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的一个评论专栏,自 1988年元月开办至今,一直由储瑞耕一人主笔, 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专栏。《杨柳青》专栏评论的成功,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主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理性信息资源,巧借外脑,写出富有社会影响力的评论佳构。  尽管《杨柳青》专栏主笔过去写过国际评论,主持过报纸的杂文专栏,也写过多年的言论,可以说主持《杨柳青》专栏笔政是有条件的。然而,面对的情况就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这个专栏是在省委机关报的头版开办,责任重大。其次,该专栏的受众没有具体的定位,面对受众整体,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2.
纸上储瑞耕     
2008年2月16日,虽然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河北日报》来讲,这日子又有一些不那么平常,因为这家报纸有一个言论专栏——"杨柳青",已经坚持了整整20个年头。一个专栏,由一个人主笔,连续不断20年(而且以评委会全票通过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这在中国的共产党党报史、报纸史和新闻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个专栏的主笔,就叫储瑞耕。  相似文献   

3.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六十年代河北日报在天津出版时,借印制年画而闻名的津郊杨柳青镇而得名。该专栏“文革”中夭折了。1988年河北日报又恢复了《杨柳青》专栏,由储瑞耕同志主笔。 10年过去了,《杨柳青》已成为河北日报一个名牌栏目,多次在省内外获奖,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栏”。  相似文献   

4.
《河北日报》头版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长期坚持,办得成绩斐然,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今年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杨柳青——言论专栏1988——1997十年总汇》。这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作序的精装本大部头,向读者展示了报纸言论改革的有益尝试和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报纸的评论编辑,我读这本书觉得心情很不平静,感慨良多,其中最具积极意义、现实意义的感想是,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思考报纸言论改革拓宽了思路;我们不妨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促使我们的报纸言论通过改革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徐光春在本书的序言中对“杨柳青”赞赏有加,并对其经验作了首肯。他说:“《河北日报》头版上有个‘杨柳青’言论专栏,办起来快10个年头了,我早几年就注意到这个专栏.觉得挺有看头。今年8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次‘百佳’事迹报告会,会上有4位‘百佳’新闻工作者发言,其中之一的储瑞耕,就是‘杨柳青’专栏的主笔(他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3位评论员之一);他的发言,相当一部分说的是‘杨柳青’专栏在文风上进行的改革探索,我和与会同志听了,都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徐光春副部长认为,  相似文献   

5.
河北日报的言论专栏“杨柳青”已经坚持了17年之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信赖。“杨柳青”的主笔储瑞耕关于评论创作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到现实生活中去,撷取一朵又一朵、一片又一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献给读者。”此说法简称“花环论”。“花环论”是储瑞耕在评论创作方面的独到理念,也是储瑞耕主持“杨柳青”专栏17年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河北日报》的“杨柳青”专栏办起来已经9年,它在比较长时间的实践中,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可谓是一个名专栏。为交流办专栏的经验体会,推动报刊上出现更多的名专栏,“杨柳青”专栏主笔储瑞耕同志写了此文,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7.
从1988年2月起,《河北日报》要闻版开设了一个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编辑部领导决定由我担任主笔。从那时以来,已经16年了,发出文稿近700篇。1998年2月,作为这个专栏10年汇集的《“杨柳青”》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徐光春同志在“序言”中说:“一张报纸的头版,特别是一张省委机关报的头版,办一个言论专栏,由一个人主笔,坚持了10年(他们有决心继续坚持下去),这在我国报纸史上,似还没有先例。”1998年3月,中国记协以“杨柳青”为研究对象举行了全国性的“新闻言论改革研讨会”,中国记协负责同志,兄弟省、市、区党报负责人,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8.
得知<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到今年2月16日,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一是高兴,很生感慨,因为一个人主笔一个专栏持续20年,这在我国的报纸史上好像没有先例;二是有话可说,因为我与这个专栏的主笔储瑞耕有所交往.  相似文献   

9.
得知<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到今年2月16日,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一是高兴,很生感慨,因为一个人主笔一个专栏持续20年,这在我国的报纸史上好像没有先例;二是有话可说,因为我与这个专栏的主笔储瑞耕有所交往.  相似文献   

10.
善抓“点子”写言论何学元小言论是重要的新闻评论之一,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都是颇受读者欢迎、短而精的小言论专栏。一篇小言论,寥寥数语,紧扣时代脉搏,议论风生,激浊扬清,切中时弊,读者喜欢读,作者喜欢写。但不少小言论作者常为找不...  相似文献   

