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钓黄颡鱼     
黄颡鱼,各地民间叫法大不相同,有的地,方叫“黄骨鱼、黄鸭叫、昂刺鱼”,还有地方叫“嘎它鱼、嘎鱼”等等,是一种中小型底栖性肉食性鱼类,几乎遍布我国所有的水系。野生成鱼多在100克以上,多年生多在150?400克之间,也有体重超过500克的,但不多见。由于黄颡鱼味道鲜美,刺少肉多,市场售价一路走高,也促使不少钓友热衷于垂钓黄颡鱼。  相似文献   

2.
黄颡,也称“黄颡鱼”、“刺儿鱼”等。 肉质细嫩。游动或垂钓离开水面时,常常发出“呀咕、呀咕”声。我国各地均产,产量大,是我国一种主要淡水可钓鱼。但是,背鳍、胸鳍都长着硬刺,渔友稍有不慎,易被黄颡鳍刺伤,伤口往往较大、较深,血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7,(10)
“黄丫”,即黄颡鱼、黄腊丁,也叫“黄丫角”;小型鱼类,大的长20多厘米,250克一条的常见,二两大小的多见;色黄,大个的有深色斑点,口扁,宽,八须绕嘴,钓上岸时常“嘎嘎”叫,胸鳍及背鳍各有一条尖锐长“角”(名由此而得)向左右和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头大嘴扁且阔,嘴两旁有两根短胡须,身短、肤黄,呈有黑花斑。无鳞,脊有一把刺,前鳃边旁有两把"刀",能活动,善叫,碰之则咕咕啦啦。它是一种小鱼,小者每条重约50克,大的也不过150克左右。但它营养丰富,有较多的蛋白质。黄颡鱼的形态似鲇鱼,其习性也有相同之处:夜光眼,昼伏晚  相似文献   

5.
姜丹 《垂钓》2013,(9):33-35
蚯蚓挂钩的学问 黑夜是很多鱼类的天然保护色,每当太阳落山,这些鱼儿就开始活跃起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黄颡和鲇鱼。这两种鱼分布广泛,又是众多钓友公认的“好鱼”,钓到几尾大黄颡的满足感绝不逊于钓到10斤鲫鱼,要是侥幸遇到几尾大个儿的鲇鱼,那足以叫人扬眉吐气,毕竟鲫鱼常见而黄颡稀有,大鲇鱼更是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6.
“鱼身燕头颊骨黄,鱼之有力能飞翔”,这是古人对黄颡鱼的外形描述。黄颡俗称黄腊丁,盎斯鱼,鱼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刺,体背呈橄榄绿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常见鱼类,在我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系的干支流及水库、湖泊、河流中均有。黄颡鱼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喜在江河的洄流缓流岸边或静水处,出没于水库,河泊、河流的浅滩处,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才四处活动觅食。它属肉食性鱼类,食性偏杂,食物多为鱼虾、水生昆虫、个体较小的水生动物。垂钓黄颡鱼必须针对它的习性和食性,才能有很好的钓获。除此之外,对口…  相似文献   

7.
张锡恩 《钓鱼》2004,(3):52-52
shi鱼其学名叫瑕虎鱼,辽宁沿海渔民称为愣头鱼,有的地方叫大头鱼,此鱼体色清白无鳞,多粘液,头大尾小,嘴巴两侧有两块肉,俗称疙瘩肉。shi鱼属底层小型鱼类,是黄渤海的主要经济鱼类,也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垂钓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6,(3)
湖北省渔业协会会员、多项专利发明人、湖北省洪湖市府场镇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印保林研制出的魔力捕黄颡鱼机在湖北洪湖横空问世。用魔力捕黄颡鱼机捕捞黄颡鱼,机到鱼起,可说是神通广大!黄颡鱼(常见的地方名还有:黄腊丁、黄芽头、黄古、黄丁鱼、黄鱼等),鲶形目,鲶科,黄颡鱼属。一般个体重200~300克,重的可达450克左右。黄颡鱼体色艳丽,少刺无鳞,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是鱼中珍品。据分析,每100克黄颡鱼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6.1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2.3克、钙154毫克、磷504毫克,且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  相似文献   

