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愚 《今传媒》2010,(12):73+82
《西安建大报》复刊以来,办报质量显著提升,已成为拥有数万读者、对社会多层次的读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高校新闻纸。本文具体分析了《西安建大报》独特的办报理念和经验,认为其具备了"近"、"活"、"秀"三大特点,即全方位地贴近校园生活和目标读者群,版面元素丰富,风格玲珑娟秀等,是一个值得认真探析和总结的成功标本。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高校校报是高校内有重要影响的校园媒体,发挥高校校报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吉林大学报》为例,探究高校校报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中,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总结多年的办报经验,高校校报有五个共同点:都是省级内部刊;都是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门的机关报;都是不公开出售、不具商业性的报纸;从报编辑人员学历层次较高,绝大多数不是新闻专业毕业;工作无严格分工,编辑人员具撰、编、组、排、校、印、发等各种职能于一身。真所谓“拳打脚踢”办报、实实在在办报、辛辛苦苦办报。总的看来,高校校报运作步履维艰,喜中多优。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及其《实施细则》,结合省市《内部报纸质量管理标准实施细则及…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校报改革发展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校报的诞生分为三个时期:民国时期、共和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校校报是随着中国高校的诞生,发展应运而生的。中国高校校报诞生最早的应该是《北京大学报》,1917年11月16日由蔡元培先生创办,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批知名老大学的校报都是大约在20年代前后随着高等院校的建立和发展而诞生。共和国建设时期,创立了许多高校如吉林大学、重庆师大、中国农大等,  相似文献   

5.
素质、稳定──高校校报编辑的难题《西北农业大学校报》易同民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的高校校报,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目前,全国有校报820多家,发行量近200万份,读者数百万人,专职编辑近3000名。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导入CIS为手段,对高校校报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的策划与实施进行了论述,并以《沈阳工程学院报》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出现了媒体核心业务弱化的"空壳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原创内容减少、向"互联网复印机"趋势发展、优秀内容人才匮乏.为应对种种问题,发挥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在权威性与公信力、舆论引导、档案保存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文章以《陕西科技大学报》的办报实践为例,提出打造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言论为核心的优质内容,办以专刊专版为亮点的精品报纸,搭建以校报编辑部为新闻中心的全媒体报道平台,拓宽以校报为品牌的媒介传播渠道的高校校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弘 《新闻爱好者》2012,(24):47-48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发展迅猛,校报作为校园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挑战。打造高校文化高地是校报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应对新媒介挑战的必由之路。本文认为,高校校报亟待顺应新媒介变革的趋势,要在报网融合、文化立报中拓展校报发展空间,通过转型和变轨树立校报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9.
信息多元化环境下高校校报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磊  宿文娜 《青年记者》2006,(24):30-31
从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算起,到今年我国高等学校校报已走过111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高校校报总数已超过1000余家,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三分之一。高校校报现状把脉较之其他校园媒体,高校校报可以真实准确快捷地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实现校报进班级、进宿舍、进家庭,是一种有效的传播媒介,也是高校师生十分关注的一份报纸。但从目前看,高校校报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的要求:1、“老面孔”办报,版式固定化,内容程式化,“千报一面”问题亟需解决就山东省高校来看,4开4版小报的版式相对固定,…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岚 《新闻记者》2004,(8):20-22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网络迅速兴起,高校中的传媒也强势扩张。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影响。如何适应形势,谋求发展,是当前高校校报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高校校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它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时出现,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从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算起,我国校报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共有大学校报25家,到1966年,高校校报已发展到229家,占当时全国1200多种报纸的近五分之一。到目前…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网络媒体在高校校园的普及所带来的挑战,高校报迅速开设了自己的报纸网页或者校报网络版,实现报网融合,借此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建立校报主页或网络版,无疑会使校报在信息化校园中扩大影响,进一步发挥作用。但随着网络媒体的深入发展,校报网络版又应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发展,这是摆在广大高校校报面前一个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报网络版编辑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网络时代呼唤摆脱惯常思维束缚的编辑,同时,对编辑的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报网络版的编辑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校报传统传播地位式微,高校内各大社团林立、独立性新媒体学生社团初见端倪的情况下,对校报记者团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打造校报记者团的形象,使其在高校办报、新媒体运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办好高校校报、官方新媒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黄继春 《新闻知识》2006,(11):84-84,22
“专栏是由若干篇有共同性的稿件所组成的自成格局的局部版面。”对于一份报纸来说,专栏是不可或缺的必备组成元素之一;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几个高水平的专栏作支撑,报纸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对于新闻资源相对匮乏、新闻来源比较单一的高校校报来说更是如此。下面笔者结合《武汉工业学院报》的编辑工作,谈谈高校校报在专栏建设方面的几点体会。一、校报专栏建设的作用归纳起来,校报专栏建设在报纸编排中主要起着以下四种作用。整合相关信息。在高校校园,校报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和关注,并有着一支比较固定的学生和教工记者、通讯员队伍,他…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校党委的喉舌,高校校报曾是校园新闻传播的主阵地,新媒体的快速崛起让高校校报面临窘境,如何让高校校报摆脱困境重获新生?本文认为,高校校报应该紧抓报媒价值链条上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两大经营点与新媒体融合,延伸传播渠道,黏住更多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付松聚 《今传媒》2012,(5):127-128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承担着宣传学校对内、对外宣传的重担。随着多元媒体的空前发展,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在校报新闻采写与编辑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势必导致校报今后的发展和影响学校的声誉。本文以河南高校校报为样本,对当今校报中在新闻采写与编辑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从几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朱尉  崔创  郝高建 《新闻世界》2010,(12):35-36
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宣传校园典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学生在校报发展中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角色影像作用有限。笔者是从校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出发,探讨学生如何提升在高校校报影响力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报由于其特殊身份,与报纸、电视、广播媒体等各种媒体的联系比较广泛。面对晚报、专业报、周末报、都市报等的夹击,而且身处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身居闺阁的高校校报副刊由于作者群、读者群和网络接触的前沿性和普遍性,与传统的媒体—样强烈感受到这股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杨超  殷实  王堂斌 《新闻窗》2012,(3):116-116
一、校园媒体的类型 1.校园报刊校报、校刊是校园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是比较成熟的校园媒体,校报是校党委的机关报,校刊则是校内期刊,南昌大学现有记者团负责的《南昌大学校报》与学生通讯社负责的《昌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中国高等院校校报名录》统计,截至1986年底,全国已有711家高校校报(有14个省市成立了高校校报研究会)。而且,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校报还有增加的趋势。陕西省内有几家中等专业学校在近一、二年内也有了校报。校报编辑部(室)的组成人员数额由一二人到十人不  相似文献   

20.
王云 《新闻爱好者》2010,(5):140-140
从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创办《北洋大学校刊》算起,我国高校校报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把高校校报纳入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开出版报刊系列,高校校报正式取得国内统一刊号.标志着校报作为正规的新闻媒体地位得到确认。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校报已成为各高校的“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其基本读者群主要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和学识渊博的教师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