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新时代十年党和人民经历了“三件大事”的概括,具有深刻的意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件大事”,形成党中央的方位叙事,鲜明昭示了党和人民接续奋斗所处的位置,以标识性的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以方位揭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第一件大事标志党历经百年迈上新的历史征程,表达砥砺奋进再出发的意志。第二件大事标志党引领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展现新时代是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是彰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第三件大事标志中华民族站在实现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三件大事”的方位叙事对保持时刻牢记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清醒和坚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六岁的时候,我在老家安徽出了一件“大事”,差点儿送了我的小命,现在想起来还有些怕。我家院子里有一口大缸,平时用来接雨水,爸爸也常常从山下挑些水倒进缸里,用来浇地。一天,爸爸、妈妈在院子里的菜地里忙碌着,我也在一旁玩开了。我先是捉来一只蝴蝶用铲子把它埋到土里,然后又抓起一块砖砸进妈妈的桶里?妈妈见了,大喊一声:“嘿,你干……”还没等妈妈喊完,水就从桶底流了出来,吓得我撒腿就溜。  相似文献   

3.
以《孟子·离娄下》"《诗》亡然后《春秋》作"及今天所见所有出土文字资料情况来看,在春秋之前还未产生由史官记载下来的《春秋》类编年体史书,但是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即年月日时间与国家大事记在西周时期金文中已经出现了。西周金文资料中所记述事件的开头往往有年、月、月相、干支日,用来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常常记载相当于后世"起居注"形式的时王活动以及国家大事;还常有大事系"年"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已具有选择一件大事作为某年标志的历史意识。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西周时的人们要在漫长历史岁月中记住那些发生了历史大事及其相应年岁的历史观念,而这种历史大事和相应的年岁正是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由此可见《春秋》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在西周时已经基本酝酿成熟了,但西周还未出现有体系的史书。我国重视历史事件时间要素的现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十年是新中国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个阶段,开启了新中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以新时代十年对比新中国史上建国兴国、改革富国、复兴强国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探索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圆中国梦三方面对新中国史的里程碑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新中国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对于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事年表”式材料,是以年代、月份、日,甚至时刻为经,大事为纬,把散落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从而达到某种研究或教学目的的一种参考资料。其突出的特点是,时与事对照、言简意赅。在旧课程中,历史大事年表时常变成学生死记硬背的工具。然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发和利用“大事年表”式材料,  相似文献   

6.
综述近十年 (1990— 1999)“三言”研究之状况 ,指出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求深求全求新。  相似文献   

7.
这是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问题。一所学校要想真正发展起来,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校长要能够对所在学校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发展之路。任何刻意模仿或盲目的创新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一个积极参与了近代历史变革,并且始终都与社会文化思潮保持着生动互动关系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启蒙者。梁氏文学思想呈现出外在文化的"涵化"以及内在精神的"调适"双重特征。梁启超是启蒙思想家、理论家和文学家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他对于"三界革命"的理论和创作热情,就是一种对于启蒙新民的政治热情。梁氏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性,其内部又交织着调适与悖反共存的内在张力。对"三界革命"进行反思,在今天这样一个"后革命"与"后理论"的文化语境之下有着特殊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该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刻的根源脉络和逻辑理路,“两个务必”是其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政党观、矛盾观是其哲学根源,对于新时代如何走好“赶考路”的再度思考是时代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量词"件"的起源和演变,现代汉语中量词"件"的使用两个方面对量词"件"的语法化进行分析。从结构、范围、意义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量词"件"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极端重要性,并作出重大理论创新,提出坚持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新时代自我革命成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第二个答案有着深刻的逻辑缘由。历史逻辑上,坚持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中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动力支撑;理论逻辑上,习近平关于自我革命重要论述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想指导;现实逻辑上,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证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所在。坚持自我革命内蕴党实现初心使命的不懈追求、彰显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增强党克服一切风险挑战的能力。新时代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要求巩固自我革命的执政基础、做好自我革命的风险防范、夯实自我革命的精神支撑、推动自我革命的制度构建,从而保证党的自我革命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三年大变样"在思想文化意义上的价值突破,是对石家庄市已有的思想文化存在、思想工作作风的一次很实际也很实质的清理与冲击。有理由相信,"三年大变样"所带来的物质文明建设成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一定会在殷殷冀望之中同样精彩和丰硕。  相似文献   

13.
“民主评议”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形式。党中央已把这种形式作为选拔监督领导干部的基本程序写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等重要文献中。但是,我们有不少单位并没有认真自觉地按规定程序办,有的单位基本上还没有搞起来;有的单位擒了也是赶时髦、一阵风,或者做做样,应付检查;也有不少单位搞的态度是认真的,但缺乏理性的自觉。因此,对”民主评议”的社会价值、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宣传,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偶遇“后疫情”时代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性意义与深远的国际影响力。全面小康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一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意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中国成为世界最早达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定减贫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完成了一项对中华民族、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事业。中国小康之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和可借鉴经验,展现着人类发展的光明前景;中国作为促进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后疫情”时代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创新国际治理模式,维护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三次革命"的观点,以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为主线,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行了革命性总结,同时对改革开放作了历史定性."三次革命"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历史周期率被称为政治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历代王朝都无法解决的“历史之问”,更是亟须关注的时代课题。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给出了“人民监督”这一答案,习近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自我革命”作了新回答。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两个答案”在时间上虽跨越了70余年,关注维度不同却又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继承与开拓、对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更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突破与创新。回溯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的发展历程,挖掘其中蕴含的理论价值,可为新的赶考路上破解历史周期率提供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小说在反叛革命历史小说的既定观念、规范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确证自身价值、意义,其代表作品从不同方面颠覆此前革命历史小说对历史与人的书写,呈现出一种新的历史观与艺术姿态。新历史小说对革命历史小说的反叛在刷新文学表达的观念、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偏颇与缺憾。  相似文献   

18.
跳出历史周期率是关系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如何回答好、解决好这个课题,毛泽东给出了“第一个答案”:人民监督。经过党百年奋斗的实践探索,习近平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两个答案”蕴含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目标导向上统一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价值遵循上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在作用机制上体现他律和自律的相辅相成。新时代回答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赶考之问,首要前提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现实要求是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贯通协同,关键环节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徐幼萍 《文教资料》2011,(21):100-102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三平"精神。本文从"三平"精神与道德建设整合的现象意义与实践操作角度,阐释和探寻"三平"精神在中原崛起发展中的作用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 ,中央决定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此举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向新世纪 ,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和干部队伍建设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探索和创新。“三讲”从概念提出、试点到实施 ,边实践 ,边探索 ,边完善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及其实践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