2.
马广生  木子 《中国钓鱼》2023,(12):50-51
<正>冬季天寒地冻,但是鲫鱼非常耐寒,所以依然可以垂钓。冬季野钓,其实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大雪节气之前的初冬阶段,鲫鱼还是比较好钓的。因为这个阶段气温虽然低,但是还不算太冷,浅水区域升温之后,水温远高于深水,鱼会在中午前后到浅水处取暖和进食,鱼在深水区扎堆的现象还不算明显。那么合适的饵料,在冬钓中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向钓友们推荐天冷也能让鱼开口的3款饵料。  相似文献   

3.
颜恒 《钓鱼》2010,(23):40-41
神州大地地域辽阔,虽南北气象迥异,但冬天能钓到鱼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那条“冬至不停钓,等于瞎胡闹”的钓谚是站不住脚的,至少表述上是不全面的。而另一条“冬钓深”的钓谚,虽然符合了冬季夭象寒冷,鱼易逗留在深水区的一般规律,但在经过了长期的垂钓实践后,我们却得出了另一个切实可行的结论——冬钓浅水鱼情也很好。  相似文献   

4.
冬钓的一般规律都是钓深水。在多年的冬钓实践中发现以及根据钓友们的经验,得出了冬钓的选点做窝也是多样性的结论:即深水能钓上鱼,浅水也有鱼可钓。 阴钓浅——冬季的浅水(这里指水库0.5~1.5米深度的水域)由于长期沉淀的作用,已形成较清的水势,加上饵料的缺乏,鱼儿拢边  相似文献   

5.
张兰舸 《钓鱼》2006,(1):43-43
有句渔谚说:“夏天鱼找饵.冬季饵找鱼”。在我国北方,进入冬季后,白雪皑皑,寒风凛洌。由于气温低,鱼基本处于半冬眠状态,身体变得僵硬,食欲也锐减,是一年最难钓鱼的季节。但如能选择好钓位,且钓饵对口,钓法得当,仍会有鱼吃钩。因此,冬季冰钓找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垂钓在我国源远流长,我们的前辈通过垂钓实验,总结了许许多多科学实用的垂钓谚语。本文下面采集的诸多钓谚,仅与选择钓位有关,供广大钓友垂钓时借鉴。因时间选择钓位在一天的时间内如何选择钓位?钓谚云:“一日三迁,早晚钓边。”这是依据鱼的觅食规律,栖息地点和生活习性总结出来的。又说:“早晚钓浅水,中午钓深潭”、“早钓近,午钓远”、“夕阳西下,钓鱼最佳”,出于同一道理。为了避开人影和竿影的晃动,防止把鱼惊跑,钓谚还告诫我们:“上午钓西北,午后钓东南”。到了安静的夜晚,河边与池塘仍不乏有诸多垂钓者,此刻下钓则要遵循“夜钓近,晚钓…  相似文献   

7.
巧钓落水鱼     
刘汉初 《垂钓》2003,(3):20-21
在施钓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转移钓位、更换饵料、改变钓法、搅动水体等措施加以辅助,也许甲地不行乙地行,素饵不咬荤饵咬,深水“不中”浅水“中”,底钓无鱼浮有鱼……  相似文献   

8.
广大钓友都知道,对于某些钓位,如果非得钓你想要钓的某种对象鱼,往往是钓不到的,我们可以把不能钓到某种对象鱼的钓位,称之为“死”钓位。这种“死”钓位至少具备以下两点:一是你想要钓的对象鱼根本就没有;二是即便通过人为诱鱼,也很难将对象鱼引诱过来。这种钓位太多了,以冬季出现的区域最广,范围也更大。这种钓位不但冬春夏秋都会出现...  相似文献   

9.
朱剑飞 《钓鱼》2014,(4):14-15
“台钓”是流行的钓法,经过钓鱼高手的不断改良,已经成为如今大多数钓友的主要方法了,但是到了冬季,“台钓”便似乎一下子一蹶不振了,很多时候是看着传统钓上鱼,看着长竿短线发威,望湖兴叹,这也让冬季成为学习“台钓”的一个瓶颈。但是对于酷爱“台钓”的我来说,冬季又怎能放弃“台钓”呢,难道冬天“台钓”真的钓不到鱼吗?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水域中垂钓,虽有“春钓浅、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这样带指导性的四季谚语供钓友在选择钓点时参考,但在施钓时,应具体问题具体析,根据钓水的深浅、钓点周边的环境,以及鱼类活动情况来确定钓点,才能获得丰收。春钓浅水浅中找深春天,尤其是进入仲、暮春后,气温、水温都较适合鱼的生长。这时它们显得非常活跃,常常会到江河塘堰的浅水游弋觅食。在惊蛰、春分前后为生籽产卵还会窜到岸边浅水的草丛中栖息。这期间,钓者若选定河滩堰尾下竿,正好把握住了“春钓浅”的基本要领,颇有收获。然而,这里的“浅”,到底该钓多“深”才是最佳?恐怕…  相似文献   

