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雨 《山东教育》2004,(9):45-45
有一次,我在班上看各种幼儿杂志.发现《幼教园地》中“家庭教育”专栏很有特色。例如:“如何教育孩子艰苦奋斗”、“溺爱孩子的害处”等这些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心想:为什么不把这些文章拿给老公公看呢?我便借了几期《幼教园地》给老公公看。老公公看后连声说:“这些文章太好了,它告诉人们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身心健康着想,不能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把孩子溺爱坏了。要用我们老人的苦难童年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2.
成彪 《教育文汇》2004,(4):25-25
最近,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让我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孩子的“操作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住家长对我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  相似文献   

3.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说,“具备了阅读能力的孩子是优秀的”。每次与家长交流怎样使孩子学好语文时,我都会建议家长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家长却无可奈何地说:“家里的课外书买了不少,可孩子就是不愿意看,真是急死人了。”其实,家长们也深知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不惜血本为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课外书,从几元一本到几百元一本的,只要孩子开口总是尽量满足。现在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5.
王晓泓  林晨 《家庭教育》2005,(9B):32-33
经常听到有些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担心这样下去,孩子长大了在社会上“吃不开”。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无论内向还是外向,他们一开都是天生的“人际大师”,就看你怎么培养!  相似文献   

6.
张承光 《山东教育》2006,(7):109-112
陈老师还是一位非常明智的家长。他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许多人提起陈老师教子都竖大拇指。“看人家老陈就是教子有方,孩子多有出息。”“老陈真有福气,妻子贤惠,孩子个个孝顺,省心,学习又好。”  相似文献   

7.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创造”最富有情趣,请看一首描写孩子“涂鸦”的古诗:“黄发垂髫儿,握枝向泥沙。似解世人意,信手乱涂鸦。桥畔流水淌,树梢日影斜。口口呢喃语,兴尽忘归家。”不是吗?当孩子抓起树枝在地上乱画时,那画是多么的无拘无束,典型的天马行空,典型的自由自在。自然,在某些“成熟”了的大人看来,“涂鸦”既无章法又无意义———他们显然忘了,他们小时候也曾如此这般地“涂鸦”过!他们更不曾发现,以大人的“成熟”嘲笑孩子的“幼稚”,这本身就是一种幼稚。请细品老舍先生的一段话:“看小女儿写字,最为有趣,倒画逆推,任意创…  相似文献   

9.
佚名 《师道》2004,(2):27-27
一次,有个孩子照老师的范画画好了一个小朋友后,旁边又加一团黑色,画完后,老师问:“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回答:“小朋友的影子。”“谁叫你画的,你没看见老师就画了一个小朋友吗?”孩子看着范画,再看着老师严肃的脸,呆呆地点了点头,顺从地把“小朋友的影子”擦掉了。  相似文献   

10.
同玩易相识     
今年,我被分到中班,想想与上一批孩子相处得那样融洽,再面对一张张陌生的脸蛋,真有点儿无所适从。那些可爱的笑脸竟如此相似,一时无法分辨。假使有事,近的直接面对面地要求,远的只好大声地喊“穿红衣服的小朋友小心点儿!”“那个戴帽子的小朋友放好小椅子再走!”……自己辛苦,可孩子并不领情,眼里不时闪出一丝迷惘,根本不知说的是他,依然我行我素。怎么办呢?趁孩子午休,我悄声向经验丰富的朱老师谈起自己的烦恼。“该怎样迅速认识他们呢?”我向她请教。“这几天,我看你只是照顾孩子,看孩子玩。这样是不错的,但很难把自己…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丁学东曾听说过这样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  相似文献   

12.
退步向前     
结婚10周年纪念日,我送妻子一件“礼物”——“看我上课”。这是10年来她第一次看我上课。课后,她还我一件礼物——“一张照片”。照片上再现着我站在孩子背后,躬身退步,逐一指导他们写字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朱敏华 《教育导刊》2004,(16):42-42
上午九点半,我带着幼儿到操场上做操,只见操场的栏杆外站着一位家长,正急切地寻找着自己孩子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班一位孩子的家长,因为孩子来园时哭闹,害怕孩子刚入园不适应,一直在外注视着。忽然,听到她一声高呼:“朱老师,过来一下。”我安顿好孩子,走了过去,只听她着急地说:“我刚才看了一下,怎么没看到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14.
张永娟 《早期教育》2001,(16):36-36
幼儿园的孩子不识字,不会读书,但能读图。署假是让孩子学会看图书的时机。让我们一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指导他们学会“读图”,学会看图书。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2010,(6):10-11
衢州读者张雯雯来电问:“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看电视,每天放学和双休日都要看。我发现孩子从电视里学了不少不好的东西,比如说脏话,学反面人物的油腔滑调等。但是不让孩子看电视吧,孩子又吵又闹。这可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发现班里的孩子挑食得厉害,以前只是告诉老师“不喜欢吃”,而这几天干脆捂着肚子说肚子痛,吃了就会吐,有时严重了还落泪。正巧有天看电视,看到一位妈妈把一些孩子不愿吃的食物当作“敌人”,让孩子大口去“消灭”它们。我看到那孩子很高兴,很开心地帮妈妈消灭了它们。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孩子开始学说话了,虽然他只会说一声“爸”或一声“妈”,我们却觉得这声音比世界上最美的音乐还好听。于是,我们就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了。开始我们只知教孩子说重叠的音,如“桌桌”、“椅椅”、“球球”,却没有及时教“桌子”、“椅子”、“皮球”等词,结果孩子老是“姨姨”、“果果”,而不会说“阿姨”、“苹果”。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后,就逐步教孩子说多音词和短句,孩子也很快地学会了。有一次,偶然听到孩子在自言自语地说:“追呀,追呀,大象累得满头大汗……”我朝他一看,原来孩子在看图书。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各得其所“你怎么又把刚领的独生子女费买烟了?也不为孩子想想!”“谁说我不为孩子着想,他玩的烟盒是哪来的?”无所谓丈夫从托儿所把孩子接回家。妻子一看,说:“亲爱的,这不是我们的孩子。”丈夫仔细一看,果然不是。他说:“孩子是抱错了,不过无所谓,反正星期一还要送回去。”  相似文献   

19.
培养兴趣是儿童教育的中心,没有兴趣即使家长或老师教得再多,孩子也没有学到;有了兴趣即使只学到一点儿,孩子也会牢牢记住。作为父母,都想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当你对着正在玩玩具或者看卡通片的孩子说“玲玲,咱们该弹琴了”,很少有孩子痛痛快快地答应说:“哎,好吧。”相反,多数孩子会说“就来”,或是“待会儿的”。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当家长要求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不使孩子觉得又要“戴紧箍咒”了。具体方法如下:方法一:给孩子自由空间在房间里布置一块空间(有条件的家庭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有了孩子就是增添了负担,你看,“生孩子、养孩子、教孩子”都是父母自上而下的行为。为了负担轻一些,大人最希望孩子“听话”,否则,就会忙中添乱。让大人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