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  相似文献   

2.
正古往今来,诗人最爱吟咏的鸟恐怕应该首推黄鹂。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最为脍炙人口,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晏殊的"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也广为人知。在大自然成千上万的飞鸟中,诗人们为什么对黄鹂情有独钟呢?"仪表美"的典范黄鹂是一类中等体型的鸣禽,是雀形目黄鹂科29种鸟类的通  相似文献   

3.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相似文献   

4.
陈军 《高中生》2012,(27):9
【原词呈现】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魅力意译】新社时分燕子留下它们漂亮的剪影梨花纷纷飘落后就是清明三四点碧绿的青苔掩饰不住池水的晶莹黄鹂藏在叶子底下轻轻诉说春天的宁静阳光拉出长长的倩影  相似文献   

5.
陈军 《高中生》2012,(9):9-9
【原词呈现】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相似文献   

6.
范新 《教学随笔》2008,(10):55-57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字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有北宋词人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相似文献   

8.
时间的推移,节序的变换,古往今来,人们都是很敏感的。能将这种敏感形象地展示出来的词作,要数晏殊感受暮春的《破阵子》了。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相似文献   

9.
数字原本是用于计数的,单调、枯燥,但是它们常常被诗人、文学家巧妙引入诗联之中,显示出奇妙的美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数字入诗: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宋·晏殊)数字入诗联,增添诗歌意境美。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邵雍)借自然数描绘乡村田园风光。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清·郑板桥)用数字咏雪花,和谐流畅,情趣盎然。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清·纪晓岚)连用十个“一…  相似文献   

10.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爾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春回大地,风和日暖。晏殊的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无限美好的春景图。若拿它来形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如今“双创”教育推进的大好局面,也是再应景不过。  相似文献   

11.
孙犁的《黄鹂》无疑是一篇较耐读的文章,其他不说,单就文中"黄鹂"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解读者就各有说法。有人认为黄鹂是"文学艺术家的化身",文章借黄鹂"谴责那种戕害文艺事业的极左政策";也有人认为,黄鹂是一切美的事物的化身;更有人认为,作者"用黄鹂来象征文学乃至文  相似文献   

12.
<正>南宋年间有一幅《澄江碧岫图》,图中清涧碧松,二三行人。行人如豆小,却可窥其怡然自得,静享无闻之乐之态。鲁迅先生尝言:"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是英雄,是潜藏水底的山峦之巅,为民族的前行不懈努力,然而,当目光徐徐转至澄江碧岫中那渺小如苔的沉寂行人,吾竟品出些"碧潭清皎洁"的禅意来。平凡如行人,却绝不意味着平庸。平凡如路边鼓掌,却绝  相似文献   

13.
黄鹂,单是汉字,就已构成视觉上的灿烂了;单是音节,就已充满听觉上的婉转了。“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古远的诗句就在枝条上翠绿着。面对此情此景,谁不耳聪目明?仿佛凤凰栖于碧梧,仙鹤至于高松,只有翠柳,只有春天里的翠柳,才能展现黄鹂的全部美丽。鸟是树金黄的心跳,  相似文献   

14.
秦珍 《语文天地》2008,(2):20-20
请先看下列两个诗句:水田飞白露,夏木啭黄鹂。(李嘉佑)漠漠水田飞白露,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这两句诗都是描写同一景物的,后者比前者除句子开头多用了一个形容词而外,其他并无半点区别,可艺术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漠漠"有广阔之意,白鹭在广阔的水田上飞,比起  相似文献   

15.
请先看下列两个诗句:水田飞白露,夏木啭黄鹂。(李嘉佑)漠漠水田飞白露,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这两句诗都是描写同一景物的,后者比前者除句子开头多用了一个形容词而外,其他并无半点区别,可艺术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漠漠"有广阔之意,白鹭在广阔的水田上飞,比起  相似文献   

16.
一、不协调因素的统一,构成“和谐”作者第一回看见黄鹂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是怎样的一只黄鹂呢?它色彩鲜丽(“金黄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声音诱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姿态矫健(“迅若流星……一闪而过”),却出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中。黄鹂的这种极致的美的实体以及精神、性格与残酷的、充满血污的战争环境是不协调的,但作者孙犁却别具慧眼:他在这不协调中看到了内在的统一,即抗日战争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血与火的考验,带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新生,创造出美的生活和美的自然。黄鹂的美与残酷的战争环境看似不协调…  相似文献   

17.
最突出孙犁的创作观的文章之一,可谓是在"左"错误倾向影响创作出来的散文《黄鹂》。《黄鹂》记录了作者心境的起伏、人生的境遇以及社会的变迁,借"黄鹂"抒景,从小事物中发现大主题,从低微出见高大,再上升到民族心理、精神层面和人性的思考,而心灵恪守却是那份质朴的乡土情怀。  相似文献   

18.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天来了,柳树抽(chōu)出了嫩(nèn)绿的枝条,长出了碧绿的小芽,就像一条绿色的瀑布。柳树迎来了两位"歌星",她们就是美丽的黄鹂公主,柳树就是黄鹂公主的舞台。黄鹂公主落在  相似文献   

19.
王湘华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4):30-32,55
周邦彦《黄鹂绕碧树》、《解语花·元宵》二词,在不同词籍中,其词语、句法略有差异,譬如前者称“酒”有“榴花”、“流霞”之别,后者首三句为“四四五”或“四四六”句式。行文试对此辨正,认为当以“流霞”和“四四六”句式为是。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引得黄鹂下柳条"。黄鹂最喜欢的是柳枝,鸣啼于柳枝是它们的最大乐趣,而有了好的方法和优美于柳条的氛围,就能引其下柳条。小学生如黄鹂一样,天生是好玩好动的,而根据其特点,用巧妙的方法相引,提供一个诱人的学习氛围,他们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成绩的不断提高就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