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们地区有位相当级别、且“后台”很硬的干部,占了两套住房.群众议论纷纷,但又怕他.怎么办?我说就碰他!稿子在孝感报刊出后,他又拍桌子又流泪,四处告状.报纸搞新闻舆论监督,碰到这类问题,“头皮”就要硬.在新闻舆论监督之下,必然有人笑、有人叫、有人恼、有人跳、有人深思、有人开窍.有些批评报道刊出后,报社所面临的,往往有找岔者、说情者、告状者.他告状,我不理;他说情,我说理.当然,最终还是得道多助.就报社自身而  相似文献   

2.
老金农转工     
"老金,今年又有几个农转工名额,不要气馁.实在不行,就找找纪检书记吧!"众人纷纷鼓励他. 老金是金来大夫.他干工作是狗撵鸭子--呱呱叫,可连农转工的申请表还没见过,几次机会都擦肩而过.老金摩挲着20年前夜间出诊时留在右脸颊那块黑黑的挫伤疤,安慰着自己:唉!命苦不能怨政府啊!  相似文献   

3.
前妻     
我的第二次婚姻差不多弄得满城风雨.前后整整四个月,李速终于给我来了电话,我看到他的电话号码,心想李速你也有这一天.李速头一句话就是:"我实在是忍不住想问问你,听说你又离了?"我说怎么了,奇怪吗?他说有点奇怪,想想他又说,你这么折腾,你家难道没有人阻止你吗?我说你什么意思?他说我没什么意思,就是想问问你,看看你现在说话还正不正常,有没有精神病人的前期症状.我说李速你这个混蛋!他说,看来还没有,那我就放心了.说完就挂了.  相似文献   

4.
1、开头:有个小故事8月的北京,热浪袭人,吴海民顶着正午的烈日,骑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刚进家门,电话铃就叫了.“喂,您是吴记者吗?”一个女子甜甜的声音.“我是.”“我可找到您了!”那女子激动得声音发颤.“我现在在你们新闻出版报的办公楼里,我想马上见到您……”放下听筒,吴海民骑着自行车又返回办公室,虽是烈日当头,但他觉得有片绿荫为他遮阳,一种胜利的喜阅使他忘记了疲劳和饥饿.身轻如燕,车轮飞转……  相似文献   

5.
有多长时间没见岳南了? 大概是100年吧,反正我感觉就这么长的时间.以前见不到他是因为他老人家总在古墓之间穿行,风尘仆仆不说而且一喊就是古代千军万马,我基本不敢正视其雄壮的身影,仰视久了又脖子疼,遂决定在他还没有从地下转移到地上之前,绝不见!  相似文献   

6.
周谊 《出版史料》2011,(1):45-45
2010年12月8日凌晨,许老走了!他走得那么仓促,又那么平静。去世前夜,他留下一封催促美术分类全集尽快收尾的信就悄悄走了,他没有惊动任何人。中国出版界一颗闪亮的巨星划过长空悄然西沉。我们无比悲痛!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许多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都曾被人当作毫不起眼的"野草". ■就从爱因斯坦说起吧!这位大科学家在小时候是个既愚蠢又不善表达的男孩,他的父母都以为他是智障.到中学时,每科成绩都很差,他的老师建议他休学,甚至对他说:"你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相似文献   

8.
涂局长又回来了!回到了他曾工作多年的长沙县史志档案局,回到他所热爱的档案事业岗位上.他坐在清幽宁静、散发着书香与历史气息的办公室,沏上一杯浓浓的热茶,感慨万千,仿佛又重返往昔的投身于档案事业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9.
从引文错误看"编辑"责任的失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丹青先生在演讲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使我既惊又喜.他说:"今天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问题--至少语文方面的问题太多太多."[1]惊的是,他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在大庭广众之下尖锐地批评一个数量如此广大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10.
周幼非是台湾<人权论坛>的记者,每一次和别人谈起他和大陆前总理朱镕基的交往,他就眉飞色舞,兴奋不已. "我和朱镕基的认识并非靠什么重要人物牵线,而是放了他一炮,这一炮,不仅没有轰远朱镕基,相反成了近水楼台,每次到大陆采访,他都接见我,让我再放炮!朱镕基真是个胸襟宏大又平易近人的政治家啊!!"  相似文献   

11.
赵忠祥与杨澜"黄金搭档"忘年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档案时空》2007,(1):18-21
2006年9月1日上午,一个来自上海的陌生电话打在了赵忠祥的手机上,他接通电话时,一个熟悉的声音顿时从话筒里传来:"赵老师,是我呀!我们又可以见面了呢!我好高兴啊!"  相似文献   

12.
秘书:“经理,青工小梁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报社写稿,引起了某些人的风言风语。”经理:“写稿是好事,是无可非议的嘛,怪事就是多!”“有人说他署真名实姓。”“啊,那就不好了,分明是在求名嘛!”“听说他一次就拿了十几元稿费!”“唷,还拿稿费?原来他还有求利的思想!”“那还可不可以让他写了?”“当然可以!谁说不让写?让他马上就给我写一篇!”  相似文献   

