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尝试探讨留守儿童积极适应、消极适应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采用社会适应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32名农村留守初中生积极适应、消极适应和心理弹性进行测查.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的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各指标得分均呈偏态分布;不同适应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高危型学生弹性水平最低,适应型学生弹性水平最高;心理弹性对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累积解释力分别达到61%和37%.其中,目标专注对积极适应的预测力最大,情绪控制对消极适应的预测作用最大;积极认知有助于提升积极适应功能,家庭支持则有助于减少消极适应症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留守儿童适应的预测作用具有领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张国进 《考试周刊》2012,(77):177-178
跨入大学,大学新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而引发了一些心理适应性问题。因此,为帮助新生更好更快地度过适应期,要积极发挥班主任、学长、学生会、学生社团与团委的作用,重视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在编制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问卷基础上探讨其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弹性由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能力、挑战性、自我管理能力等五因子构成,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职业适应性问卷》对225名聋人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职业适应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聋人的心理弹性存在婚姻状况、年龄、残疾程度、月收入水平的差异;聋人的社会支持存在性别、年龄的差异;聋人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客观社会支持度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最大;聋人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程度能够很好地预测职业适应的水平。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影响社会适应,还通过心理弹性这一中介变量作用于职业适应。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压力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检验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在压力适应中的功能性作用。研究揭示了压力源中积极情绪与心理弹性的调节功能。我们使用多层随机系数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日常的积极情绪能调节压力反应,而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则意味着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联系变弱,特别是在压力增加的时候这种关系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高职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两者间的关系,运用《心理弹性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测量了339名高职学院学生。结果表明,在生源地方面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弹性与自我肯定、心理健康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忧郁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由此可见,心理弹性水平对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有些大学生从中学迈入大学,面临全新的环境与生活不能及时适应,产生独立生活困扰、角色认同困扰、学习能力困扰、人际关系困扰、职业规划困扰等心理适应不良的现象。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既有环境变化和学习不适应的原因,也有自身角色定位不准和调节不当等因素。提出从学校教育和大学新生自我调整两个方面着手,帮助大学新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8.
高职新生心理适应状况对其后续学习效果及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为测量工具,以贵港职业学院2009级全体新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出高职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提出了预防与减少高职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将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国中小学生生活适应量表作为此次研究工具,以四川、云南两地青少年(1215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初测、正式施测研究分析青少年心理弹性和生活适应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为后期青少年生活适应的干预研究提供切入点。结果显示:对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国中小学生生活适应量表的信效度检验,证明这两种量表适合用作测量工具;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和生活适应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性别、年龄、家庭组成情况、父母受教育情况等人口学变量在心理弹性与生活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青少年心理弹性和生活适应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对生活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适应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在与环境、人际关系和自我有关的适应问题,认识到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主要是由应试教育、社会角色、理想目标、学习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造成的.针对这些心理适应问题的适应教育应该从正确引导学生的认识、开展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教育、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教育、开展各种有益活动进行调控等方面入手,促使大学新生能有良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研究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适应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职业心理适应动向及变化,进一步强化高职教育的就业和市场导向性,对培养职业技能过硬,职业心理适应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较高的学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高职学生产生职业心理适应不良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在于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存在障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职业素质养成环境,深化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多方位地影响学生形成正确和适宜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带带来的心理问题,讨论了现有的对策,提出了加强心理适应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伟 《考试周刊》2010,(9):192-193
大学新生从高中生活直接向大学生活过渡。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学生会出现适应不良的心理,本文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所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步人大学,面临着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急剧转折。由于青年初期独立性的不完全、社会阅历浅,过于理想化等特点,有些学生明显表现出适应困难,影响健康、学习和生活。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加强对大学生过渡适应阶段的心理健康指导,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从而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下,医学专业就业的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医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抉择.文章通过分析高职医学生择业心理矛盾和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心理调适的方法,以期对高职毕业生进行合理引导,帮助他们克服择业心理矛盾,摆正择业心态,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6.
方必基  刘彩霞 《考试周刊》2014,(89):151-151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任务,大学新生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文章逐一剖析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适应问题,提出解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状况,探讨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弹性提升途径。方法:主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对318名大学一年级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经历、恋爱经历对95后高职学生心理弹性情况具有显著性影响:(1)男生的心理弹性优于女生;(2)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优于非独生子女;(3)具有学生干部经历、恋爱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学生的心理弹性。结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重视全员心育,尊重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积极和谐的校园心理支持系统,发掘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并积极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 中学和大学是教育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中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是中学教育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继续。高中毕业升入大学的同学,在校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既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思想觉悟的提高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时光对每一个渴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大学生来讲都是有限和珍贵的。然而由于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毕竟是两  相似文献   

19.
张冬梅 《江苏教育》2022,(64):17-19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团体辅导是面向所有新生开展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发展性、结构性、成长性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基于目标导向、未来导向、问题解决导向的理论,将大学新生的心理需要和社会化过程结合起来,采取连续的模块化辅导方式,让新生在体验性的互动辅导活动中建立归属感与安全感,学习解决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等方面的适应问题,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为未来的大学生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内外界刺激因素将会发生剧烈而复杂的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新的矛盾,因此,大学新生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调节心理适应大学生活,加强自我学习,正确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