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丹 《出版广角》2016,(24):78-80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要有文学、戏剧、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性的内容做支撑,而且也要有科学技术做保障.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艺术的每一次发展革新都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影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影开始以新的面貌与形态面对世人.本文从数字电影的制作方式入手,探究数字电影作品的特性和本质,探讨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西方电影批评便已经从电影制作的附庸进入了电影的本体论研究,在此之后,电影批评脱离了早先尴尬的位置,转变成独立的意指过程,并进而发展出电影符号学、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等诸多脉络。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电影批评“语言学转型”的需要,纷繁的电影理论被译介到中国,并被运用到各种表意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3.
庾晋 《电子出版》2005,(8):9-13
21世纪,电影正在世界范围发生着一场根本的变革,数字技术全面介入了传统电影的制作、发行及其传输领域,并影响着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数字电影的诞生是继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电影技术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在政府的大力推广支持下,数字电影在中国已有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最近电影市场出现的所谓"绝交电影"现象进行了分析。"绝交电影"即因为对某部电影的意见看法不统一,而影响人际交往关系的电影。文章认为,"绝交电影"是关注度高的大片、制作成本较高、评价褒贬不一,且意义深刻,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的电影。进而文章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绝交电影"现象浅析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最后简单阐述了"绝交电影"现象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高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已像潮水般地涌入了电影制作领域。数字化的浪潮将电影制作与计算机技术两者结合到了一起,使电影的制作工艺、视听效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法,推动着电影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3,(23):41-44
电影的产生与发展与科技进步密切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大,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技术不断更新,未来电影的虚拟、穿越和游戏趋势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7.
熊立  齐翔昆 《传媒》2019,(1):43-45
网络大电影是指个体组建团队拍摄,自己当导演,时长在60分钟以上,拍摄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规模投资从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电影制作水准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也可以在电影院上映。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和影视文化产业形式,网络大电影由于制作方式的自由、发行渠道的畅通、传播方式的便捷,在短短几年内发展速度迅猛。  相似文献   

8.
聂焱 《新闻通讯》2008,(9):24-25
百年来,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技术和艺术曾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变革,但始终没有改变胶片成像、银幕投映的制作放映方式。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字技术进入电影创作领域,给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把电影的表现空间拓展到一个新的境界。从电影的前期准备、现场制作、后期剪辑、特技效果到传输发行放映诸多环节,都成为数字技术驰骋的疆场。数字技术甚至打破了以往电影的制作方式,数字高清摄影机已运用于影片拍摄,  相似文献   

9.
电影是一种技术化艺术,每次技术革命都会使电影的形式发生改变。从默片到有声片,由小屏幕到宽屏幕,再到如今的数字化,技术手段的进步一次次为电影制作方式带来变革。现代电影制作技术是一种基于影像后期数字化处理的成像技术,由不同图像虚拟合成的银幕最终影像,也就是如今常见的高清拍摄、数字特效、3D建模等。本文从现代制作技术的内容入手,探讨其在在文献纪录片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纵观电影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电影与戏剧的关系十分复杂。从全球的电影市场来看,叙事电影在全球各国的电影消费市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明显属于戏剧舞台的"舞台化"元素,银幕却极少涉及。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电影界兴起了一场激烈的"非戏剧化"之争,使电影逐渐地摆脱了"舞台化"这种戏剧元素。然而,近几年在电影创作中对"舞台化"元素的运用渐渐地多了起来。中国电影从"非戏剧化"、"去舞台化"到如今愿意主动借鉴"舞台化"元素,这是一个中国电影勇于突破自我的发展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陶莎 《今传媒》2011,19(1):92-93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单声道到立体声道,从黑白画面到彩色银屏,这不过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结合了戏剧、舞蹈、绘画等艺术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发展成为视听结合的艺术,这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之上的艺术,是当今最为大众所熟悉,影响大众最为深远的艺术。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以及叙事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本文中,简单地探讨这三种艺术如何在电影中完美地体现。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科技,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电影根据“视觉暂留”等原理,运用照相及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再投放到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渐渐综合众多电影技术如宽银幕、数字技术等等和多元电影艺术如制作手段、创作理念、镜头语言、观看期待等,成就了一门独特的电影表现艺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摄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电影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带动了世界电影业的变化,其中包括中国电影艺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经历了第一部电影从准备设备、拍摄,直到后期制作的全过程,可以说就是电影诞生的见证人。噢,对了,本人对世界电影史毫无兴趣,文中所述为笔者在家中制作多媒体电影的一些心得。肯定会有误导读者之处,笔者已经作好了遭受口诛笔伐、残酷批判的心理准备。 一、摄影扎大棚 也许你正准备为自己的家人制作多媒体电影,那么就到我的大棚里来采摘吧。好,先看看我的房子……好像这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4.
热钱涌动的中国电影界在2011年,把钱袋扔向了拥有更大市场空间的海外电影。这是中国电影人介入世界电影游戏规则的时机,也是他们从作坊式制作一步跨越到世界电影产业化王国的一次冒险  相似文献   

15.
电影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它的成长也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今很明显的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电影的景观化趋势同时愈演愈烈,曾经大制作的"奇观电影"还可以带来高关注高票房,但是随着烂片横行,对电影景观化的评价呈现两极化,有人叹息这是进入了一个"过度迷恋技术"的幼稚时期,有人则认为这是数字时代下的必然阶段.本文则试图运用电影语言学的知识来解答这道"论述题".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学科与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和比较研究的趋势愈来愈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比较研究往往能使学科和社会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正被学术界的实践得到证明。笔者本人是一个热爱电影艺术的博物馆工作者。在博物馆工作的实践中,深深认识到电影与陈列在制作程序、制作方式及制作结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通过电影与陈列的比较研究来启示和改进博物馆的陈列工作,使博物馆更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需要。  一、陈列与电影的相似之处首先,电影与陈列使人最易联想到的相似之处便是二者都属于视听…  相似文献   

17.
孙凯宁 《青年记者》2016,(35):72-7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子游戏逐渐兴起并成为人类的精神消费产品.而好莱坞电影在历经100多年发展之后,立足于商业价值,把触角伸向游戏改编电影,并由此拓展了电影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从与电影产业的关联性来看,游戏改编电影具备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商业潜质.从电影产业的前期制作、中期宣传到后产品的开发,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阶段来看,游戏改编电影都具备开发的基础,就《愤怒的小鸟》和《魔兽世界》的成功范例来看,在未来还有着不断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百年来,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技术和艺术曾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变革,但始终没有改变胶片成像、银幕投映的制作放映方式。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字技术进入电影创作领域,给电影注入了新的活  相似文献   

19.
主旋律电影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后,在新时期借助类型化的策略重回国产电影市场之首.在以下的探究中,将从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历程出发,选取新时期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电影,针对我国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转型之路,利用比较艺术学中形态研究的方法,从叙事策略、人物塑造、制作模式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主旋律电影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因素:突破题材的局限性、类型化的成功探索、宏观视角转为个人视角、英雄化到平民化、脸谱化到多样化、奇观化的视觉影像、超量明星阵容,从而为未来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引擎电影作为一种介于电子游戏与电影之间的艺术形态,以其从电子游戏中继承来的交互化、奇观化、多样化、自由化及从电影中借鉴来的叙事性表述、非线性制作,被认为是一种影像时代最为便捷的平民娱乐手段.随着引擎电影的不断开发,人们体验和看待引擎电影的方式、观念、和审美诉求也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对引擎电影"互动"的故事讲述方式、"交互"的影像制作流程、"体验"的观影心态的探究,为电影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