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数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将该内容安排在三年级和五年级两个阶段进行学习。本案例中涉及的分数认识的教学属于第一段学习的内容,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犤教学目标确定犦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分=60秒;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在“认识钟表”和“认识时间”的基础上,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认识钟表,尽管这里是第一次学习,但钟表在生活中很常见,一年级新生在幼儿园、在家里,对这个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课前,我对全班25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了调查,知道…  相似文献   

3.
<正>"认识面积"一课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几何概念教学课。从长度到面积,是学生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为第二课时面积单位的教学以及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的基础。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面积意义的理解由于受到周长的思维定势的干扰,课堂教学总是不尽如人意。在几次的听课磨课活动中,下面的三个教学  相似文献   

4.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从阅读和写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量占整个小学阶段的49%左右。由此可见,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把“识字与写字”作为小学一二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进行语言学习时有两个必经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不理解到理解",这一阶段是儿童语言学习的一次飞跃。第二个阶段是"从理解到运用",这是儿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目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书面表达轻口头叙述的现象。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运用方法,教师必须要多加鼓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文言文无论在教材篇数和篇幅,还是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后练习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初一年级是小学和中学的衔接点,教师应掌握初一文言文教学的正确方法,实现中小学文言文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项任务是否能够及时完成,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系列学习任务能否完成。《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第一学段即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即3~4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即5~6年级的识字与写字要求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相似文献   

8.
承上启下 突出重点 抓好过渡──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作文教学构想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教研室郭根福大纲将整个小学作文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年级):初步训练阶段,重点进行词句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第二阶段(3年级):过渡训练阶段,重点进...  相似文献   

9.
(本册在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使应用题教学开始实现第二次“飞跃”(一步到两步是第一次飞跃)。在教学中,应加强对比,促进知识的内化。)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说出求下列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及数量关系式:①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②三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人?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出示准备题: ①新镇小学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师:小结板书:160+114=274(人),[三年级的人数]+[四年级的人数]=…  相似文献   

10.
李宁 《广西教育》2007,(7A):68-68
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有的小学毕业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朱韻懿 《考试周刊》2014,(72):61-6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被赋予新理念。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既不像低年级那样将识字当做教学重点,又不像高年级那样侧重理解。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写字教学,为学生自主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夏春 《西藏教育》2024,(3):16-18
文言文体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底蕴。但由于语言习惯与学生常规认知有所差异,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引入思辨教学不仅仅能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更加符合新课标中四大核心素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司马光》作为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无论在教材地位上还是在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上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实际教学为例,通过三方面的论述寻找小学阶段文言文思辨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小学写作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二年级的写话教学,第二阶段是三到六年级的写作教学。写话是习作的基础,更是引领学生走进写作天地的铺路石。因此,培养一二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能放开胆子写,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一般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分数的意义".这两个阶段既不是相对孤立的,也不是循序渐进的,而应该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作为第一阶段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它承担了引领学生顺利进入分数这个"神秘世界"的重任,所以它的意义与地位尤为重要.但是,分数作为一...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一般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分数的意义"。这两个阶段既不是相对孤立的,也不是循序渐进的,而应该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作为第一阶段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它承担了引领学生顺利进入分数这个"神秘世界"的重任,所以它的意义与地位尤为重要。但是,分数作为一个数,相较于学生原有的对数的感知,几乎有一种颠覆性的认识。它不同于整数范畴里的数,让学生有很实在的数感,分数有时有点让人"抓"不住。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思考】"小数的初步认识"到底教什么?课程改革后,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是分两个阶段螺旋上升式地处理"小数的认识"。第一阶段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结合元、角、分和长度单位来初步认识小数;第二阶段大都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困惑于  相似文献   

17.
初中《几何》第二册,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第二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一册共分三章:第六章相似形(约34课时),其中第三大节位似形(5课时)是选学内容:第七章圆(约50课时);第八章视图是选学内容(约12课时)。本册教材是在学完《几何》第一册,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几何语言、图形及推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几何知识的难度来说并不大,但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却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学生在认识上要经过两次飞跃,一次是由图形全等到相似的飞跃,也就是由保距变换到保角变换的飞跃,一次是从多边形到圆的飞跃,也就是从直线形到曲线形的飞跃。如果讲视图一章,那么学生还要经历一次由平面到立体的飞跃。这些飞跃不仅包括知识、内容方画的变化,而且含有思想方法上的变化,对学生来说,学习这些内容,开始要有个认识上的适应过程。如何使学生顺利地渡过这个阶段,是修改本册教材时的一个任务。在修改过程中,我们认真吸取了几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并考虑到这一册是供初中三年级使用,修改时注意减轻分量和放宽学时,并适当地加强与代数知识的联系。下面对本书的修改情况和我们的想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也是学生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对数的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人教版教材将分数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教学主要侧重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动手操作直观地从部分与整体的角度认识分数,初步建立对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分数含义的理解;第二个阶段的教学则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基于表达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意义上,从测量、商、比等多角度认识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本文较长的特点,将本课教学定位为一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赏析的阅读课。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课时,即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对课文内容质疑,并解决部分问题,学习“英雄垂暮”部分;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并初步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第三课时完成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复述课文和“小练笔”的教学任务。下面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相似文献   

20.
新编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是供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的。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至三年级是一个阶段,四五年级是一个阶段。前三年基本完成识字任务,进行初步的读写训练,后两年把重点放在有步骤地加速培养读写能力上。四年级第一学期是第二阶段的开始,这册教材注意巩固前三年的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