9.
垂钓黄颡鱼格外有趣,其肉鲜嫩甜滑,十分好吃,是饭店、酒家看好的菜肴。黄颡鱼属小型鱼类,鱼背鳍有硬刺,其背呈橄榄绿色,体侧和腹面淡黄色。古人记载该鱼:“燕头鱼身,鳍硬身色黄,奋力能飞跃。”该鱼分布于珠江、长江、黄河、黑龙江等诸多水系的江河、水库、湖泊、大山塘等。黄颡属底层鱼类,喜欢生活在缓流、幽静、有腐植物、淤泥多、有水草的水域中。该鱼白天喜欢栖息在水底凹坑、洞穴、水草丛中。傍晚、夜间,积极游窜寻食。黄颡鱼既食小鱼、小虾、昆虫、蚯蚓、螺肉、柴虫、蚌肉、羊肉丁、蜂蛹、牛肉丁等,也食水生植物、野果等。…  相似文献   

10.
"黄丫",即黄颡鱼、黄腊丁,广东五华地方叫"黄丫角"。小型鱼类,大的长18厘米左右,250克一条的常见,100克上下的多见,500克的就罕见了。黄颡色黄,大个的有深色斑点,口扁、宽,胡须绕嘴,钓上岸时常发出"嘎嘎"声,胸鳍及背鳍各有一条尖锐长"角"(名由此而得)向左右和上方凛然戟指,"威"不可犯。倘若人不注意触其锋,立即皮破血出,痛痒并作,十分难受。这种鱼在笔者家乡五华山溪、小河产量极丰,很易钓获。现在夏天来了,正是钓它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1.
郁文生 《钓鱼》2010,(14):28-29
黄颡鱼,亦称黄丁鱼、黄辣丁和江黄颡等。黄颡鱼生存的范围之广,几乎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水域中均有它的踪影。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及经济价值较高。体呈青黄色,大多数还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略带黄色。此种鱼嘴较大,嘴的两侧有胡须,身体扁平状,脊背和两侧长有三根毒剌,  相似文献   

12.
罗爱田 《钓鱼》2007,(5X):32-32
“黄丫”,即黄颡鱼、黄腊丁,也叫“黄丫角”;小型鱼类,大的长20多厘米,250克一条的常见,二两大小的多见;色黄,大个的有深色斑点,口扁,宽,八须绕嘴,钓上岸时常“嘎嘎”叫,胸鳍及背鳍各有一条尖锐长“角”(名由此而得)向左右和上方凛然戟指,“威”不可犯,若被刺中,立即破皮出血,痛痒并作,十分难受!这种鱼在笔者家乡五华山溪、小河产量颇丰,很易钓获。  相似文献   

13.
海钓牛尾鱼     
牛尾鱼学名鲬鱼,头大,口大,尾小。有细牙,背部有硬刺,鱼鳞较细,颜色褐色。相貌丑陋,整体呈圆锥形,故南方渔民称之为“牛尾”,有的地方也叫“驴尾巴”。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又名嘎子鱼,因为它会发出嘎嘎的声响而得名,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自然水域中,喜欢清洁干净无污染的环境,河流中生活的黄颡鱼更喜欢卵石水底,便于其藏身。冬季因气温低,不十分活跃,春季到来,气温回升,特别是菜花金黄时节,它们便开始四处活动觅食;春汛的到来更是黄颡鱼活动的高峰期。黄颡鱼一般昼伏夜出,因汛期河水浑浊,白天也少有活动。根据黄颡鱼的这种习性,垂钓黄颡鱼以夜钓为主。这些年由于环境的恶化,过度捕捞,特别是非法电鱼、毒鱼现象的蔓延,黄颡鱼已是日见减少。不过在一些生态状况良好的地方,黄颡鱼的数量还是不少的,也给予我们钓鱼人一点垂钓的机会。下面仅以本地垂钓黄颡鱼的方法介绍给朋友们。  相似文献   

