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南非的一所大学,老师们用短信给学生上课。每天发几条短信,或进行一些语音沟通,就可以完成一个阶段的远程教育。在经过了四年的试验之后,老师们发现,用手机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而正在接受手机教育的学生中,也很少有人退出这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磊 《新闻爱好者》2008,(10):64-64
因“日发数亿条垃圾短信”,分众无线成为2008年度央视消费维权晚会上重磅打击的对象,并且因此身陷“短信门”舆论危机。一方面.非法垃圾广告的监管治理在呼声中缓慢前行;而另一方面,关于短信广告规范化运作策略的探讨,在此次“短信门”事件后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电视媒体“短信互动”模式的失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飞 《声屏世界》2005,(1):13-14
“参与”“互动”让手机短信在广电传媒着实“火”了起来。短信让受众真正体味了参与节目的互动感,也让媒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但短信的滥用与短信使用中的欺骗性及已显现的博彩性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让媒体的短信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垃圾短信要围追堵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甲 《今传媒》2005,(4):39-39
手机短信是建立在一个开放的公用平台上,并且具有独特的群发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传媒的属性,被誉为“第五媒体”,对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影响。但短信中也不乏一些令人生厌的精神垃圾,大多数手机拥有者都受到过“垃圾短信”的骚扰。“躲都躲不掉”几乎成为人  相似文献   

5.
“请把我的祝福带给迎来的岁月。请把你的烦恼抛给逝去的时光。”这是去年年底女儿发给我的一条贺岁短信。她跟我说:“这是我的原创。绝对不会有克隆版.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同事。”我看这条短信朴实无华而又实用.和流行的短信相比也颇具个性.算是雅俗共赏吧。  相似文献   

6.
<正>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强大威力时,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以其独特的魅力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其中短信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每个角落。2004年8月,广东作家千夫长的”中国首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城外》以18万元高价被运营商买断后,短信小说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2004年11月15日,黄玄的“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距离》横空出世,《中国青年报》撰文“手机小说倡导的阅读革命是不是泡沫”,再一次把手机小说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垃圾短信制造内幕.同时对分众传媒旗下分众无线进行了重点曝光和暗访.揭开了垃圾短信制造的流程和内幕。  相似文献   

8.
郭新闯 《大观周刊》2010,(41):22-22
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勃兴和繁荣,近年来短信文学也通过手机的广泛使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短信文化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中,短信负载着文化含量使其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存在方式”。的确,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短信文学的确成为文学领域内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9.
时雨 《中国广播》2007,(4):29-32
2006年全国短信的发送量达4300亿条,比2005年增长41%,即使按一毛钱的消费来讲,各大运营商也有43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进账,而这还不包括用短信进行的高价增值服务。初生牛犊“第五媒体”收入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使四大传统媒体也希望并入它所在的发展“快车道”。在媒体广泛联姻崇尚捆绑发展的时代,“短信”已成为另外四大媒体争夺的“唐僧肉”。而广播和短信的联姻,最能宣扬广播的特点、体现互动的优势,无疑是最成功的。于是乎短信互动成为各地电台与电视报刊竞争的杀手锏,各种各样的短信节目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相似文献   

10.
郭峰 《网络传播》2005,(11):68-69
众所周知,全国互联网的用户总数已经突破1亿,但相比全国手机用户总数近4.5亿的数字,难免有些黯然失色。手机,继应用于娱乐服务的个人短信市场被开发后,应用于移动商务和移动政务的“短信网址”也出现于人前。记者就如何进一步了解这一新型产业模式专门采访了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秘书长马燕黎先生。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天地》2008,(7):33-33
在每晚的黄金时段,湖南某电视台设置了一个短信互动平台,由主持人明媚与观众通过短信互动。短信在荧屏下方飞字播出,大多是一些所谓“交友”的暧昧内容。如5月27日晚播出的飞字短信就有如下内容:“我想找一位东塘附近的女友,有意者请联系139××××”、“本人19岁找18岁以下的女性朋友……”、“我好想找一位少妇……”、“我想找一位长株潭地区的江湖女”等等。  相似文献   

