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50年代“新经济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党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遗留问题而提出的中国式“新经济政策”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继续,是痛感过渡太急太快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受苏联“新经济政策”启迪的结果。但这种中国式的“新经济政策”尚未实施就放弃了。党的好思想、好政策一再受到“左”的冲击,呈现断裂——修复——再断裂——再修复的曲折发展。文章讨论了这一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1931年9月到1937年7月,日本侵华政策可分为:武装侵占东北——政治经济“亲善提携”——“华北自治运动”——发动全面战争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4.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问题”变成“教育政策问题”——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纵观我国的义务教育收费政策,其演变过程并不复杂。早在1986年全国人大批准并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中,我国就从法律层面做出了“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的规定。但在随后的实  相似文献   

5.
张淑娟  徐玲 《文教资料》2014,(6):143-145
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分析中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其问题存在于委托人——教育部与代理人——高校与专家组之间出现的“代理人问题”,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专家承诺与问责制,以及教育质量市场评价体系等是解决代理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着西方所无法比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效率。然而,如果决策不够科学化,“集中力量”所带来的损失也会是巨大的。中国需要具备专业能力、敢提出一定“储备性政策”的政策研究机构——智库。  相似文献   

7.
声音     
《语文学习》2010,(2):79-79
●教育政策不能总是在“试行” ——查阅近年来山东出台的教育规定,几乎都是“试行”和“暂行”,“试行”当然可以理解为改革探索,其中也暗含着如果“试错”,某天就不再施行。但教育政策作为最重要、最基本的民生政策,最好是出台前反复论证,出台后长时间不调整。(新京报2009—12—14)  相似文献   

8.
从断裂到协调--中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政策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建国以来中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政策的演进和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体育政策在价值上呈现出注重群众体育——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两条腿走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取向。表现出这2种形式的体育政策从断裂到协调的演进。  相似文献   

9.
作业变革是“双减”政策观照下的教育改革必行之路。本文从英语作业的现状与问题入手,探索作业设计的多模式新思路:“以趣导学,组成知识礼包——精准资源推送”;“以生乐学,描绘学生自画像——精准学情诊断”;“以做促教,探究多模态样式——精准作业干预”,指向分层式、开放性、立体化,积极探究“沉浸式作业”“项目式作业”“反思式作业”等多模式作业样式。  相似文献   

10.
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课程共有”是课程政策理想模式的基本设想 ,旨在寻求一种反映社会变革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政策及其制定的新的方式、观念和模式 ,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指的是课程权力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即国家、地方以及学校等课程权力主体都能够拥有明确的课程权力并保持一定的“张力”;第二 ,指的是一种“超越论”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即超越“统一论”、“适应论”和“特色论”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第三 ,指的是课程政策制定的一种新模式——共有模式 ,其形态是使各方面人员都能得以充分的交流和参与的“水漏型”。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师问题关注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模式,而是伴随着对“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幼儿—教学需要”“管理—政策”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等问题的关注层次的变化呈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其中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是通过“筛选——(忽略)——调节——再关注”的脉络反复循环作用而实现的.从幼儿园教师问题关注变化的视角,可以构建一种“既可信又可爱”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开始,至2012年暂时中止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大概经历了“酝酿——启动——调整——中止”四个阶段。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包括教育城镇化在内的农村城镇化水平,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集中办学的规模效益,推动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该政策也给农村学生、学校以及家庭带来了许多问题与困扰。客观记录这场农村义务教育领域内的“运动式”变革,对于中国,甚至世界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恢复性司法的制度和理念具有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刑事政策目的,也是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由“国家本位观”转向“国家——社会双本位观’’以及刑事政策的指导理念由“报应性正义”转向“恢复性正义”的结果。恢复性司法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进入立法阶段,对于它的内容的探讨仍然只是理论上的探讨。如果要在我国实施恢复性司法制度,虽然有一些有利条件,也有不少的障碍。因此,在具体实施恢复性司法制度的时候,应当进行一些刑事政策_上的引导和刑事诉讼程序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11,(7):21-21
各高等学校: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庆祝党的90华诞,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到每一名大学生的心中,按照“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云南大学生系列活动方案要求,省教育厅决定举行“五月的鲜花——党的恩情永不忘——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建国方略前后变化很大,在外交上,从“一边倒”到“两个中间地带”再到“立足第三世界”;对待发展资本主义政策、同西方经济交往政策存在从肯定到否定的反复性;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存在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变迁。从内在动因上看,都是围绕两个价值目标展开的——“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为中国教育改革带来了什么样的任务与要求?小康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政策?8月15日至1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五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部分学校校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中国教育政策”为中心议题,分“缩小教育差别”“创新教育制度”“教育强国战略”三个专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恢复性司法的制度和理念具有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刑事政策目的,也是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由“国家本位观”转向“国家——社会双本位观’’以及刑事政策的指导理念由“报应性正义”转向“恢复性正义”的结果。恢复性司法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进入立法阶段,对于它的内容的探讨仍然只是理论上的探讨。如果要在我国实施恢复性司法制度,虽然有一些有利条件,也有不少的障碍。因此,在具体实施恢复性司法制度的时候,应当进行一些刑事政策_上的引导和刑事诉讼程序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土匪这一武装力量的争取和利用。具体来说,其中的政策与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争取——改造——肃清——“剿抚结合”的发展过程。尽管如此,我们党关于这一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在逻辑上却是一致的,即满足残酷战争环境下革命动员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扩招,普高热的状况愈演愈烈,职业学校办学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现状,从政策、社会人才观、学校办学模式、学校内部管理及招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政策调整、改善教育结构、实施就业准人制度、拓宽教育模式、加大招生力度及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提出了对策,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须在一定政策引导下,在“招生——内部管理——就业”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  相似文献   

20.
1925年底1926年初,苏联、共产国际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于是相应地调整对内对外政策。在以向帝国主义让步为特征的“喘息”政策的影响下,苏联、共产国际对广东政府北伐的态度也相应地经历了反对——部分支持——充满顾虑——全力支持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