11.
从1988年2月开始,到1997年8月,“杨柳青”9岁半。“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上的一个言论(新闻评论)专栏:每篇千字左右,不定期刊出,楷体字排版,手写体署名;9年间发文400余篇约45万字;多次在省内和全国范围内获奖;1994年《中国新闻年鉴》作为“新闻改革典型经验”予以介绍;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栏”。新闻理论并不神秘,它是人们新闻实践的条理、提炼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9年多的时间不能说很短,400余篇文字也不能说很少,作为“杨柳青”专栏的主笔,把其中的创作实践、思考及体验概括地归纳和表达出来,也许能给予行内行外的人们某些启发,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河北日报》一版的“杨柳青”专栏评论,不但是该报的“名牌产品”,同全国各地党报的专栏评论相比较也有其独特的鲜明特色,几年来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4年度《中国新闻年鉴》作为“新闻改革典型经验”予以介绍。(一)“杨柳青”专栏能够在当前卓而不群,主要在于它具有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战斗风格。  相似文献   

13.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上的一个新闻性言论专栏,从1988年2月复刊开始,由储瑞耕同志主笔,于今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这10年是探索的10年,改革的10年。“面壁十年图破壁”,而今,大地已是杨柳青青。可以说这项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杨柳青》言论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从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4.
储瑞耕先生是《杂文报》创始人,《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连续20年(1988-2008)的主笔,“韬奋新闻奖”获得者。2008年11月他应邀在河北省新闻媒体负责人培训班上作了长篇演讲,产生了热烈的反响。经储瑞耕先生同意,本刊摘要刊载。  相似文献   

15.
《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储瑞耕主笔),已经办了12年,发文500余篇,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荣誉。1999年11月底,“杨柳青”又获得了“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杨柳青”的成功,有关专家多有研究;笔者试图从美学价值的角度来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的论题,就是评论的对象。论题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评论质量的优劣。因此,写新闻评论,首要的是选好论题。论题选择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从上面的精神中选择,其论题较为明显,相对容易;另一种是从平常的生活中选择,由于平常生活由大量平常现象构成,从中发现有评论价值的论题就相对困难,因而困扰了不少评论工作者。但是,这并不是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的“签名评论”,是指在报纸上以作者的手写体签名的评论。如将评论分为大型重型评论、中型评论、小型评论三类,签名评论一般属于小型评论类,且多为专栏评论。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签名评论是个新生事物,是大胆试验的产物。在人民日报报系里,《华东新闻》是最早开“签名评论”专栏的版面之一。笔者有幸于1997年到2000年间,与另一位同志共同主笔《华东新闻》的《每周经济时评》专栏,4年内共计撰写了100多篇经济评论。时至今日,出去采访与人交换名片时,还常听对方讲:哦,我知道你,就是在《华东新闻》上签名的那位记者。有一次,采访一位省…  相似文献   

18.
冯越,仅是地方新闻单位大连日报社的普通编辑,然而,他撰写的新闻评论《一个人真能承包100个厂吗?》和《另一种溃堤》,却分别荣获了1988年全国好新闻二等奖和1998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据专家统计,能两次获此项殊荣的人在全国也不超过10名,在地方新闻单位更是凤毛麟角。拜读其文,细听其语,笔者以为其成功的奥秘有三点甚为突出。一、求异创新的选题能力一篇评论成功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论题,论题的优劣源于对问题思考的程度。求异思维,即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地思考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富于…  相似文献   

19.
苏婧 《青年记者》2006,(20):16-17
《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由该报评论员、“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储瑞耕主笔,于1988年2月16日开篇,不定期刊出,直至今日仍在继续,创下了党报个人言论专栏“持续时间最长”和“作品数量最多”两项全国纪录。1999年11月,该专栏以评委会全票通过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  相似文献   

20.
《河北日报》“杨柳青”专栏主笔储瑞耕,前不久在一篇稿中谈了他写舆论监督稿(他直言为写批评稿)的做法,读后很受启发,深感他的做法值得借鉴。储瑞耕将他写舆论监督稿总结为“三法”:一是“点名道姓法”。就是在文稿中直接点出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进而表明作者的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褒奖什么,批评什么,旗帜鲜明地说得明白,毫不含糊。二是“敲山震虎法”。就是掌握了事实和政策,写出批评稿后,先给地方领导审阅,引起重视。如果问题得到解决了,批评稿就不再刊出,甚至刊出从正面写的稿子。有一次储瑞耕了解到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镇卫生院与一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