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城县农民杨小运说: 他家今年愿向国家交售两万斤粮食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应城县杨河公社卫东大队农民杨小运,全家六口人,今年在队承包二十亩粮田,定产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六斤,其中包括征购任务八千五百三十斤。他是生产队长,农活内行干劲足,  相似文献   

2.
研究一下1981年获奖的人物新闻——《他家今年愿向国家交售两万斤粮食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对于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怎样使人物新闻新起来,是很有启发的。发表在湖北《孝感报》上的这篇报道共三段,仅二百多字。第一和第二段,讲的是农民杨小运全家承包责任田获得丰收的情况。里边讲到,“他不仅要完成征购任务,还  相似文献   

3.
全国1980年好新闻评选,湖北省孝感报一篇330个字的小通讯《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被评为受奖的好新闻。当时,我感到很惊奇。1981年孝感报刊登的《他家今年愿向国家交售两万斤粮食,只要求卖给他家一  相似文献   

4.
浏览报纸,《“热点”追踪》、《“热点”透视》、《“热点”纪实》等几乎随处可见。既然,“热点新闻”作为热点事件发展的同步录,在形式、阵势上,已形成新闻报道的一种时尚,那么,如何让“热点新闻”真正“热”起来,即能产生某种相应的“热效应”——或在读者中引起震动、呼应,或在有关部门间引起关注,并促使问题得以解决,等等,这已成为我们报界一个不应回避的论题。 《热点新观察》作为宜昌市《三峡晚报》报道热点新闻的一个专栏,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觉得,热点新闻要产生热效应,强力进攻“选题”和“策划”,可谓一条有效通道。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节,中央实验话剧院上演了喜剧《没毛的狗》。说的是“农民金九成从报上得知一种浑身没毛的狗,肚子里长有名贵药材狗宝,一斤能卖两万元”,遂起发财之心。围绕这一中心情节,随之展开了一系列阴差阳错、令人捧腹的笑话和误解。我无缘看到这出戏的演出。上述内容,就像剧中那个发财心切的金九成,是“从报上得知”。我得知有《没毛的狗》这么一出戏上演了,金氏得知有一种没毛的狗可赚大钱。我的得知自然比不上金氏的得知,  相似文献   

6.
热点新闻报道是电视台的一面旗帜和“重磅炮弹”。从去年开始,邓州电视台开办了《记者视点》栏目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本文试根据邓州电视台的实践,对热点新闻报道作一浅层次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热点新闻报道观 热点新闻报道是一种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武器,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工作者社会实践和履行职责的重要方面。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只有颂歌,没有监督,这个电视台的宣传功能就不算完整,也不能树立新闻舆论的“权威”,进而提高收视率,在频道林立的竞争中占一席之地。邓州电视台的《记者视点》开播之后,电视台的“信访”、“人访”量剧增,一下子就拉近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但是,要使热点新闻报道久热不冷,应树立正确的热点新闻报道观。1.热点新闻报道也是一种正面宣传。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7.
去年10月份,我们村一个农民把养了7个多月的两头猪赶到集市上卖了,只赚了20元钱。同村另一农民参加了省电台举办的“快速养猪函授班一学习,科学养猪,他家养的猪每天都要长1.5斤以上。当时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广快速养猪法,我就依上面两个事实,以《相比之下还是科学养猪好》为题写了一个新闻小故事。不到10天,就被省、地、县三级电台采用了。这篇稿件一广播,本村有不少农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4日至1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显位置推出系列报道“麦收时节乡村行”,共刊发《“俺觉得种地有奔头了”》、《滞洪区里笑声朗》、《黄泛区农场土地热》、《卖粮记》等9篇稿件,其中8篇以生动鲜活的“现场短新闻”反映了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后农民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他们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多种粮食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从《人民日报》“凡人新事”里看到一篇《保护耕地的“阴阳先生”》,读来饶有兴味:湖南临澧县杨板乡一农民原来把宅基选在山上,有个“阴阳先生”看了故作忧虑地说:“荒山建房,与鬼共眠,日后祸多,还是建在稻田里好。”说得他心神不安,三次打报告申请占耕地建房。乡政府土地管理员、共产党员辛柏茂知情后,三次到他家做思想教育工作,说明“耕  相似文献   

10.
“消息”自己送上门笔者于今年4月6日在《西安晚报》的头版头条位置,首次披露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一农民藏有九道皇帝诰封圣旨,两块康熙御笔金匾及其它一批珍贵文物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事一时被不少新闻媒体炒为热点。其实。说起来这个热点新闻并非记者“抢”来的,而是“消息”自己“送”上门的。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热点”和“焦点”,近些年部分新闻媒体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一个新闻价值概念──“冰点”,或者说“冷点”。我们不妨先看一个“热点”与“冰点”比较的实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从字面、实质意义及社会影响上,都可以是“热点新闻”的代表。而国内大报之一《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栏目(另有一相关栏目《冰点》)则率先打出了“冷点”的招牌,并显现了与普遍性的热点新闻截然不同的内容与风格。“我们不想标榜自己,只想踏踏实实、平平静静地观察生活,将那些人们确实想知道、应该知道的事件、人物,以一种适宜慢慢品味的…  相似文献   

