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向世界传播发展经验的开放姿态。新时代的国际传播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基本线索,需要明确甄别国际话语环境的变化以及适时调整传统对外叙事思路。总体来说,需要独立自主的对外传播理论架构以及国家战略和企业、人民等不同主体联动的体系搭建,从叙事思路、叙事策略、符号系统等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进行全面建设,以介入世界议程传播中国经验,彰显中国态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核心术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载体。共情概念引入传播学领域,为国际传播注入了新的理论血液,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分析框架。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困境,有必要把共情传播纳入到相关研究中来,指导学术探讨和实践考察。中国核心术语具备融通中外的精神内核,在国际传播中应注重夯实共情基础,警惕共情的局限性,把握共情要素,建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自提出以来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新词。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是兼具现代性内核和文明性特征的主体性追寻。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和话语生产面临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在对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时,应努力破除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就现代性所创造的多元地方性知识的交流藩篱,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和话语在全球南方落地。与此同时,在国际传播中应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魅力的塑造,秉持自信、平等、包容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在对外传播中,共情能促进政治异质群体间的理解和沟通。长期以来,对外传播实践中存在内容流于拼凑、工具传统单向、平台噪音过多等不足,这不利于中国对外传播主体与海外受众之间共情的产生与传播。人工智能依托于算力、数据和算法等基础条件,为解决以上不足提供了契机。但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对外传播机构应深度审视智能技术与共情传播的适用性与匹配度,努力通过“以情动情”来实现范式创新。具体而言,在人工智能时代,对外传播要善用算法推荐系统以加强受众的情绪卷入度,借力人机交互传播提升受众的情绪加工效果,更要通过沉浸性内容抵抗平台的高噪音感染。总的来说,在共情传播中,传播者的情感投入程度越高,就越能与受众建立起情感上的连接,并以此增强其情绪体验,最终达到情感共鸣、相互认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话语之一。和平发展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实践探索创新而来,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强调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安全、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好和平发展话语的构建与传播可以从其理念基础、话语内涵及相关实践入手,以更好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使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话语,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2023年度的中国国际传播中,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系列专题研究的成果,主要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中国话语及其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叙事及其叙事体系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基本构成了本年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研究的学术年谱和学术图谱,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建构可资借鉴与参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思路,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则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不仅可以以此为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建立大国形象,同时还可以加强与世界沟通,打破偏见,赢得认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中国家是我们重要的团结对象,他们对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传播的理解与反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亟待从多层面增强对外翻译和国际传播能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长期从事国际传播和外事翻译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王晓辉聚焦翻译传播这一核心议题,围绕创新国际传播策略、提升翻译能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阐述,提出对外传播需持续发力,文化翻译须重视共情性,政治话语翻译当体现严谨性,提升翻译能力要把好语言关,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是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总体概念。在国际传播实践中,应根据客观情况有的放矢地建构叙事框架。从中国内部发展进程和世界历史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世界价值。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依然面临地缘政治动荡威胁周边稳定、高新科技封锁迟滞技术创新和国际舆论摇摆干扰海外战略等外部限制条件。为与国家对外战略相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可以从和平、共享、创新、绿色、公平等五个维度建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10.
话语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西方国家通过建构元话语,使国际传播呈现出“中心-边缘”的格局。面对西方对我国长期的污名化行径,我国提出建立以中国式现代化元话语为核心的新型话语体系,以开创文明新形态、解构西方化话语为目标,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打破西方文化霸权,并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以此推动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稻作文化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成功表现之一。开展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就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话语体系的民族文化力和国际张力。对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展开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准确认知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籍此探寻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关键路径,为推动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借鉴。一、中国稻作文化的历史考察中国拥有古老的稻作遗迹和极其丰富的稻作文化,  相似文献   

12.
国际传播在本质上是不同传播主体所奉行的话语体系的建设与竞争。“元话语”作为一切话语生产与传播实践的基础观念,可以成为我们理解全球信息与文化传播格局、探索本国国际传播实践突围路径的认知出发点。元话语不仅是语言、表达和叙事,更是为各种类型的交流实践提供规则的结构性思维和文化泛型。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所奉行的“和合”元话语反对“中心-边缘”话语秩序,强调不同传播主体的道义责任,并主张维系一个动态均衡的世界体系。充分发扬“和合”元话语在国际传播中的潜能,须遵循两个基本策略:不断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可为全球受众理解和共情的流行叙事项目;充分利用全球传播技术革新的前沿成果以建立数字信息生态下的先发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为解决全球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如何有效传播这一理念,使中国话语变为世界话语,是我国对外传播工作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指出"话语即权力",将话语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说明拥有话语权就拥有了彰显权力的平台。在新时代,传播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进而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不仅迫切需要把中国这个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转变成为具有强劲文化创新能力的现代化的文化强国,而且还要创造性地提升我们的文化传播能力。我们必须认真寻找和创新对外传播、对外表达中国立场和中国声音的话语方式,提升对外传播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政党对外传播,离不开有效的话语构建。政党对外传播的内容一般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异质性更强。相较于对内传播,政党对外传播还将面临不同规则和社会环境的约束,挑战也更大。在以往的政党对外传播中,我们有很多成功的实践,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等成功理念,为我建构出一定的认同与权力,拓展了我国际空间。但总体而言,我政党传播受身份、权力结构等客观条件所限①,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话语建构在政党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借我经济快速增长、实力相对提升的东风,传播中国话语,构建中国认同。  相似文献   

16.
重点导读     
正国际舆论新格局与中国话语新空间后疫情时代,国际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国际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演变形势下,敌友划分的"他性政治"将会逐渐成为国际舆论的主导方向,中国也将面临更多艰巨复杂的挑战。面对这些困难和障碍,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话语的"质"和"量",明确定位中国话语权建设的战略重点,转变独白式叙事的瓶颈,努力开拓中国话语权提升的新空间。对于中国对外传播工作来说,保持与青年一代新兴舆论力量的积极互动,创造有政治生机的话语体系,在国际传播领域重新设计战略路线、合理配置资源将是未来讲好中国故事,营造有利舆论环境的基础。同时,全面拥抱新兴智能媒介技术,运用全媒体传播思维,打造一个立体化、智能化、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全流程的新型智慧对外传播生态,也将是中国对外传播在2021年所要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传播中,元话语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核心环节。美国对外传播以新自由主义、国家主义、人权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等元话语为核心驱动,以多元主体的阐释共同体进行支撑,形成了不可置疑的美国的“今日之神话”,从而形成带有支配性的话语权力。作为世界上最具国际传播力的美国,其全球传播动态机制建构对我国国际传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话语”、“核心政治话语”、“核心政治话语的传播”,在这个递进的语素排列中,每一项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下,这个递进排列要激发出对外传播创新,客观上必然是系统而非单维度推进的形态。在中国对外传播的实践中,政治传播无疑比文化和经济的传播更富挑战性。问题最迫切之处在于中国核心政治话语在对外传播中面临预设障碍。促进政治话语传播创新,既需一学科、一部门纵深推进,更需跨学科、跨部门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9.
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是当前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传播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面对复杂国际关系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隔阂,共情传播成为一种破局进路。基于对共情传播理论脉络和作用机制的梳理,本文提出了诉诸共性议题,话语微观多元;深挖中华元素,激活文化触点;巧用全媒体平台,创新产品样态;联合外籍人士,传递“他乡人”视角这四种实践创新策略,以期以情动人,实现与他者的联结,促使中国声音从表达到抵达,让中国故事真正在国际受众中获取认同并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从而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可见,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沈阳在东北振兴背景下开启对外传播进程的定盘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