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名重阳。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由于“九”与“久”谐音,有“天长地久人长寿”寓意,古往今来,重阳敬老民俗源远流长,所以又把重阳节做为“敬老节”、“老人节”。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早在战国,  相似文献   

2.
刘海峰 《天中学刊》2014,(2):98-102
重阳节发端于河南上蔡,在重阳习俗演化过程中,除登高、吃重阳糕、赏菊、插茱萸、辟邪消灾五大民俗外,还演变有祭祀诸神、祭祀祖先、走亲访友、品赏美食、占验天气、祈求好运、少儿运动、女性娱乐、敬老爱老等诸多民俗。  相似文献   

3.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重阳节的民俗内容甚为丰富、有趣,如——吃重阳糕重阳节的早晨必吃“重阳糕”。重阳糕是精白米粉加重糖重油,用模子浇型后蒸制而成。食品店出售时,雪白的方形重阳糕还要插上“重阳旗”。“重阳旗”是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纸剪成小三角纸,粘贴在一根细竹蔑上,再插进糕里。卖糕时总是以三为基数,三块一叠起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三三得九”,取“三阳开泰”、“重阳登高”、“进九长久”的“吉兆”。  相似文献   

4.
<正>重阳节也就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之所以被称为"重阳节",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在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我国古诗中描绘重阳节的风俗有很多。宋代杜世安的《惜春令》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当时重阳节的节日风物和节日民俗:"今夕  相似文献   

5.
<正>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相似文献   

6.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九日、茱萸节、菊花节。因为,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就留下了咏重阳的诗句。  相似文献   

7.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自汉代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在重阳日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文人骚客也因此留下了众多歌咏重阳的诗章。重阳节也称登高节。《西京杂记》记载:“九月重阳,就此出游登高。”登高望远的习俗始于西汉,到唐代则已非常普遍。这从众多唐诗中可见一斑。李白有诗云:“九月天气  相似文献   

8.
重阳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我们欣赏唐代古人的重阳,也欣赏近代伟人的重阳词。现将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及其英译二文刊登于此,与同学们共赏。  相似文献   

9.
余全有 《天中学刊》2014,(2):103-106
九月九日定型为民间传统节日是在西汉初期以前,而使用"重阳"这一节日名称,则是在东汉之后。重阳节包含众多习俗因子,许多因子来源于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它们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并不断赋予重阳节俗新的文化内涵,使重阳节俗一再演变。  相似文献   

10.
<正>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  相似文献   

11.
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是促进幼儿文化适应的有效途径。设计运用大班节日主题活动,首先要为促进幼儿文化适应,精心筛选传统节日和纪念节日。其次,围绕节日内涵及大班幼儿学习需求,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第三,注重潜在教育因素浸润,创新主题活动实施形式。第四,营造良好园所文化环境,体验节日文化氛围。幼儿园大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促进了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创新了节日活动内容,提高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在传承和延续大量中原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与当地畲、瑶等土族文化融合形成的.依据目的和形式不同大体分为节庆祭祀仪式和节庆娱乐舞蹈表演两类.具有多元共存与兼容并蓄、山区农耕、节庆与宗教祭祀、宗族、地域、竞争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心理文化密不可分。为了探究春联作为代表性民俗文化,其语言透露出的汉民族心理文化,笔者以收集到的40条春联为语料,着重分析春联背后蕴含的崇拜心理和与时俱进两个主要的心理文化特征,以期揭示新时期人们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中国·保定篮球文化节、狼牙山登山节等体育文化艺术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阐述保定体育文化艺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提出保定体育文化艺术节在和谐社会下健康有序发展策略,为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为提高保定市乃至河北省文化软实力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旅游节庆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和旅游产品。旅游节庆的策划需要充分反映地域文化,并将文化的真实性展示给旅游者。文化的真实性有利于提高旅游节庆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然而,在实际策划与运作过程中,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旅游节庆举办过程中文化真实性失真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基于以宁德市上金贝村三月三赛歌会为例进行研究,在分析其文化失真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其文化真实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西安城市价值的核心是文化价值,体现在无可比拟的传统节日礼仪文化上,大力弘扬传统节日礼仪文化,体现了"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要求,需要政府、民间、媒体、商家联动,引导、宣传适合当代传播的传统节日礼仪。  相似文献   

17.
民俗文化是区域重要的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实现其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不仅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月二"灯会作为宁德市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其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类别多样,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通过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借助旅游节庆开发的模式实现"二月二"灯会民俗文化的现代化与创新,促进其可持续传承.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等,在这些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里,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伦理道德、愿望信仰等文化因素。因为诗歌是现实的反映,透过古代优美的节日诗歌,可以大致了解到古时的一些风俗以及古人的社会生活,体会到古代诗歌中的节日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9.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亦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集中体现。宋代开封清明节以扫墓为主,兼有踏青、游园、宴请、聚会、敦亲、睦族等,同时还带有明显的商业文化特色,整体氛围愉快而轻松。现代多以扫墓祭祖为主。开封借助"一图一书"即《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造宋风的说法,使开封选择清明节作为主题文化节成为可能。不过,在清明文化节的构建过程中,应开展政府的干预、媒体的宣传、民众的广泛参与更加有机结合,唤起人们的传统情感,让清明文化节成为开封的节日符号。  相似文献   

20.
搭桥节是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搭桥节展现了拉祜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稻作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民族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