12.
短信小说     
王佩  如岚 《出版参考》2004,(10):49-49
最近,广州作家千夫长和北京写手载鹏飞各推出一部4000多字的小说,两人都声称自己的作品是“全国首部短信小说”。国人对争第一向来是上瘾的,因为“为首”和“为副”,其影响、地位和命运,往往有天壤之别,韩非子虽然提出过“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但那是说给竞争对手们听的。用在自己身上,其实谁都想“老子天下第一”。所以,才冒出来一南一北两个“首部”,一对“第一”。  相似文献   

13.
和2000年以访问者人数、浏览量、点击率为关键词不同的是,2002年以来,和三大门户网站相关最密切的关键词是短信。无论是新浪、网易或者搜狐,它们业绩腾飞的主要法宝,都是短信业务。而这一回,网易在纳斯达克的股价急挫,恰恰也是短信惹的祸。网易在短信业务上受挫的信号很容易在股市上产生放大和“连坐”的作用,累及本来业绩亮丽的新浪的股价。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互联网的强势冲击之下,历经80余年沧桑的广播不断地找寻自己发展、振兴的出路。在节目中大量借助短信就是近些年的积极举措之一。一、广播与短信结合的优势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短信具有传播周期短暂及时、传播范围广泛分散以及传播方式交互多样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在与广播的结合上,主要包括广播通过短信进行信息采集与广播听众通过短信进行信息订阅两个方面。“广播+短信”的结合模式使得广播剪除了自身的束缚,实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突破:1、传播的速度更快在广播新闻的采集上,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的“编辑”、“发送”功…  相似文献   

15.
洪蕾 《声屏世界》2008,(6):19-19
据中国信息产业网统计,2007年全国移动短信息发送量累计达到5921亿条,短信已经成为中国近年发展起来的重要的传播现象,并发展成为年产值500亿元人民币的“拇指经济”。 正如信息化专家分析的:短信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呈现爆炸式增长,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沟通方式符合了中国文化、中国民众社会心理的特点。笔者认为,上述特点要素恰好是广播媒体与短信实现跨媒体联姻的切入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2006年春节晚会上,央视利用短信投票给赠台大熊猫征乳名的活动引起轰动。但在收入颇丰的同时,也因短信“强买强卖”而受到诟病。春晚主持人因没有提示短信要收费,以致于春晚过后观众常遭遇收费短信骚扰等事件,这在网上引起一片唏嘘声。也引起受众对媒体借互动之名,行圈钱之实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手机短信”在我国兴起于2000年,传播迅捷、无线移动、内容丰富、互动性强、价格低廉并具有私密性等优势使它迅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许多媒体也纷纷开始了对短信的利用。突出表现在它使许多网站扭亏为盈。因为短信业务年收入上亿元人民币的网站有5家,年收入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的也达15家。许多电视节目、广播节目都开辟了短信参与  相似文献   

18.
莫名短信     
朱离听见新换了号的手机“嘀嘀嘀嘀”地响起,取出手机看了却是一则短信。  相似文献   

19.
在手机已成为从平民到白领随身携带的最常用的沟通工具时代,短信沟通的便利、低廉人人皆知,而动一动手指、花上几毛钱发条短信就能了解政策、解决难题,恐怕只有“阳光短信”才能办得到。作为《阳光热线》的延伸,子栏目“阳光短信”把听众发来的短信整理后找相关部门集中解答,有和《阳光热线》异曲同工之妙,作用不可低估,怎么才能开垦好这块地着实值得琢磨。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短信已逐渐渗入人们的普通生活.汽车上,商场里,办公室里,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对着手机按动拇指的人,满耳都可以听到手机短信的提示音,“信息已发送成功”成了出现在人们眼前最频繁的字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