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冬钓鲶     
一、择候出钓 鲶鱼对气象变化反应十分敏感,所以在出去钓鱼之前要观气象,看风向测风力,把握住最佳时机,否则是钓不到鲶鱼的。一般说,阴天多云比晴天无云好;细雨比滂沱大雨好;有风比无风好;小风比大风好;北风比南风好;日出卯时比正当午时好;上午比下午好。另外注意不钓狂风,不钓暴雨,不钓雷鸣闪电,不钓浓雾冰雪天。 二、选好钓位 鲶鱼喜群居杂草丛生和水下有盘根错节的树根枯枝下,特别喜欢生息在石砬子、乱石堆、护岸石丁字坝、墙根基石边沿及缝隙之中;喜走水急流与缓流交汇处,静水平底的陡坎、凹凸部、浅水域的深坑、深水…  相似文献   

2.
一、要钓大晴天在南方,冬季气温并不太低,最高气温往往在0℃以上。在重庆,一般气温在4℃以下的时候很少,小水面虽有薄冰,但阳光一晒很快就融化。选择无风或微风,艳阳高照的大晴天下钩,不钓风雨天或阴天。鱼对水温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在0℃低温时呈休眠状态,但在阳光的照射下,随着水温的上升鱼开始活动,水温愈高鱼的活动愈大。二、要钓中午冬天,一日之中鱼咬钩的最佳  相似文献   

3.
冬钓八不宜     
一、要钓晴好天,不宜钓骤冷钓界,有"夏钓阴天冬钓晴,五日阳光如钓春"这样一句谚语,来说明常年立冬后,鱼儿有些渐渐难钓。钓,则首先要考虑选择晴好天气,若连续几日晴天,效果会更好。倘若大气环流的天气,突然几天骤冷而使水温急剧下降,鱼会因这种天气造成的条件反射形成一种后天性的"恐慌",而暂时忍饥挨饿潜入深水中避寒。故此,入冬后,要是正遇上这种天气,即便闲着没事,也不宜出门垂钓。二、选位钓阳面,不宜放弃阴大家熟知的"冬钓阳"这句钓谚,通常理解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指一  相似文献   

4.
钓点五歌     
覃宏峰 《钓鱼》2004,(7):19-19
一、时间异钓点异早晚钓浅不钓深,中午钓深钓中间。晨昏人静鱼靠边,渔翁钓近不钓远。烈日当空地冒烟,鱼躲深水草丛间。月光亮时好钓鲤,无月岸边钓胡鲶。中午好钓大刺鳅,石边下钩最保险。二、地形换钓点换  相似文献   

5.
春钓五招     
一、钓滩不钓深 随着春天的到来,鱼儿纷纷离开水较深,水温相对稳定的越冬窝点,游至水温气温变化较快是浅滩、岸边。因为这里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仅因接受阳光照射水温相对较高,同时苏醒过来的水草、虫类也较多,这便给鱼儿提供了天然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6.
一、钓河钓塘不钓港。宽河大水之鱼,每到冬季,在深水中觅食困难,再加过深之水氧不足压力大,故鱼儿纷纷游人内河的沟、塘越冬,因此在大港里很不容易钓到鱼,必须把钓点转入内河的小河和沟塘里,这是冬季钓鱼的方向。二、钓北钓东不钓西。冬季在内河钓鱼要认方向,北边朝南,东边朝西的河畔,接受光照的时间较长,水温较高,鱼喜欢在这里活动,在这里投竿,收获较大。而西边朝东,虽接受一点阳光,到太阳  相似文献   

7.
钓近与钓浅     
放长线钓大鱼,似乎已被广大钓友所认可。因为放线长,钓点也相对深和远,钓到大鱼有遛鱼的充分的回旋余地,尤其适合海竿远投,优势不言而喻。因此有人认为钓远不钓近,钓深不钓浅。 在我们大量的钓鱼实践中,所钓之鱼一般在2千克以内,因此钓位的选择不一定要遵循深和远的原则,有时候浅与近更能显示其优越性。当然,这要适当地根据季节、水情、风向、天气阴晴等因素,合理地选择钓位,片面地强调深浅或远近都是错误的,特别对那些初学钓鱼者来说会产生误导。  相似文献   

8.
宿含雨 《钓鱼》2012,(20):6-7
10月,秋高气爽,可是寒露、霜降节气沿长江一线的丘陵地带常有岚、露、霜和雾;平原则有露、暗霜和霾。雾、露、霜都是近地天气现象,对钓鱼的影响是水温和溶氧量。如浓雾不散,看不到太阳或阳光暗淡,深水上凉下暖,底层鱼不咬钩,只能钓浅水:雾散了,水温开始升高,鱼的活动量随之增大,钓浅就不如钓深了。  相似文献   

9.
覃建谋 《钓鱼》2011,(14):37-37
在夏钓选点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钓深,认为夏季炎热,浅处水温比深处高,鱼在深处而不在浅处;另一种主张钓浅,认为夏季浅处水草茂盛,食物多,岸上各种自然饵也被雨水中到或被风吹到近岸边浅水里,鱼都集中到那里。  相似文献   

