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解析几何第二章介绍了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这四种曲线都可看作平面从不同的方向截圆锥面所得到的截线 ,因此统称为圆锥曲线。除最简曲线圆外 ,其它三种曲线从轨迹的角度看它们都可定义为 :“到平面上一定点的距离与到一定直线距离比为一常数的点的集合” ,因此这四种曲线关系密切。教学中必须突出“联系”这一哲学思想。“椭圆标准方程”一课分两课时 ,从整章内容看 ,它承接着圆 ,而其研究方法又为后两曲线提供了基础和研究方向。由于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尚属经验型 ,运算能力不是很强 ,所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椭圆定义…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数学教材编写组正在新编供发达地区使用的高中数学教材,目前已出版了四册,其中第四册(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用)共三章,它们是:第十一聿:圆锥曲线与方程,一、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曲线的交点);二、圆(圆的方程);三、椭圆与双曲线(椭圆与它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性质,双曲线与它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性质);四、抛物线(抛物线与它的标准方程);五、坐标系的平移;六、圆的参数方程。第十二章:向量初步。一、平面向量(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数与向量的乘法,向量的坐标,向量的数量积,直线方程的向量式);二、空间向量(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第十三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一、数列(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三、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数列求和的几种方法);四、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归纳——猜测——论证)。现将其中第十三章中的一节选登如下,以使读者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本内容,对椭圆图形、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运用解析法研究具有某一特征的曲线方程。为以后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提供方法。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初步掌握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能力目标:强化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观察、类比、探索、归纳及分析的能力,加深对数形结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继学习"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后运用"曲线与方程"的思想解决二次曲线问题的又一实例。从知识体系上讲,本节课是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又一次实际运用,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从教材安排上讲,椭圆是三种圆锥曲线当中最重要的一种,教材中以椭圆为例,求椭圆方程,利用方程讨论几何性质,以及探究轨迹方程和符合椭圆标准方程的动点的轨迹的方法。从方法上说为我们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1课堂简录 第一学期末市一模试卷第18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以及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本节课从这道考题出发,对这类直线问题在椭圆、圆、双曲线中的变化规律展开探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复习和梳理“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知识点和基本解题技巧,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我日常教学中普通的一节概念课,授课对象为塘沽一中理科班高二学生,针对学生理解力的特点,以及椭圆在解析几何中的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我对本节课的概念引入给予了强化,目的是引领学生掌握概念的研究思路,为后续的双曲线及抛物线的概念引入作铺垫。  相似文献   

7.
杨兴旺 《考试周刊》2008,(53):54-56
"椭圆"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知识后,有别于圆方程的一节内容。它是曲线方程的进一步特殊化,是归属于圆锥曲线第一个既特殊又常见的图形。学好椭圆能为学生在后面学习双曲线、抛物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将来在物理学上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椭圆"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知识后,有别于圆方程的一节内容。它是曲线方程的进一步特殊化,是归属于圆锥曲线第一个既特殊又常见的图形。学好椭圆能为学生在后面学习双曲线、抛物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将来在物理学上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圆锥曲线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用坐标法研究曲线。椭圆的学习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内容。从知识上看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椭圆图形的实物与实例 ,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 ,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看 ,通过一年多的实验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 ,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解析几何教材中,继“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后的一节概念课.鉴于大多数学生对双曲线很不了解,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双曲线的实际应用举例,使学生能对双曲线有较深刻的认识.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将双曲线与已经学过的椭圆反复进行类比,帮助学生从双曲线的生成过程,有步骤、有层次地建构双曲线的意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几何画板》、《Visual Basic》等软件设计了类比实验和建构实验、实验环境完全互动,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使教学过程体现创新教育和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对新教材"圆锥曲线方程"一章的认识 新教材"圆锥曲线方程"一章是在原教材<平面解析几何>的第二章"圆锥曲线"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原教材"圆锥曲线"一章包含了曲线与方程、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和坐标变换等六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的《解析几何》第二章“圆锥曲线”的教材中,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统一定义没有明确提出,在极坐标一节内容中才提出来建立了三种曲线的极坐标统一方程。通过推导方程,前后联系,加深了对统一定义的理解。但是,极坐标一节不是重点教学内容,因此学生在统一定义的具体应用中(如解决某些轨迹问题)往往感到困难。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抓定义,这样才能抓住根本。在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提出统一定义。在第二章课程结来后,应对圆锥曲线统一定义及运用及时加以总结,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去年,作为国家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行动研究”的实验学校,笔者所在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中学细织了一次课题中段汇报课饪全校课堂教学比赛,笔者代表数学组参赛,课题是人教版过渡教材第:2册第8章第3节“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因为之前学生已学过求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所以笔者的初衷是立足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4.
本章是在同学们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用坐标法研究曲线.这一章主要学习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是"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及授课意图,笔者上的一节公开课,供大家参考.一、教材分析圆锥曲线这一章分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三个部分.三部分在圆锥曲线中的地位相同,但三部分教材中首先介绍椭圆.教材利用三种圆锥曲线进一步深化如何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由于教材以椭圆为重点交代求方程、利用方程讨论几何性质的一般方法,并且在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教学中又有应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普通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的第2.6.2节《求曲线的方程》的教材编排:回顾建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标准方程的过程→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例1、2→变式训练(参见教材).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A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节课我将基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对圆的方程应用的延续与拓展,又是后续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的基础。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的建立过程中蕴含着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进一步探索研究后续内容有很大的启发与示范作用。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引言课产生的教学背景按照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圆锥曲线"安排在选修2-1的第二章.与原来的教材相比,苏教版教材按"先整体再局部,最后回归统一"的思路编写.首先是圆锥曲线的引言课,从一个平面截一个圆锥面得到不同的曲线出发,分别定义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发生性定义),然后再分别学习各自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上)教案第171页[四、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中间一段:[若经过圆或椭圆外部一点,双曲线内部(不包含双曲线两焦点的平面区  相似文献   

20.
椭圆(圆)、双曲线、抛物线都是圆锥曲线.数学课本中在讲述圆锥曲线时,以不同方式给出了圆、椭圆、双盐线的参数方程,唯独没有给出抛物线的参数方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