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近朱 《集邮博览》2011,(11):20-21
写下这个题目,先要作些解释。邮票中有“票中票”的图案,以及此类专题的集藏;而这个“邮外邮”,则是我杜撰的一个词语。说的是和“邮”本不搭界或关联很少的“邮外”领域,竞多方位的运用了“邮”的表现元素。于是,我便给了这个现象一个自创的概念,称作:“邮外邮”。  相似文献   

2.
集邮偶拾     
△邮海再深,拦不住求实者的探索;邮山再高,挡不住志坚者的攀沿。 △不懂邮识者是“邮盲”;不讲邮德者是“邮痞”  相似文献   

3.
社会上常把那些一不为组集参展,二不为倒邮谋利,三不为“以邮养邮”而储财,光买进、不出让的人称之谓“攒邮者。”尽管社会上对这些“攒邮者”的评介不多。甚至在报刊上连他们的“立足之地”也难找到。报刊上被介绍的大都是热衷于“爆炒”、“高峰”、“低谷”、“储财”、“打折”、“发行量”之类的东西。其实,“攒邮者”才是集邮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他们才是构成中国集邮大军中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集邮杂感     
“炒邮”与“集邮”只一字之差,但有本质的区别。“炒”是为了牟利,“集”是为了求知。“炒邮”不属集邮范畴,炒邮者不是集邮者。炒邮者并不收藏邮票,他只是通过邮票的买进卖出,获取经济利益,从不考虑集邮是一种高尚有益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5.
伪造齿孔票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版《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第113页苏皖边区第一版毛主席像有齿孔票的5枚彩图,其中“便”邮是真的,但是9.5°,“机”邮应为10×10.5°;“印”邮、“平”邮可以确定是伪造齿孔,“快”邮存疑。  相似文献   

6.
近来,在省市集邮报刊上,可以发现一些“老集邮、新面孔”的作者,他们的文章或谈专题,或写集邮知识,或抒发结交邮友之情感,言之有物,可读性强,实乃邮界可喜之事。“老集邮、新面孔”,说的是他们大多数已有数十年集邮历史,但写邮文较少,名字一旦出现在报刊上,令人觉得新奇——他也写起文章来了。多年的邮市炒作,加上新邮发行量大,邮票不断打折,使许多赶浪潮的“集邮者”自动退出,留下来的,都是铁杆邮迷;人过中年,邮趣不减。一个人玩还觉不过瘾,还要参加民间邮学会,隔三岔五去赶场,与邮友们侃侃邮经。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未统一发行邮资邮简之前,有些省、市邮局自行印制了各式纪念邮简,大部分于1951年加贴邮票发售。有资料记载江西南昌发行如下:江西首届物产展览会纪念邮简;喜庆邮简;“五一”纪念邮简;“七一”纪念邮简;“八一”纪念邮简;国庆纪念邮简。武汉邮局发行了“中南区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纪念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2,(10):47-47
7月30日 “中韩之旅”全国青少年集邮夏令营启程,上海11位营员参加,8月4日返回。8月2日 新闻出版局邮协传达市邮协“五大”工作报告。8月7日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邮协学习市邮协“五大”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9.
常说送我邮票,不如惠我邮识。而获取外邮邮识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浏览外邮目录。笔者近期搞到了最新的2005年版美国SCOTT目录的光盘,大大地“时尚”了一把。现将摸索到的体会与诸位交流。首先得配一台笔记本电脑。我目前用的是DELL公司出品的LATITUDEx300型,光驱外置,故主机重量仅1.35kg,最大好处是携带方便,便于和邮友共同切磋邮识,地点不受限制。如果是台式电脑,则只能一人在家钻研,少了点“分享邮识”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2月9日,黄浦区邮协借座“五谷丰登”大酒家举行“2009黄浦区集邮协会元宵集邮茶话会”。市邮协领导、区民政局和各兄弟邮协以及基层邮协的代表100余位出席。  相似文献   

11.
罗煜峰 《上海集邮》2000,(10):27-27
山西太原印有一种“单位转退批条”,编号为“太邮4”。这种批条与我们常见的“邮1407”略有不同。1.不列具体改退原因;2.增加了单位盖章和投递员签名。从笔者集到的这张改退批条看,是由收件单位使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02,(8):2-2
7月27日上午,市邮协在上海集邮大楼8楼会议室召开基层邮协秘书长会议,市邮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世瑞就贯彻落实市邮协“五大”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她要求各基层邮协,一是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向会员传达市邮协“五  相似文献   