15.
鼎罐钓黄颡     
鼎罐亦称鼎锅,外观凸圆肚形,罐内径大于罐口,罐两侧穿耳成提把手,系生铁浇注而成,是南方民众居家烧饭的专用器皿。用鼎罐吊(钓)鱼,看似荒谬,确属实情,并且专门吊(钓)栖息于赣江水底层的黄颡鱼,既独特又新颖,不失为江西民间钓技钓法的一朵奇葩。黄颡,属鱼危科,俗名叫腊丁子,在南昌和吉安人们习称黄伢头,峡江县叫黄伢古,资源遍布江西境内的赣江流域,是很有特色的一道美味佳肴。钓鱼先备饵。用鼎罐煮饭时,特意多烧片刻留储锅巴作诱饵,为了增加锅巴的香味,达到最佳诱鱼效果,餐后,将残留锅巴的空罐再回炉烘烤十多分钟,罐内锅巴香味四溢时,提罐置…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在我们长江上游,大家都叫“黄腊丁”,此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餐厅里的高档菜。虽然黄颡鱼喜欢食动物性饵料,但不知为什么,多年来泸州这一带钓友却流行用香干垂钓,而且钓绩极佳(香干是俗称,它是用水豆腐经压缩去掉多余水分,涂上自然香料烘烤而成,内白外黄,是饮酒的好菜肴)。  相似文献   

17.
曾庆伟 《垂钓》2014,(5):36-37
黄颡鱼俗称黄辣丁,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各大淡水水系。黄颡鱼多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喜欢昼伏夜出。黄颡鱼成鱼体长12-14厘米,属杂食性鱼类,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黄颡鱼每年4~5月产卯,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由于黄颡鱼肉嫩无刺,深受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人民的喜爱,因此市价较高,是广大钓友喜钓的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邹思全 《钓鱼》2014,(8):18-20
黄颡,其体长,腹部偏平,尾鳍开又,口处下位,大而圆钝,眼小,并长有4对发达的胡须,身上布满粘液无鳞,长有发达的背鳍和胸鳍硬刺,  相似文献   

19.
谢葵 《中国钓鱼》2007,(9):16-16
一、钓具。在有黄颡鱼生活的河流垂钓,因黄颡多在近岸贴边活动,最好用手竿,3.6米、4.5米均可,上饵、摘钩、取鱼等操作简单、便利(尤其是夜钓,定点多竿,更显优势)。1.鱼钩。要大些,好处是①钩大穿大蚯蚓方便麻利,且小杂鱼不易噬食,不必担心大嘴的黄颡吞不进口。②黄颡嘴硬,钩大取钩方便。③夜间易遇较大鱼类,钩大牢固结实易扎牢鱼嘴,不易跑鱼。  相似文献   

20.
柳明 《钓鱼》2008,(1):48-49
海鳗,俗称有鳗鱼、牙鱼、狼牙鳝、门鳝、长鱼、即勾、勾鱼等。海鳗体长近似圆筒状,后部侧扁.一般体长在35至60厘米左右,体重在500至1000千克之间.而大者能长达1米多,重量在10千克左右。海鳗头长而央,口大.口裂达眼后方。上颌比下颌要长.舌附着于口底不能活动,两颌牙强大而锐利。每侧均具三行牙,海鳗全身光滑无鳞,侧线较为明显。其背部银灰色、个体史的呈暗褐色,腹部近乳白色,背鳍及臀鳍边缘呈黑色。海鳗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我国沿海均产之,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的渔场也是其主要活动水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