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惠英 《现代语文》2007,3(1):39-41
一、引言 "现场所有穿红(蓝/黄)色上衣的朋友将获得罗西尼手表一块." 这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主持人李咏每期节目必说的一句话,但有时带"朋友"一词,有时不带,说成"现场所有穿红(蓝/黄)色上衣的,将获得罗西尼表业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穿红色上衣的"这个"的"字结构有两个功能,一是修饰中心语"朋友",作定语;二是直接指称"穿红色上衣的朋友",作主语.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多部古本《石头记》以及"脂批",认为"终身误"与"枉凝眉"两首曲都是通过宝玉的口吻讲述了"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终身误"的主人公是宝钗和黛玉,而对宝钗有所侧重,它是形在宝钗,神在黛玉;而"枉凝眉"的主人公也是黛玉和宝钗,而对黛玉有所侧重,其中又时刻闪现着宝钗的身影。这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也是曹雪芹表达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3.
薛宝钗在她的<咏白海棠>诗中,以花拟人,实际上描绘了自己的形象.她自夸身心俱洁,是"淡极"而"花更艳",俨如道德的形象化身.但曹雪芹却委婉喻示宝钗其人"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工于心计,矫情做作,挟德与术收拢人心,不动声色地争夺那"无情"的"金玉良缘".宝钗其人虚伪得"动人",其诗亦虚伪得"动人".  相似文献   

4.
宝琴出场     
<正>正说着,只见宝琴来了,披着一领斗篷,金翠辉煌,不知何物。宝钗忙问:"这是那里的?"宝琴笑道:"因下雪珠儿,老太太找了这一件给我的。"香菱上来瞧道:"怪道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的。"湘云道:"那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宝钗道:"真  相似文献   

5.
薛宝钗滴翠亭下误听小红的秘密,情急之下托辞"找颦儿"实现"金蝉脱壳",小红因此对黛玉存疑。此情此景下黛玉的确是托辞的最佳人选,对宝钗此举进行道德层面上的大肆批驳,无论从宝钗的人生追求还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精神图景来看都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真爱包包     
《音乐世界》2007,(8):135-135
美特斯·邦威红色魔力鞋:红色是个吉祥的颜色,配上干净的白色鞋带,你能够轻松地"以色取胜",穿上它,让我的学业也跟着红红火火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黄色是红色和绿色的混合色,给人轻快、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感觉。在古代中国,黄色被视为至尊之色,象征着"君权神授",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周代以黄钺为天子权力的象征,隋代以后皇帝都穿黄龙袍,黄色以此成为君主独占的颜色。那么,中华民族为什么如此  相似文献   

8.
宋代既是中国"瓷的时代",又是中国禅宗的鼎盛时期。文章运用禅宗美学的独特视角对宋代青白瓷的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解读,认为禅宗的现象"空"观、"顿悟"、"自性"、"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闻声悟道,见色明心"等思想是形成宋代青白瓷空灵挺秀、清丽淡雅、含蓄隽永的独特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看     
读书常得这样的乐趣:很浅白 的文字,粗看去无甚好处;回头再 想,便有无穷回甘。 《红楼梦》里宝钗作诗咏白海 棠:"淡极始知花更艳",这"冲淡" 与"浓艳"本是两极,偏是浑然一体 的! 所以极朴素的文字,往往竟藏 下了极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本在研究《红楼梦》本色彩的基础上,具体考察了薛宝钗的用色习惯,总结了宝钗服饰色彩的各阶段发展特色,及其服饰色彩与《诗经》女性的审美叠合。才子佳人小说《定情人》在谈到爱情标准时有桃红、梨白的说法,宝黛形象即是这一观念的演绎。  相似文献   

11.
《桑青与桃红》是聂华苓于1970年创作的一部寓言式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桑青/桃红"的生命悲剧,反映了一代中国人身心被迫"迁徙"的心路历程.全文试解读作家借助作品对自我经历和人性追求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画的色彩有其独立性。中国画在古代称之为"丹青",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由于中国哲学、人文审美观念的影响,水墨画不断兴盛,色彩在中国画中尤其是意笔中国画中逐渐退居到了附属地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成为意笔花鸟画用色的特殊规律。而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和宗炳的  相似文献   

13.
张旭 《大学时代》2006,(1):30-33
在钢筋水泥丛中,游走着我们的"恐龙"姐妹.她们,穿白衣是白"恐龙",穿花衣是花"恐龙",军装一罩就成了迷彩"恐龙",哪儿一站哪儿有个性.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3,(19):32-33
"热死人啦!"这应该是很多人在炎热夏天最大的感慨了吧。酷热的夏天浑身热得冒汗,恨不得什么都不穿。"夹脚拖鞋",俗称"人字拖",不仅简单时尚,穿着更是凉快,深受喜爱,成了人们对抗夏热的工具。夏天人们最爱穿"人字拖",可是长久穿"人字拖"是有害健康的,接下来咱们就来了解久穿"人字拖"的危害吧。  相似文献   

15.
可以穿裙子的季节,是女人最美的时间。其实这个时候也最容易让男人浮想联翩,谓之"意淫",这是现代的说法,在古代中国文人的嘴里叫做"看景"或者"赏花"。把女人看作景致,比作一朵鲜花,应该是中国男人的创意。  相似文献   

16.
八、色彩 中国画的色彩,有其独立性.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画在古代称为"丹青",由此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由于中国哲学、人文审美观念的影响,水墨画不断兴盛,色彩在中国画中尤其是意笔的中国画中,逐渐退居到了附属地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成为意笔花鸟画用色的特殊规律.而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和宗炳的"以色貌色",概括了中国画在色彩运用上既重再现又重表现、以表现为主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意笔花鸟画的用色,不求物象的外在形似,不受客观自然的限制,而把用色的着眼点放在表现客观物象的内在神韵、表达主观意念的审美思想与意境的追求上.牡丹画作品的创作,用色规律亦如此.  相似文献   

17.
宝钗爱道德     
宝钗确实漂亮,但她不爱红妆,爱道德。喜欢穿半新不旧的衣服,住雪洞一般的蘅芜苑,温良恭俭让俱全,仁义理智信完备。《红楼梦》里,有男人,女人,只有她像跨界的圣人。她极其爱惜自己的道德形象,"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濯苔盆",写诗就像写报告,以展示品行为主。刘姥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红色为切入点 ,具体考察了《红楼梦》1中薛宝钗对红色加以排拒和隐藏的有趣现象 ,总结了宝钗服饰色彩的各阶段发展特色 ,及其服饰色彩与《诗经》女性的审美叠合。才子佳人小说《定情人》在谈到爱情标准时有桃红、梨白的说法 ,宝黛形象即是这一观念的演绎。  相似文献   

19.
叹衡芜君     
缘果求因,从"为何还要‘悲’且‘悼’"入文,指出其因是"宝钗严守封建礼教"——从"卫道者必然不幸"的角度指出"封建社会不合理"。此文还需要升格:第一,补充宝钗"因卫道而不幸"的事例;第二,删除卒章"女性"二字,以更好显志。  相似文献   

20.
古典小说的回目是小说的文眼.<红楼梦>也自不例外."翡"代表宝玉,"翠"代表黛玉,"冷"代表宝钗.宝玉以占最多数的回目成为绝对的主角,与黛玉的亲密,与宝钗的冷淡也是回目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