13.
说虎道邮     
在自然界,虎是兽中之王;在人类社会,邮乃国脉所系。两者除了虎曾吃掉邮差(清代边疆地区确有记载)之外,看似不搭界。然而,虎是人类的朋友,邮又为国计民生所不可或缺,二者的“交集”势不可免。因此,翻箱倒柜,冥思苦索,说虎道邮,但愿不被讥为“忽悠”。虎头——与书信有关的两位名人民间在说谁家的小孩子(一般指男孩)长得结实健壮时,常称虎头虎脑。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邮乘》是中国早期邮刊中的著名珍本,它是“邮王”周今觉的心血与邮识的结晶。陈志川曾高度评价说:“如果没有《邮乘》一书,也许现在中国的集邮家仍会迷恋于美观大形的杂俎西邮。而今日国邮之能被国人所注意者,《邮乘》一书可居相当之功绩矣。”《邮乘》以其开创性的华邮  相似文献   

15.
一是开放类邮集应该以“邮”为主。非邮品应限在20—35%的幅度为宜;非邮品素材的比例超过一半,则邮集的“邮味”不浓。 二是开放类邮集也要讲主题思想。开放类邮集在组集编排上更具灵活性,可以自由式编组,但我认为不  相似文献   

16.
当前集邮界,有股“气”,有些“怨”。是“恨铁不成钢”之气,是无可奈何之怨。邮市、购邮者,抱怨邮票市场不景气,邮票打折,不赚钱,甚至亏本。邮票发行主管部门,抱怨购邮者太挑剔,难伺候,赚钱不说,亏了就叫。集邮组织,发愁集邮队伍萎缩,会员流失。  相似文献   

17.
张瑞 《上海集邮》2007,(9):38-41
法、意、德“客邮”邮票有多少?国内文献说法不一。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中国清代邮票目录》(修订版)(下称《目录》)所载附录二“外国在华邮局邮票”为较权威的统计:法国“客邮”51套685种,意大利“客邮”16套74种,德国“客邮”10套96种。但据笔者对信销“客邮”邮票研究后发现,有17套61种为《目录》漏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邮政局2000年10月9日.又启用9枚风景日戳。北京西四邮局的“政协礼堂”、“水碓子邮局的“金台夕照”、怀柔县范各庄邮所的“青龙峡”、门头沟区斋堂邮所的“沿河城”、“百花山”、密云县太师屯邮所的“白龙潭”、溪翁庄邮所的“密云水库”、通州县的“百里长街东关大桥”、张家湾邮所的“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等9枚风景日戳,戳径均为30毫米,钢质,日期字钉可更换。  相似文献   

19.
集邮品信息     
《上海集邮》2000,(1):46-47
天津 悼念林崧教授封(12.15)。 山西 省邮协“五大”封(12.13—14);阳泉:“集邮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纪念(临)”邮戳(12.10)。 吉林 省邮协“五大”封(12.11)。 上海 有色金属总公司邮协与诸暨邮协集邮联谊会加字片(12.15),华东师大邮协组建加字封(12.16),烟草邮协庆澳门回归封(12.20),天原化工厂建厂70周年封2种(12.23),台儿庄小区集邮沙龙成立加字片(12.26),“上海市和区、县人大常委会成立20周年”日戳(12.29),“慈善邮资明信片发行纪念”邮戳、加印邮  相似文献   

20.
我是50年代学习机械制造的大学生,喜欢集邮,因而与圆规、三角板和集邮相伴了几十年。因邮识浅薄。以致写的邮也很“机械”,有如机械运动轨迹那样——“简单而重复”,让人读起来干瘪而乏味。然而,退休儿年来却喜欢上了“爬格子”,原先是想以此打发日子,使生活不致太单调,后来写邮时,通过查资料、读邮书邮刊等,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邮识,使得“爬格子”比买邮品更有兴趣,也就很自然地和(《上海集邮》结了缘,并且圆了邮上(《上海集邮》之梦,去年还“儿度夕阳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