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穆紫 《家庭教育》2004,(5A):30-31
按照新课改精神,一些学校的考试成绩开始实行“模糊”制,不再实行百分制,而代之以“优秀”、“良好”、“及格”。这样,家长不必再细抠孩子考试到底考了几分,再为几分之差恼火了,学生也不用因为几分之差而没法对家长交代了。考试实行模糊制,其目的只是为了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钟柏贤 《教师》2008,(2):33-3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自身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专家比较了中西方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提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家长总要问:“今天你答对了老师几个问题?”而西方的家长则问:“今天你给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这虽然只是几字之差,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而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是否进行了思考,有没有自己的创见。  相似文献   

3.
由于自学考试是一次性终结考试,它不像普通高校开展教学双边活动,经过平时测验、期中考试、作业、学期考试等多次考核来评定学生成绩,因此,能否顺利通过课程的一次性考试,对于考生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每次自学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总有许多考生因几分之差,甚至一分之差而失败,所以,自学者应掌握应试技巧,在考试过程中尽量避免“几分之差”的现象发生,努力提高考试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刘永花 《成才之路》2014,(21):34-34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在大多数人眼里这部分学生成绩较低、素质教差,很多还是问题少年。殊不知正是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比那些所谓的优等生需要更多理解、需要更多支持、需要更多的“爱”。对于他们的“差”,我们更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一、家长多“爱”他们一点点 近年来,周围的家长都十分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教育,从小让小孩多识几个字,多背几首诗词,会做多少道数学题,认为这个是最为要紧的。多少年来,家长对智力教育也重视了,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训练班等。家长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教育,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作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掌握的知识多、成绩好,谁不希望孩子聪明啊!但是,很多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对自己孩子的个性发展教育。个别家长甚至把孩子当作自己梦想的延续,而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便会失望、抱怨,随后加之孩子的便是冷眼、辱骂、甚至是责罚,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就会找个出VI去释放,许多孩子的“差”就源于学生家长的“压”。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2007,(7):96-96
最近.几则有关考试的新闻很引人注意。哈尔滨的28位家长联名上书要求教育部修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禁考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规定;浙江宁波一小学.试水“免考制”,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期末可以免考.但不少家长要求学校取消自己孩子的免考资格。反对理由,几乎如出一辙:无论是英语考级.还是期末考试.都是对孩子能力的考核和平时学习成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认真复习、充分准备、牢固掌握有关知识,无疑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应试技巧,但是考生的临场发挥也至关重要。二者的关系犹如跳高中的助跳与腾空,缺一不可。由于自学考试是一次性终结考试,所以,自学者更应重视掌握应试技巧,在考试过程中尽量避免“几分之差”的现象发生,努力提高考试成功率。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应试技巧,但如下几点值得考生借鉴。  相似文献   

7.
家庭考试     
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校考试,而实际上,让孩子通过家庭考试也很重要。一个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孩子,由于他做事自信心强,在学校里学习也常表现出色。此篇介绍了“家庭考试”的内容及方法,是这位家长的经验之谈,家长们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教材通过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架起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例1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时通过教材中的“想”,根据题中叙…  相似文献   

9.
马晓政 《家长》2022,(4):32-33
成绩分析很重要找准症结促提高 新学期开学,学生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也将迎来各种考试.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无论老师如何出题,都会有分数的高低和考试的成败.我们都非常清楚,不管是重要的考试,还是平日的单元测验,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老师、家长和孩子都清楚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能力还欠缺,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孩子自我...  相似文献   

