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晖 《新闻传播》2004,(10):26-27
新闻媒体作为代表广大人民行使表达自由进行舆论监督的工具和阵地,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报道事实、评论事实,或设置议题、组织讨论。对违法犯罪事实的报道,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报道违法事实时,媒体往往容易侵害当事人的权益,媒体在这方面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百姓眼中,新闻记者历来是令人羡慕的。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启动了市场经济的巨轮,结束了新中国无新闻官司的历史,告记者、告新闻单位的新闻官司连续不断。就连创办68年从未遇到过“官司”的《参考消息》也被推上了被告席。对于迎面而来的新闻官司“狂潮”。一向被喻为“社会感应神经”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新闻侵权,避免因新闻侵权造成的纠纷和诉讼等问题,是摆在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新闻侵权的主要类型、表现以及如何防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的参与角色越来越重要和明显。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在发挥本职作用的同时,在监督政府、凝聚民心、推动民主进程以及社会预警等方面举足轻重。但是,新闻媒体或多或少出现了"失位"现象,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侵权的行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伤害,成为了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其针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抒发民声,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因此,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所采用,由此而带来的新闻侵权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对新闻采访中易涉及到的侵权问题进行简要剖析,对如何在合法的情况下防范新闻侵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地市报新闻侵权防范体系至少应包括三个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的系统:预警系统、执行系统、应急系统。预警系统。 事前预防——加固三套“工事” 1.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首先是完善选人机制,把好“进人”关。要全面考查拟选对象,在考核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考察其政治素质及道德水准,把德才兼备的人选进新闻工作者队伍当中。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在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新闻侵权事件屡屡发生,使得新闻媒体常常成为被告,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到发挥自身舆论监督职能的同时避免新闻侵权,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如今,图书、报刊都在不断追求图文并茂,随之而来的图片侵权官司也屡见不鲜,出版单位往往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来处理这些事情。版权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以及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是图片侵权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强版权意识、加强监管,充分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才能避免侵权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出版界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忽视对作者侵权行为的审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不加重视.涉及审稿的论著大多强调政治把关、学术把关和文字把关,很少提及对作品著作权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二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版权意识,认为"文责自负",且在出版合同中已明确规定了作者应保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因而对作者所拥有的著作权是否存在瑕疵不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著作权法的颁布实施,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由于历史的原因,音乐作品的署名前后变化很大,导致在这方面发生的纠纷也比较多。出版者要在编辑出版物时及时作出更正,以避免陷入侵权纠纷的泥淖之中。出版者要随时关注音乐作品侵权案件的判决情况,及时按照法院的判决更正署名方式、考虑作品的使用问题;要注重了解和查询图书书稿或者音像制品中使用的每一件音乐作品,确保其不存在著作权方面的纠纷,做好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刘卫 《新闻前哨》2000,(7):28-29
如今,不少新闻媒介为旷日持久的新闻官司而伤透脑筋,不少企业和个人,也被新闻侵权和新闻伤害搞得生活不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妥善合理解决新闻侵权和新闻伤害,已是迫在眉睫。 新闻侵权,就是新闻媒介由于自己的报道,对其他个人或群体(主要指法人)的人格尊严有所侵犯,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公民个人名誉,主要是指公民本身所具有的品德、才干、信誉等等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正确…  相似文献   

12.
“媒体侵权”是大众传媒经常遇到的纠纷.目前,新闻视角的不断扩大和报道题材的深入挖掘,新闻报道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之中,使“新闻侵权”或者“媒体侵权”这一问题不断发生.笔者就一则案例探讨新闻媒体的侵权问题,以及新闻采访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关系,并对新闻侵权主体的如何确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单珊 《新闻前哨》2013,(3):54-56
电视法制节目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较之一般性节目更容易引发新闻官司。那么,电视法制节目如何防止新闻侵权,减少新闻官司,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事前预防和积极应诉两个方面论述了电视法制节目新闻侵权的防范。  相似文献   

14.
常见的新闻侵权有侵害公民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以及法人名誉权、名称权,还有侵害他人的著作权,比如转载文章、图片.本文只讨论名誉侵权,从下面以几个案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新闻报道进行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明确肯定和支持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新闻媒介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建设性的立场,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揭露和批评,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意向和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在舆论监督触及社会现实的过程中,新闻媒介因刊发批评性报道而招致诉讼官司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自1998年“刘兴中诉《工人日报》名誉侵权案”和“陆俊诉《羊城体育》名誉侵权案”一审判决以来,有关单位抗诉、上诉的余波至今未平,成…  相似文献   

16.
浅谈图书编辑的侵权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蕾 《编辑之友》2003,(6):79-80
编辑是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第一联系人,代表出版社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因而提高编辑的侵权防范意识尤为重要。本文试从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肩负的主要任务———选题的策划组稿、审稿、整理加工三个层面谈谈编辑的侵权防范问题。一、编辑在选题策划组稿、落实中的侵权防范图书选题策划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作者自投稿,被编辑选定;二是编辑经市场调研、周密思考、设计草案,确定图书编写体例、框架,甚至提出内容风格要求,提供编写提纲、创作资料,自己物色作者来完成作品创作;三是根据作者的自投稿,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围绕新闻报道引发的公民、法人状告新闻媒体的侵权诉讼层出不穷,这一方面说明公民的法律观念,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也表明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确存在不规范之处.防止新闻官司对当事人和新闻媒体均具有重要意义.避免新闻官司应从新闻媒体自身抓起.本文从甘肃纸媒体的几起新闻官司分析新闻侵权的产生原因及如何规避和应对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8.
三、新闻传播中对隐私权的侵害 当《北京青年报》女记者安顿所著的《绝对隐私》一书在市场一炮走红后,一时间有关隐私方面的文章、著作纷纷出笼,文化名人、影视明星隐私大曝光几乎形成一种时尚。中国社会似乎  相似文献   

19.
20.
刘嘉志 《记者摇篮》2004,(8):40-40,38
内参是专门供领导机关参阅的非公开出版物。新闻机构编印、分发内参,必须经过新闻单位的上级主管党、政领导机关.甚至更高的党、政领导机关批准或备案.其分发和参阅的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一般印量都很少,如新华社编印的《最高级别的内参》只印刷一二十份,《法制日报》社编印的《情况汇报》印量不到100份。内参的编印采取保密的方式.一般在内参上都印有“秘密”或“机密”字样,甚至印有“绝密”字样。内参的分发、报送也采取保密的方式,一般都通过机要通讯系统送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