11.
“麦穗儿”是大家讨厌又无奈的小杂鱼,自从早春冰雪消融,水温在4℃以上时,它们就开始活跃起来。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休眠,忍饥挨饿的日子结束了。它们开始到浅水向阳处觅食,那景象是相当壮观,黑压压的一层,很使想钓“正经鱼”的钓者头疼。其实这个时节的“麦穗儿”是相当美味的,肚子里没食物,雌的还有鱼子,何不钓些油炸来下酒?  相似文献   

12.
钓界风云     
《钓鱼》2005,(20):56-56
庆国庆 赛钓鱼:泉州、郑州举办钓鱼比赛;“南北杯”全国的鱼邀请赛;首届“鄂温克”钓赛 赛闪耀内蒙金色华彩;2005-2006“三元杯”冬季钓鱼拉力赛:京城即将再掀冬季钓赛高潮;西安新丰休闲园垂钓大赛落幕;金秋迎钓赛 金陵战事多。  相似文献   

13.
冬季到来,天气逐渐寒冷,气温水温迅速下降,水面河边再也见不到鱼活动的踪影。除了少数对钓鱼已经“病人膏肓”、“不可救药”的青壮年钓迷外,大多数垂钓爱好者都认为鱼类已经关门闭户,绝食冬眠,再也钓不到鱼,自己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钓具封存好高挂起来,再也不出钓。其实,冬季“再也钓不到鱼”是个误...  相似文献   

14.
于文福 《中国钓鱼》2003,(10):17-19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连市金州区大魏家镇的范坨子,是钓特种目标鱼的理想王国,更是许多城里海钓人做梦都想一试钓技的场合。读罢此文,你兴许会说钓那么几条鱼有啥吸引力,还王婆卖瓜。其实不然,沿海人常说:“一潮水,一潮鱼。”倘若你的钓法、钓组都出自“巧妇”之手,又有碰上“一潮鱼”的幸运,何虑不烹出垂钓的“美味佳肴”。2002年10月,由于朋友的安排终于成行。故饱蘸  相似文献   

15.
冬天到,鱼难钓。进入冬季,寒流不断,冷风强劲,气温下降。鱼儿感到寒冷冬天的到来,纷纷离开了冰冷的浅水在结冰的水下,照样进食,只不过食量减少,开口很轻。只要能找到鲫鱼的聚集地,照样可以将它钓上来,而且有时钓获还不错。  相似文献   

16.
下次好运     
虽说“钓翁之意不在鱼”,但钓鱼是一项目的性、针对性很强的体育活动,为鱼而施钓,因钓而得鱼,如果不想获鱼,何苦守在水边任凭风吹日晒!只是,作为钓者,当不以获鱼多少为怀,收获丰厚自当高兴,不必做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样子;如果空手而归“剃了光头”也不必气恼,从自然环境、自身技艺中寻找问题,或许会有所发现,多研究、多探索,争取下次好运。钓鱼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这一活动几千年常盛不衰而“迷”之者数不胜数?有人说在于抖竿的那一瞬间,有人说在于钓上大鱼后遛鱼搏斗的斗智斗勇过程,还有人说在于上鱼前的…  相似文献   

17.
亲近黑鲷     
李克 《垂钓》2010,(2):51-52
先说一个概念:亲近。 在施钓过程中,目标鱼与钓饵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可用触、嗅、衔、吞、搏五个字概括。不论最终你能否将鱼收入鱼护,总之你是“亲近”目标鱼了。明了这种现象或状态,对施钓者正确判断已采取的施钓策略是否符合即时环境十分重要!“亲近”目标鱼是“钓获”目标鱼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有两则钓谚是说垂钓深度的:“深水大鱼到,浅水钓鱼苗,不深不浅钓鱼好”,“春钓滩,夏钓潭,冬钓暖”。细心的钓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这两则钓谚有一点点的抵触。那么春钓到底是钓深还是钓滩(浅)?  相似文献   

19.
根据韩春气温高水中易乏氧等弊端,暮春钓鱼需在钓时和钓点上做文章,尽设避开强光照射的水域,寻找溶氧足的地方,这样才能钓到鱼。—、钓早晚渔谤说:“好春钓早晚,投竿选近岸。”萚春的白昼气温已接近夏天,但早晚空气宜人,比较凉爽,这是鱼摄食的两个高峰,也是垂钓的最佳钓时。这时刚刚出现鱼肚白,深水区俄了一个晚上的鱼,会纷纷游向近岸的浅水,寻找食物充饥。这时可用短竿钓岸边,只要别弄出声响惊散鱼群,就会频频上鱼。  相似文献   

20.
马口鱼一年四季均可钓获。冬季虽不是钓获它的最佳季节,但选择在冬季垂钓它,也有有利条件:一是马口鱼在冬季仍然很活跃,上钩的几率要大于其他鱼类;再就是马口鱼只有在水质较好的水库野塘等地方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