10.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讲是生活的一次大转变,还没有来得及适应40分钟的课堂,他们就要和一个叫“数学”的家伙每天见面了。据了解,很多孩子对数学并不陌生,他们知道数学需要做加、减法。也有很多家长早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但在我们农村小学,百分之六十的家长是外来打工的,他们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加之学生的能力、知识及个性特点等都存在差异,对知识理解接受的快慢程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网络的兴起,各种软件顺势而生,其中就有为“作业”量身定制的“搜题软件”。相比去询问老师,这些程序用起来实在方便。查问知识“无所不知”;使用途径“快速便捷”;解答过程“避免尴尬”;还能够“提高作业时间效率”,可以说优势多多,它们一下子成了学生与家长信任的学习帮手。当学生正高兴自己再也不会被难题卡住时,当家长不再犯愁孩子作业的辅导时,新的学业危机也在悄悄靠近孩子:有的孩子平时作业质量很高,遇上考试就“山体滑坡”;有的孩子作业练习总是“全优”,但上课回答却“一言不发”。老师奇怪学生的异常,家长着急孩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掌握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我班开设了《快乐家园》家长专栏,它是我和家长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的渠道之一,很受家长欢迎。《快乐家园》包括了“课程单元说明”、“一周教学计划”、“育儿知识”、“孩子学会了”、“感谢与分享”、“请您帮助”几个栏目,每个栏目都充分发挥其实效,使我班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半功倍。“课程单元说明”是让家长了解孩子每月学习的主题内容和对内容的具体分析,让家长在了解其主题实质的基础上给予孩子丰富…  相似文献   

13.
卢永林 《职教论坛》2000,(11):48-48
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症结在哪里 ?如何从根本上落实“减负” ?笔者认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而优则仕”这种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仍有广阔的市场,目前全国流行的干部公共选拔制度更让人们看到了考试的重大作用。在这种影响下,“会考试、考好试”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目标,而没有大量的辅导资料与大量练习,又怎能考出高分呢 ?  2.“会读书,成绩好”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为提高孩子成绩,有的家长不惜代价,又是买书,又是帮孩子选择辅导、强化班………,这种沉重的关爱让每一个明事理…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复习了旧有知识,并且很好地掌握了这些有关的旧知识,新的知识也就便于学习和掌握了。因此,从旧有知识出发,通过复习,引导过渡到新知识,成了数学新课导入的常用方法。如“按比例分配”一节教材,这节内容的基础有以下几个方面:(1)它是归一问题的引伸;(2)它是平均分的发展,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只是它的一个特例;(3)通过转化,其解题核心仍属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仍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试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家长无奈的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时左右上床入睡,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夜半十二时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无足够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多了,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家长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接中…  相似文献   

16.
学习的目的     
老师上课教授,让学生自己看书、复习、做作业、考试……这些手段的目的都不是让孩子非得知道这些知识,而是让孩子亲自体会接受知识、学习本领的一个过程,是让孩子慢慢有“自学”的本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也是孩子将来最受用终身的。知识浩如烟海  相似文献   

17.
大(丙)班的小辰、小敏等几个幼儿,顽皮,厌学,知识、技能掌握得少,身体也都较弱。该班老师也曾用鼓励为主的方法调动他们的上进心,却并不见效。该班老师指出,这几个孩子多是从外园转学来的,原“基础太差”,他们的家长又都溺爱孩子,使这几个顽童的教育成了“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第三期测试题1. 子女是否一定能实现父母未实现的愿望?2. 学习孩子的长处是否也是家长终身学习的一个内容?3. 同伴交往而结成的友谊,对孩子有哪些好处?4. “多元智力”包括哪几方面?5. 孩子的学习动机来自哪两方面?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一直是以考试为评价标准,以成绩为导向,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高考指挥棒”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学校和家长的行为。学校成为考试的训练场,教育成为“为考试而做的准备活动”。这种功利目的,强化了学习行为的结果,但是遏制了学生本身的探索动机和学习愿望。在被标准化考试所驱动的课堂上,对于学生在学习兴趣、探索欲望和思维拓展能力方面的培养退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学习,不能主要以成绩高低来论,而应以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为准。现在的家长却不这么认为。很多家长,只会用"成绩"这把浅薄的"尺子"来衡量自己孩子的能力。如果考试不小心挂了红灯,就会招来教师的责备、父母的打骂……反之,考得好就会得到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