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对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虽旱有所闻,但真正让我从理论上深刻认识李吉林老师所创立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体系的是在一次次研读了李老师充满诗意的教育专著《情境教育的诗篇》之后。手捧着这本承载着李老师二十余年创造性生命旅程的专著,感受着李老师二十多年来走过的中国教育改革之路,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2.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喜欢当老师,”有近二十年教龄的王雯老师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说,“但当我走上讲台,当我在学生欣喜的眼神中获得激励时,我觉得当老师对我是合适的,这种对职业的爱是在自己的追求、努力中逐渐转变的。”  相似文献   

3.
用“心”写就的千字文最近,我有幸读到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老师们写的二十多篇“素质教育千字文”。这二十多篇文章全部是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体会和教育教学案例,形式灵活多样,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实是老师们情真意切的有感而发,读来觉得老师们似...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师》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佳作,它写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作者起笔就告诉读者,她是“最使我难忘的”,收笔时又表表出深情的渴望,“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难忘”、“再见一见”,这不正说明了“我”与蔡老师之间在二十多年前凝结下的师生情谊是多么的深厚吗?作者紧扣文眼“难忘”二字,从筛选出发生在  相似文献   

5.
课已经上了二十分钟。王老师在“讲故事”以後,照例要“解释生字新词”了。“先听我讲一遍。”王老师把生字抄上黑板以後,招呼着孩子们:“照明弹——晚上用来照亮的子弹。你们该还记得去年国庆节的晚上,天空中那圆圆的很亮的东西,就是照明弹。”  相似文献   

6.
这几天,数学老师在讲函数的坐标,当老师在黑板上画两条坐标线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件事。一直以来,数学老师会画直线已经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了。无论多长的直线,他不用尺,却照样画得很直。有一次,一位同学问老师:“为什么您画的直线这么直”。老师笑着说:“只要你做人做得直,那么线也就可以画得很直了。”我知道,老师那只是开玩笑,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的。我想起老师曾经说过,他教书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时我又想,这肯定是他在这二十年里练出来的“小绝活”吧!别看画直线简单,你能画直吗?我想不能吧!而老师,他也是靠“…  相似文献   

7.
我是天才     
上午刚上课,段老师神秘地取出一个文件袋,向我们扬了扬说:“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试题,谁做出来谁就是天才。”同学们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全变成“O”字形。段老师又说考试时间仅限五分钟,这使我更紧张,自我安慰说:“题肯定不多,没准儿只有一道。”开始发卷了,段老师让我们闭上眼,将手放到背后。我想:什么试卷,还这么神秘?心里又是疑惑又是好笑。突然,段老师一声令下:“开始!”我睁开眼,看见桌子上的试卷被文具盒压着。我迅速将它翻过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试卷上密密麻麻地排着二十道题。天哪!二十道题!五分钟!…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前,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站在老师的面前,小心翼翼地问老师:“我能不能不和文兵坐,他太讨厌了,我想和班上的小红坐。”老师说:“那不行,怎能你想和谁坐就和谁坐呢,再说你是班干部,要帮助那些差的同学。”小女孩想说什么却还是没有说出来。这个小女孩就是我。二十年后的今天,又看到与当年相似的一幕,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怯怯地站在老师面前:“我不想和东东坐,他太讨厌了,我想和扬扬坐。”老师摸摸她的脑袋微笑着说:“那怎么行呢,怎能你想和谁坐就和谁坐呢,再说你是班干部,要帮助那些差的同学。”小女孩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这个小女孩是老…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平衡     
回想自己的读书历程.教过我的老师可以说不下二十位。但给我烙下深深的痕印.至今还影响着我的老师.却只有两位。他们一位给过我“表扬”.如春雨滋润心田;一位给过我“批评”.如五雷狂轰脑顶。  相似文献   

10.
明天就退休     
茅卫东 《师道》2014,(4):55-56
两年前,我出了第二本书《心平气和当老师》,算是给自己从教二十年的一个交待。一位大学好友看了之后对我说:“原来你当老师当得这么认真啊,我一直以为你是愤青来着。”  相似文献   

11.
从我成为学生那天起,一直到我成为学生的老师这二十多年中,我常常会看到这种情景:教师严厉地在说,学生低头不语。“作业怎么做成这样?”“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然能不会吗?”“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知道,老师讲了多少遍了”这是我们老师常说的话,也是埋怨学生不会的理由。但是却很少有人透过这种现象分析其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结识薛老师之时,她正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起步,一晃,这个班级已伴着琅琅书声走到了四年级。此时,我希望人们把视线更多聚焦到这个不断成长的班级,聚焦到薛老师的母语课堂,而非当初的“草根大师”“网络大侠”。本文主要依据薛老师三年半中积累的二十余万字课堂自录来进行评析,均为本班家常课,  相似文献   

13.
韩立芳 《今日教育》2011,(10):37-37
从教二十年来,我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说“某某笨死了,怎么教也教不会”“我班的学生死板,上课吃力,气氛不活跃”等等诸如此类的抱怨。教师把责任一股脑全部推到学生身上,却忽视了自身的原因。而发出抱怨的老师,也每天生活在苦闷与气愤中,找不到工作的快乐,更无法享受为师者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与老师们聊天最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一次,一位年轻的老师说:“我最怕有人看我的活动时拿个本不停地记,谁知道他记什么呢。”另一位老师也深表有同感:“是呀,我也特紧张,人家一动笔开始记,我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总想我刚才是不是哪句话说错了。”从事教研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想到自己手中的记录本会给教师带来如此大的压力。听了老师们的议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前告别了自己的学生生活,我托着自己的梦来到一个山村小学,给这里的孩子当老师。从此,小屋就成了我的“窝”。  相似文献   

16.
重抄作文     
小王老师要求学生作文中凡是经她批改的地方都必须重抄一遍,以加深印象。小明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了篇作文:“我的老师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好看的身材,白白的  相似文献   

17.
一天清晨,我在路边等公交车,一辆出租车在我身边停下,司机放下车窗玻璃对我说:“老师,走啊!”因为时间很充足,我并不打算打车,所以我礼貌地说了一句:“谢谢,我不打车。”司机却拉开车门,冲到我跟前说:“毕老师,不认识我啦?我是‘瘦猴’呀!”我这才发现,他是我二十多年前教过的一名学生。于是,乐呵呵地上了他的车。  相似文献   

18.
聂国号 《课外阅读》2011,(9):259-259
“好刺眼!”“眼睛都花了!”……(镁带的燃烧)这是二十年前我读初中的第一堂化学课上老师给我们的见面礼。是它代我走过高中,走过大学。后来,我又将它献给了我的学生们……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二十多年前当初中老师那大起,这句话就一直响在耳边。它让我牢记自己的使命,工作中一点不敢懈怠。多年后,我对这句话有了别样的理解。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学生也是教师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20.
邹松青 《考试周刊》2010,(15):222-222
根据从事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来的经验.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转化后进生。后进生面对来自老师、家长及社会的压力,倍感压抑。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化后进生成为每一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过“箩底橙班”,有“旷课大王”、“烟酒大王”、“恶作剧专家”、“偷盗能手”。这些后进生,经过我的努力都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在现实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