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21年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显示,海外受访者肯定中国国际化发展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中国企业的成功维度表现表示赞赏,认可中国企业在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新时代,中国企业在开放合作中要主动向国际社会讲好自身发展故事,在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中合力塑造好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把握全球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动态,连续、科学、系统地评估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效果,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华通明略(MillWardBrown)、Lightspeed GMI,72016年lfJ至3月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5)。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39个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以及港澳和台湾地区主要城市的国际传播影响力进行评估,发现香港、北京、上海、澳门、台北、重庆、武汉、深圳、西安、广州依次位列前十名。在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榜单中,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深圳、西安、广州、杭州、成都、青岛名列国际传播影响力前十名。报告揭示了中国城市在国际传播中存在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南北差异显著、国际主流媒体报道显示度整体不高、网络传播水平普遍较低、媒介形态较单一、叙事话语不丰富的问题。最后,报告从凸显城市特色优势、提升主流媒体呈现、强化网络矩阵传播、打造全媒生态体系、发掘叙事话语资源五个方面,为城市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流动、复杂与不确定的时代背景重构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2022年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在理论取用、研究维度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系统性和本土化特征。重振全球交往理念,促进跨文化对话,既标志着国际传播研究的范式回归,亦是国际传播研究所取用的核心理论框架。作为经典议题的国家形象研究热度持续,人工智能、计算宣传等研究维度则拓新了国际传播研究的视域。实践中的国际传播体现出鲜明的共情性特征,包括符号化、艺术化、故事化和视觉化等在内的共情策略融入国际传播格局。依托文化产业出海的国际传播实践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应重视基于多渠道的平台化生存转型。未来研究可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中进一步提炼国际传播的本土化理论,以期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学术研究的现实效能。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发展进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注重开展品牌文化传播活动,讲好中国企业品牌故事,深刻影响着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中国精神的情感认知和心理认同。面对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民心相通,有力促进了中国精神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发展。中国企业在全球发展过程中,通过高质量的国际传播行为让世界读懂中国企业,理解认同中国。以“范式理论”作为研究视角,本文尝试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传播中形成的品牌传播范式、公共外交范式、跨文化融合范式、国际传播范式等四种范式,初步形成了针对中国企业全球传播范式研究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持续、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情况,2018年5月以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开展了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8),这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自2012年起开展的第六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综观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认知认同不断加深,期待中国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做出更大贡献。因此,进行精准定位,塑造好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格外重要。首先要对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进行精准定位;其次,借助中国方案展示好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再次,发挥研究合力传播好中国国家形象;最后,要进一步做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对于2022年我国国际传播领域的理论创新取得的显著成果,可以从国际传播三大经典理论范式的视角分别总结。以传播技术视角来看,从对经典的技术主义理论做出新的解释,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领域与传播研究结合的新思路,我们在学科理论建设上有了发展,并提出了“元软实力”研究的基础模型和“智能鸿沟”等新理论。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我们正处于国际权力关系重组的历史过程中,世界格局过渡期的动力特征得到关注和总结,并且针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传播冲突也有了新的阐释理论,总结出阴谋论谣言的说服框架。在文化研究方面,我们的议程设置研究填补了文化领域的缺位,并将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从单一时间截面拓展至时序性视角。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塑造、引领全球治理,美西方国家无端将中国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合理主张视为对其全球主导地位和“基于国际规则”的世界秩序的挑战,甚至污蔑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展开制度竞争。为了向世界更好阐释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正确主张,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国际传播体系,增强全球治理国际话语权,全球治理国际传播要准确把握时代背景,选准立足点与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邓建国 《对外大传播》2009,(2):22-23,54
作为新兴的国际传播渠道,“全球之声”网站对我国政治、人权和媒体等领域的集中但片面的报道将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针对“全球之声”,笔者提出了供参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企业全球形象的塑造,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国家形象建构也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剖析构建中国特色企业全球总体形象的重要意义,探索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形象的内涵和塑造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形象是构建中国特色企业全球总体形象的重要方向。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形象以全球发展倡议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指引,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为总体价值观,将为塑造中国企业全球良好形象,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贡献力量,也为有效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地,为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国际旅游不仅是一个经济产业,而且是传播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发展迅猛的国际旅游既为改善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必须重视的问题。国际旅游传播国家形象的特征对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本国居民的出境游,还是他国居民的入境游,都会影响到该国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其  相似文献   

12.
王丹 《对外大传播》2020,(11):24-25
2020年9月15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研究员发布了调查报告。发布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负责人分别从全球民意调查、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等角度对《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共同为后疫情时代的国家形象建设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传播中,意见领袖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媒体发展、短视频兴起的今天,人们更容易吸收语言的直接传播。这意味着,运用好语言方式,有助于实现更高效的传播效果。演讲无疑是一种良好的传播载体。但要看到的是,我国在演讲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仍处于劣势,海外观众的差异化需求难以得到较好满足,善借主流平台,找到合适的、科学的呈现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势在必行。近年来,解读中国工作室制作了TEDx系列演讲,通过TED这个受众群体广泛、传播效果较好的平台,借助演讲这种方式,用好专家渠道,推进国际传播的有益探索。TED传播平台、高层次专家、中国改革主题这些元素的叠加,让系列演讲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在新时代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2023年,多地启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步伐明显提速,且下沉趋势明显,同时面临地方媒体规模有限、文化壁垒仍存、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等挑战与阻碍。新征程上,面对复杂的国际传播格局,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应树立全球视野,将打造战略型、创新型、联动型地方国际传播中心作为重点任务,加快媒体业态融合,整合资源力量,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地方智慧。  相似文献   

15.
刘明 《对外大传播》2007,(8):39-40,23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与读者交流分享。今年初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一书,作为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一,颇受业界和学界瞩目。现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推动国际“Z世代”群体形成客观理性的中国观,尤其是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我国国际传播中的关键议题。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洞察国际“Z世代”群体的特征变迁,了解他们对中国及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知。通过对国际网络媒体平台上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Z世代”群体的观点和看法。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世界性战略传播格局的中国观传播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描绘了世界秩序新的美好图景,为实现全球善治提供了一种更具价值高度和想象力广度的选择。做好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理念的国际传播,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好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重点可从五个方面着力:系统把握要义,深化理论研究,创新传播方式,注重人际传播,坚持效果导向。  相似文献   

18.
张志安  孙玮 《对外大传播》2023,(1):40-42+75
伴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内容传播正在经历的视觉化转向,以《华为的100张面孔》和《海外员工看中国》两部作品为代表,视觉作品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优势及价值逐步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面临着历史之变、时代之变、世界之变,在推进国际视觉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以国内外社交平台作为主阵地,以视觉内容为主产品,以情感共鸣为主目标,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协作推动国际视觉传播实践;同时发挥企业“排头兵”的作用,鼓励中国企业在开展海外业务和国际交流的同时运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个性化和精准化传播塑造亲和、有责任感的品牌形象,并在提升自身美誉度的同时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乔木 《对外大传播》2006,(12):13-16
“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暨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就如何促进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扩大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适应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时代暮求。在全球化大潮中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软实力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对外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方略和对策。 在传播界看来,本次论坛有几大亮点:专家学者发言靠近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大会发言论点清晰,和与会者形成互动:分组讨论时的专家点评敏锐准确。 《对外大传播》作为本次会议的发起方和媒体支持单位,参与了这场关乎我国全球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讨论和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发展,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通过各种渠道也取得长足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渐提高,为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