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人能选择和创造有利于教育的环境,避免不利于教育的环境。中国古代孟母三迁,就是为了使儿子能有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我们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从而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育人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环境能使人向上,刻苦读书,立志成才;坏的环境则使人意志消沉,不学无术,玩物丧志。因此,净化优化育人环境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境教育存在两个结构性问题:一是基础环境教育发展缓慢,使环境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尽合理;二是环境人文教育发展缓慢,使环境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当前,应以环境专题教育的开展为契机,加快发展基础环境教育;以环境美育为切入点,加快发展环境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4.
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环境教育的定义日本环境部在1988年的文件记录中正式将环境教育定义为:“加深关于人类与环境之间关联的理解和认识,推进国民具有责任性行动的学习。”通俗地说,环境教育就是为了创造使人类子子孙孙能够继续生存的更好的环境的教育活动。根据国际环境教育宪章中提出的环境教育目标,日本学校在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中,重视增强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环境的主动关心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判断的能力,使学生确立参与构造良好环境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态度。在注意形成学生丰富感知的同时,使他们能够综合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二、…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7,(5):68-75
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当地环境刑事司法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收效甚微。行政处罚对于制裁环境违法行为具有局限性,不足以遏制环境犯罪的滋生。司法机关与环境执法部门在案件移送、接受上的不顺畅,地方保护主义及熟人社会中人情关系的影响使环境刑事司法的独立性受到挑战,当地环境司法专门化程度低、司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亦使内蒙古西部地区环境刑事司法的强化面临困境。在环境违法行为严重威胁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运用刑事司法对环境犯罪进行有效的惩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给乡村民生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灾害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使民生的自然环境恶化,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同时,灾害也引起了社会环境的恶化,使社会失秩,矛盾激化,人们处于动荡的生存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7.
高校中开展环境教育拓展了德育内容,对高校德育教育有着重要作用。环境教育在对大学生三观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实现道德内化与知行统一、提升大学生素质、丰富德育手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环境教育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德育,才能使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出环境教育的功效,从而使学生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屋顶花园的发展起因、功能作用、绿化设计与应用技术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和研究,使屋顶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使城市生态文明与生活环境文化相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绿色奥运理念指导下的高校环境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绿色奥运理念指导下,开展高校环境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改变大学生环境意识薄弱现象,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营造校园绿色体育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建设绿色体育运动场地、优化校园绿色体育环境的文化氛围、制定绿色体育环境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0.
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幼儿主动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需要在环境中进行彼此的交流,对于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畅所欲言,需要单独的以及与他人一起工作的环境。教师应为幼儿准备、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物质及精神环境,要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功能,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理解接纳关爱的氛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从而使幼儿在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已远远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理论研究较为滞后。藉此,论文旨在总结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趋向,展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学理上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休闲市场开发的角度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扩大一点说,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都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专家提出了很多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据此,本文将从休闲市场开发角度来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同属于人类智力创造的产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是有可能也是有必要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归属相对明确,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正当使用,还可以对公权力进行抑制和监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我们还要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特别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大资源观下,红色非物质文化及其成果因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而被纳入资源之列。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的各类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它包括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为主题,鼓舞人民斗志、积极向上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种体裁的艺术作品,口述红色历史,以及以牢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内容的文化空间。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精神和教育价值,作为资源,还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建攀 《职教通讯》2019,(17):23-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灵活的教育活动,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空间。随着社区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丰富,社区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鲜明的社区性且主体相同,但社区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存在政策支持不力、教育形式单一和参与积极性低等困境。基于此,应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利用社区教育的多样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对话理论作为巴赫金思想的精髓,与我国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诸多契合之处。在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方参与者始终未能形成保护的合力,严重影响了保护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深入探讨对话理论,对于反思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特征,决定了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效地保护了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另一方面,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民众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如何在当今的社会中,培养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已经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一个民族珍贵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高等学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全社会共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与心授的重要载体、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应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其一,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与活态性,构建"口传心授"新模式;其二,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努力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将传承具有优秀品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其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性与综合性,地方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共同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论坛,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探索高校、地方政府与传承人合作的新模式,积极构建"非遗"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地区文化复杂多样,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突出,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遍性,又各有特殊性。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整合了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研究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同时从开发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文化品牌推广及国际交流和展演的角度探寻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需要有更具宣传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渠道,而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就是对其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今社会的大众传媒已经深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且急剧扩张,近些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颇高,报纸、图书、电视、网络等媒介形式都给予了较多的表达机会和展演空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媒介语境之中,并借助现代传媒的各种优势,能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