12.
毋容置疑,一篇好的新闻首先必须有好的决策。 1981年,《孝感日报》成功运用新闻策划,推出《杨小运超卖万斤粮,要求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的连续报道,曾在新闻界掀起过“新闻冲击波”。 也许是尝到新闻策划的甜头,孝感日报人特别重视重大新闻战役的总体策划。多年来,报社成功运用新闻策划,使一个个新闻战役漂亮而又圆满。去年9月,在孝感日报编委会领导的精心策划下,该报推出的《今年秋播种什么》系列报道再次引起强烈反响。这组系列报道以秋播生产为切入点,对“今年秋播种什么”这一农民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层…  相似文献   

13.
时光如水匆匆流逝,许多精彩的新闻报道,就像是一颗颗晶莹耀眼的珍珠,长久存在于人们记忆之中。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跃上1万亿斤.是1985年以来粮食首次连续4年增产。而在素有“北大仓”美誉的中国商品粮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也首次突破4000元大关,同比提高13%。在统计数字传喜讯的同时,经省、市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一个事实引起了各界关注:伴随着数百万“龙哥龙妹闯九州”,2007年黑龙江全省耕地使用权流转面积达到1280万亩——特别是在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试点县林口,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14.
媒体要厚道     
《视听界》2004,(3):4-4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一个有良知的乡镇干部上书共和国总理,三个“真”字饱含了真知、真情。而今,“三农”问题引起了最高层的重视,政界、学界也开始反思,“三农”问题的源头在哪里,是什么导致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书店有厚重的调查报告出售,象征着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读书》杂志近来屡有论及。陈映芳的《“城市化”质疑》(《读书》2004年2期)是从“城市化”这个角度切入“三农”问题的。文章认为,“目前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其实正是在发展主义的框架下形成的。半个世纪以来,因了国家发展大目标的需要(如城市发展的需要、工业积累的需要等等),中国选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新闻工作已10多年,主要采写“三农”方面的稿件,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作品。其中,《农民的愿望》是我的“得意之作”,令人难以忘怀。(一)《农民的愿望》发表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1989年第6期。在这期杂志的《卷首语》中,肯定了《农民的愿望》一文“内容翔实,语言生动,反映了当前农民的心声和要求。”接着引用了我原稿中的一段话:“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生产、农民的利益、农民的情绪,都是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的。常言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是关系到农业这个基…  相似文献   

16.
1998年9月10月,《中国改革报·时代周刊》以多半个版的头条位置刊发我采写的报道《河南农民问题调查之一:农民负担重在哪里?》尽管文章写得较为一般,但立即引起了当地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注。1998年12月17日,该周刊又以同样版面、位置刊发了我采写的后续报道《河南农民问题调查之二:村委选举——农民选你才能当》,此文也同样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河南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王明义看了文章后对记者说:“文章写得很好!就需要你们这样的记者写这样的文章。”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冯晓武看到《河南日报》转载的这篇文  相似文献   

17.
参与实践把握时代脉搏─—采写一篇农村热点新闻的体会谢青云,戴汝金1993年1月20日,《重庆农村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我们采写的《綦江县千名干部下农村向农民结算欠款》的报道。这篇不足500字的小消息,竟被重庆农村报社,重庆市新闻协会,四川省新闻协...  相似文献   

18.
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多,表述新闻事实时用词用语不准确是造成失实的原因之一。这则题为《家庭农场实现机械化》的消息,就犯了这样的毛病。消息不长,全文如下: 六月六日上午,西华县奉母乡七里仓行政村农民何怀勤,指着他家麦场上的“金山”,对县、乡领导说:“俺今年把这良种小麦六万公斤全交给国家。”何怀勤今年五十九岁,全家十四口人,七个劳动力。一九八四年,他家承包乡良种场二百五十亩土地。其中六十亩苹果园,一  相似文献   

19.
“三斤玉米换十斤苹果”“一斤麦子换二斤半西瓜”……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手中持币量减少,只好用自己最多且又不值钱的粮食换取生活必需品。“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近年来又开始出现,成为部分农村的一种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20.
我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适时提出农村改革和科技兴农战略,引导农民走脱贫致富之路。党中央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又做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向全党发出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号召。党的十六大又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广大农民实现了小康,全面实现小康就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因此,“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各行各业都要从“三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