13.
辛秦 《新闻三昧》2004,(2):47-47
141.有一天,他和我搭档一起去采访。142.他们见面寒暄儿句后,就进人谈话的主题。143.要不断创、改革,墨守成规是不行的。144.学员的想法不同,不能以偏概全。145.山路不好走,一不小心就被石头绊了个跟头。146.张老师喜笑颜开地登上讲台。147.他强词夺理、一点也不退让,倒好像是别人错了。148.敌人又使出花招,然而故伎重演骗不了战士们。149.有谁知道这段历史公案何时才能揭秘呢!150.明天剧院上演京戏《武家坡》。1,1,在危急的情况下,安全员大声疾呼:“小叫”l犯.老友相见,真是谈笑风生。巧3.回到学校,一切又按部就班地进行着。154.她所以文词…  相似文献   

14.
老王走了,老王悄悄地走了!在他80华诞之际,我说去看看他,聚一聚。他连声道:不必、不必,电话上说说就好、说说就好!但一年之后,他竟轻轻地走了!他早有遗嘱,丧事从简。我连最后一程也没送上他,他留给我的只有记忆,永远、永远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疯子     
你们是否听说有个疯子,他在大白天手提灯笼,跑到市场上,一个劲儿地呼喊:“我找上帝!我找上帝!”那里恰巧聚集着一群不信上帝的人,于是招来一阵哄笑。其中一个问,上帝失踪了吗?另一个问,上帝像小孩迷路了吗?或者他躲起来了?他害怕我们?乘船走了?流亡了?那拨人就如此这般又嚷又笑,乱作一团。  相似文献   

16.
论文新作     
李馆长坐在电脑前,正为完成一篇论文而苦苦思索.该起个什么题目呢?他想说的是技术职称贬值问题,因为时下社会上谁也瞧不起"研究馆员"这个职称.他也想凭这篇论文换个"信息分检师",这是当今档案界最时髦的超高级职称.搜肠刮肚之际,忽然想到小儿子使用的"写作助手"程序,顺手打开,"您想写点什么?"一个清脆的声音."档案问题",馆长回答."请写第一个字",馆长刚打出一个"制"字,助手就打出一个"约"字.他接着又打出一个"档"字,助手就打出一串:"案事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李馆长高兴了,又点了一下"提纲",助手便打出"人的素质问题""经费短缺问题""设备老化问题".妙!正说到心坎上.按动"继续"键,一篇8000字的论文顷刻完成.馆长从头至尾一读,还真是文从字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了给论文加点"分量",他又抄了几段<人民日报>加上去.明天早上送职称中心,馆长长长呼了一口气,喊了一声"冲澡!"哼着小曲,进了卫生间.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死于1953年3月5日晚上9点50分,雷日科夫医生那天被审讯两次.一次是从下午1点10分到下午4点45分,还有一次是从晚上9点20分到凌晨1点45分.审讯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关于斯大林的死,我们不知道的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没人准确地知道他是如何死的.报纸上报道他死于脑溢血,而大约就在同一个时候,据说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跑进垂死的老人的房间大声叫嚷:"他们杀了我的父亲!这些杂种啊!"关于他的死亡的种种描述都是极其地相互矛盾的.  相似文献   

18.
赵金 《青年记者》2003,(1):53-55
主持:赵金 嘉宾:敏瑞(笔名) 山东电视台国际部制片人 培宇:济南某报记者 赵:最近,接到一位在圈内供职的师弟的电话,告诉我他又另谋高就了.挂上电话我细想了想,这位师弟从毕业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已经换了5次工作了,有3家报社、1家杂志社,现在又到了电视台.他在电话里自嘲说:"我已经跳槽跳得找不到北了!"  相似文献   

19.
某报一则会议消息中引用了当地一位书记的讲话,不料,那位书记看了之后,大为恼火:“这些话根本不是我说的!”可是,转而去问记者,记者却也振振有词:“我是照他的讲话稿摘录的,白纸黑字,他怎么能不认帐呢!”两个人说的都是真话,毛病出在这位记者拿到书记的讲稿之后,就回了报社,根本没有听书记的讲话。而那位书记却又偏偏没有照本宣科,记者从讲稿中摘来的那几句话,他的确没有说。矛盾就这样发生了。  相似文献   

20.
严农 《军事记者》2004,(11):63-64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先父严怪愚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告诉父亲,说:“名记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父亲说:“本是名记嘛!我们欢迎!”他愤愤地说:“什么名记?!我就不信那一套!未来之前,先创气氛,要别人为他准备住处,安排生活;既来之后,又大宴宾客,到处拉扯,简直像个大官僚!老实说,没有《大公报》这块牌子,凭他的本事,他‘红’得起来吗?”(长江当时是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父亲说:“我佩服的倒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