10.
天钓鱼依据“温”的原则,所以选择适宜的天气是决定出钓成败的关键。谚语“晴天低温钓浅,阴天低温钓深,晴天高温钓深,阴天高温钓浅。”这里的“晴天低温钓浅,阴天低温钓深”,  相似文献   

11.
王华良 《钓鱼》2008,(3):30-31
一、不要钓“极深”与“极浅”; 钓谚中有“冬钓深”、“冬钓潭”之说。意思是天寒地;东的冬季钓鱼要钓深水,可这个“深”到底要多深呢?北方的隆冬,水上冰层坚厚,钓鱼人为了找鱼能踏冰走遍垂钓水域的每个角落,是不是水越深的地方存鱼越多越值得去探索呢?实践证明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钓浅、钓深、钓荤、钓素、钓底、钓浮,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才会有好的鱼获。一、钓浅与钓深这里的"浅"与"深",指的是垂钓时的钓浅滩还是钓深潭。其实,钓浅与钓深小仅与季节、气温、气压、水温、水压、水中的溶氧多少相关,而且与鱼类的生活习性相关。一般来说,在初春、仲春  相似文献   

13.
胡铁花 《钓鱼》2008,(6):27-27
题记:看了题目,有的读者可能不明白:都说春钓“滩”、春钓“浅”的,地球人谁不知道,水库当然也要钓“浅”啦!其实不然,听笔者慢慢解释。 水库风光秀丽,鱼资源丰富,是钓鱼人的垂钓天堂。春天来了,我们应该在水库的哪些水域垂钓呢?有钓友说,钓谚不是有“春钓浅”之说嘛,那就钓浅吧:有钓友则认为,春天仍然是虽暖犹寒,水温低,鱼儿在深水活动,当然要钓深啦……议论不一。  相似文献   

14.
炎热的夏季,钓深似乎被钓鱼人认同,就像春钓浅滩一样,成为民间谚语。那么,果真只有夏钓深才有鱼获吗?笔者根据多年夏钓水库的实践,认为夏天钓深钓浅应有三别。 一、与气候有别 1.晴热天气宜钓深——大晴天一般风较弱或无风,气温水温皆高,浅处水面(指2米以内)水发烫,鱼儿除清晨和入夜后降温变爽时向浅处活动外,大白天大都隐身于凉爽的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冬季钓鱼除选择适宜天气外,选钓位则要注意八点。一、注意选水草稀疏适宜处 钓谚云:“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言下之意,钓鱼必须钓草,说明鱼类大多栖息在长有水草的地方。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稀疏适宜处才是鱼类的最爱。尤其冬季浅水区虽有茂密枯黄水草,但水温偏低,而旷水区或水草稀疏适宜处在阳...  相似文献   

16.
贺建成 《钓鱼》2008,(17):30-32
鲌鱼是野鱼,是凶猛鱼,用涮竿钓窝诱钓鲌鱼,有两种钓法:一种是静水钓,一种是流水钓。静水钓要钓风天、钓阴天,小暑以后的季风之中,水面有波有浪,是静水钓鲌鱼的好当口。无风不钓鲌,没有风浪,静水中是不好钓鲌鱼的。流水钓要钓浑水,钓涨水,钓晚黄昏,钓热不钓冷,越是炎热,越是好在流水之中钓鲌鱼。  相似文献   

17.
暮春时节,久藏深水域的鲤鱼,开始游向饵料丰富、水温暖和的浅水域四处游弋、觅食,正是我们垂钓野鲤的大好时候。一、选择适宜的出钓时间。出钓时间的适宜与否,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可以选择无风的晴好天气,或微风的晴好天气,或天气变化前的天气出钓。  相似文献   

18.
垂钓大白鲦     
朱剑飞 《钓鱼》2013,(19):32-32
白鲦,一种小杂鱼,是钓鱼时经常遇到的鱼类。虽然小白鲦讨厌,但大白鲦手感却不错。我常常垂钓白鲦,在如何钓大自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钓深不钓浅 大一点的白鲦多在较深的水域活动,而不是像小白鲦一样在水表或浅水中嬉戏,见到饵团就一哄而上。大白鲦能长到那么大,多少是有一点经验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警惕性,会觉得深处更安全,所以可以钓深一点,我觉得在水深2/3处为宜,  相似文献   

19.
钓谚有“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一说。春季的水情鱼情有三大特点:一是水体透明度较高,浮游生物复苏,亮水处的鱼多寻找有草的水域觅食,同时也为了隐藏身体.躲避天敌的伤害;二是在有日照的白天,有草生长的水域升温快,浮游生物多,鱼儿常来活动;三是鱼类繁衍离不开草,因为鱼繁殖的卵,需要在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上着床、发育。由此可见,春钓草窝正是好时机。  相似文献   

20.
野钓选点     
一、按季节变换选择钓点。温水鱼类,水温8℃左右,鱼体开始游动,并表现出摄食欲望,水温25℃左右为摄食高峰。鱼儿栖息地也随温度而变化,钓点也应随四季不同温度而变动。“春钓浅,夏钓潭”,且“一日三迂”。即春钓时.早、晚钓深,近中午钓浅;夏钓时,早、晚钓浅.午钓深;秋钓阴;冬钓阳、钓深。也就是说,要随水温而改变钓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