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他还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3,(23):54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共议中国梦,同诉青春情。习近平说:"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由此可见,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相似文献   

4.
“青春中华”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的社会理想,他从三个维度阐发了其实现的可能:在理论维度,宇宙青春无限的规律是“青春中华”实现的理论支持;在历史维度,德国等国的再生是“青春中华”实现的榜样参考;在现实维度,广大中国青年是“青春中华”实现的现实力量。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让李大钊实现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向。李大钊对“青春中华”的追求启示广大青年要发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投身民族复兴事业。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组织的基础植根于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相似文献   

6.
<正>"圆梦计划"目前已累计资助29178名新生代产业工人圆大学梦2013年12月12日,广东团省委与北京大学在广州联合举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圆梦计划·广东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工程首批‘北大100’学员毕业座谈会"。广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相似文献   

7.
<正>百年前,一批热血澎湃的青年擎起真理的火炬,开辟经天纬地的事业。百年后,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担当历史的重任,投身民族复兴的征程。时光流转,时代巨变,青春一脉相承。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伟大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相似文献   

8.
近来,"中国梦"话题引发全民关注,点燃亿万同胞圆梦激情。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梦想起航,路在脚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举国上下扎实奋斗。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就能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  相似文献   

9.
韩秀梅 《西藏教育》2011,(10):15-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这一语重心长的话语寄托了党和人民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也再一次燃起了广大青年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育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到:“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伟大建党精神是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推进国家繁荣的时代产物。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号召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筑牢新时代中国青年“有理想”的思想根基,践履新时代中国青年“敢担当”的时代要求,锤炼新时代中国青年“能吃苦”的坚韧意志,夯实新时代中国青年“肯奋斗”的力量之基,不断涵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2.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幸福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大学生奋斗幸福观现状总体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文化熏陶、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奋斗幸福观,从而增强价值感、幸福观和获得感,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3.
青年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青年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勇于追梦,勤于囤梦,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青年利益表达机制建设水平,会直接影响青年这一青春力量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发挥。江苏团省委“面对面”活动建立起了一个共青团工作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相结合的青年利益表达机制。利用“两会”的制度化渠道,健全青年利益表达机制,将有利于广大青年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从而有效激发其青春正能量,使其积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辅导》2013,(26):48-48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更需要中学生的激情和创造。让我们拿起笔,描绘出心中的青春梦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聚焦“青年奋斗”这一核心命题,在立足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理论之基、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奋斗文化滋养、积蓄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实之需的基础上,集中阐明了“青年为谁奋斗”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青年何时奋斗”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机遇、“青年何以奋斗”的小我融入大我的奋斗格局,深刻揭示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关于青年奋斗观的重要论述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投身奋斗强国伟大实践的三重现实规引,对促进青年自由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观点     
《天津教育》2013,(13):5-5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年“五四”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与青年的关系,并对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青年一代只有自觉地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将个人的幸福融入人民的幸福,尽情进发青春的力量、尽情挥洒青春的智慧、尽情展示青春的价值,才能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才能最终将梦想变成现实。(《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7.
青年是伟大理想的追梦人,是伟大事业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论述,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青年教育的精神内涵,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青年教育的原则方法和具体要求,继续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伟大事业激励青年,对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是民族复兴梦,是人民富裕梦,是个人成功梦,是青春奋斗梦。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亿万中国人的美好心愿和共同追求。这一点,我在魏锋送来的报告文学集《春天里放飞梦想》书稿中领略到了每一位追梦者圆梦的正能量。作者选取的人物,以独特的视角来解读集体或个人实现梦想的根本力量和动力源泉,通篇作品选材丰富,涉猎面广,语言清新,文  相似文献   

19.
侯婷婷 《神州学人》2014,(10):36-37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寄语全国青年“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习主席的讲话情真意切,为广大青年如何正确选择人生、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4日上午在中南海怀仁堂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认清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持续的奋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贡献更大力量、赢得更大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