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建民 《教师博览》2002,(12):52-52
祭酒封建王朝专门教育公卿大夫和三品以上官僚子弟的学校称国子监或国学、太学。国子监的最高长官称祭酒(祭酒原非官名,古代人宴会或祭祀时,推一年高望重的人先举杯以祭,称祭酒。隋唐以后始称国子监的主管官为祭酒),官多为从四品。司业隋后至清末,国子监设有司业官,为国子监的副长官,协佐祭酒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官为正五、六品。博士国子监的助手,官位多在正七品到正六品。为培养各类专门实用人才,从东汉到隋末,在当时的京城还建有各类专科学校,依据其专业,分别设立了律学博士、医学博士、武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国子监,是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它既是进入仕途的桥梁,又是向科举制度的金字塔攀登的阶梯。清初,沿袭了明代的制度,南京和北京都设有国子监。顺治七年(1650),改南京国子监为江宁府学,保留了北京国子监,称为国学,亦称太学。清代的统治者对国子监是非常重视的。顺治元年(1644)就设置了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  相似文献   

3.
<正>韩愈(公元768—824)的称号,大家最熟悉的他是文学家,其次是思想家,其实,韩愈还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杰出的教育家。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因为他有过从教的经历:他作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此处"博士"即教师,如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云:"今诸生学于太学,……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国子祭酒(此处"祭酒"为古之学官名,即今之校长,与祭祀喝酒无关)。韩愈在任潮  相似文献   

4.
《师说》是韩愈说理文中极为有名的一篇。文章作于贞元十八年(802),韩愈时35岁,刚从洛阳进入国子监任博士,是朝廷里的学官。文章一开始就强调从师的重要性。老师的职责和作用作者概括为在于传授道理,讲授学业和解答疑难问题。尤其是“解惑”,对于老师来说要求更高,对于普通人来说,更为重要。因此下面作者又就“解惑”作了进一步阐述。作者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明白事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疑惑而不去求师学习,那么疑惑也就终生不能得到解决。从师既然如此重要,那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无论是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  相似文献   

5.
讲话有礼貌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拥进教室,老师堵住一个学生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   “王小明。”学生回答。   老师教训他说:“对老师讲话要有礼貌,必须加‘先生’这个称呼,好,现在回答我,你叫什么名字 ?”   “王小明先生。” 地球是什么样子   “地球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山村小学教师问道。   “不知道,老师。”同学们齐声说。   “那么,我常用的那个鼻烟壶是什么样子呢 ?”   “四方的,老师。”   “不,不 !我的意思不是那个,我指的是我星期日用的那个。”   “圆的,老师。”   “那…  相似文献   

6.
左手·右手     
每当老师提问,她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然而每次老师让她回答,她都沉默地站在那儿,低着头,自始至终。老师困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类似的情形接连上演着。终于,老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提问时,你很积极。可为何每次让你回答,你都沉默不语呢?”她不说话,低着头。“老师提的问,你都会吗?”她仍然低着头,仍然不说话。“你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师帮助吗?”依然低着头,依然不说话。老师也沉默了。她在等待。终于,她说话了,轻轻地,怯怯地:“我刚刚转学过来,我想让老师和同学注意我。所以您每次提问,我都举手……”“那些问题,有的我知道如何解答,有的…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备课?应该怎样备课?提起这个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谈不出新道理,议不出新内容。但考察一下现状,就发现还有问题可以谈,可以议。为什么备课?“备课是为了备考,备好课是为了搞好升学考试。”应该怎样备课?“今年怎样考,今后就怎样备,跟着升学考的指挥棒转,错不了!”有不少老师这样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8.
飞天侠故事作文D张可可的邻居是个名人,他姓方,名便面……不,不,不,因为他穷得老吃方便面,别人都叫他“方便面博士”。叮咚,张可可按门铃,博士来开门。走进去一瞧,张可可吓了一跳。屋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都有真人那么大。“您在发明玩具……玩具用得着发明吗?”张可可问。方便面博士说:“这可不是普通的玩具,是高科技的‘合体玩具’!只要穿上它们,就能拥有玩具的强大功能!”张可可动心了:“借我玩玩行吗?”“正好缺一个志愿者呢!”方便面博士说。张可可背着玩具翅膀上学,路上碰到同学周大刚。大刚正从爸爸的豪华轿车里向他招手。“喂,…  相似文献   

9.
"9·10"胡解     
教师节就要到了,学校召开了一个迎教师节的小小茶话会。会上,小龙老师虚心请教:“一年有12个月,一月有30天,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教师节偏偏定在九月的第10天?”“这有什么不明白的?”自称“学问大师”的侯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一般来说,节日的选定都具有纪念意义。我看,九月十日可能是我国某位大教育家的出生  相似文献   

10.
幽默·漫画     
《学子》2004,(10)
择友在医学院课堂上,男生问女生:“我要如何才能打动你的心?”女学生:“老师不是教过了吗?要用电击。”征婚三个在校女生谈论一个来学校征婚的男子。甲(低年级本科生):他有多高,相貌英俊吗?乙(硕士研究生):他做什么?月薪多少?丙(博士研究生):他在哪!!!大学论文大三作文课要交一篇十页长的论文,讨论做人的意义。我使尽浑身解数,完成了功课,教授给评为佳作,还鼓励我毕业后可以写作为生。第二年,男友也修这门课,也要交同一题目、同样长度的论文。他要我帮忙,我把旧作给他参考,他一字不改照抄交卷。论文发回来,只见教授在上面写了一句:“你女朋…  相似文献   

11.
“给我一杯减肥水,让我一天不伤悲……”一阵浑厚的歌声由远至近。不用说,一定是“张郎”又在吐露心声了。此“张郎”非彼“蟑螂”也,他是我们肥肥的张老师。“郎”是古代的一种官名,把它加在张老师的后面,就得来了这个雅号。  相似文献   

12.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  相似文献   

13.
山长五代时,学生尊称教师为“长”。西宾古人席地而坐以西为尊,是安教师的席位。故尊称教师为宾”。司业古代主管音乐兼教国子的人称业”。祭酒汉代有称博士为“祭酒”,现相于国立大学教授。学政到太学当教师后,才能称“学政先生古时称私塾教师为“先生”。教习明代对翰林、进士的老师的尊称。老师宋、元时对小学教师的称谓。训导明清时主掌教育生员的副职称谓。教谕宋代指京师小学或武学中的教师。讲师古时对经学武学教师的称谓。助教协助教授的教师。教授高等学府中职别最高的教师。我国古今教师称谓$肥城市王瓜店镇史志办@田文鑫  相似文献   

14.
师:这节作文课,老师先给大家照张相好不好?生:(齐答)好!师:那么请大家鼓掌!(掌声中,师持相机“咔嚓”,一阵闪光。)[评]照相机搬进课堂,是很新鲜的。而“瞬息闪光”,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此刻,学习兴趣空前高涨了。师:这下,同学们心里可能会想,今天老师有毛病没有?怎么作文课照起相来?——哪位聪明的同学能把老师的心思猜出来?[评]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质疑又激动,谁不爱当“聪明”的孩子?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谓处在积极的状态中了。生:(正在思虑,全  相似文献   

15.
理由今天,小刚没完成家庭作业,老师问他:“小刚,你为什么没完成作业?”小刚说:“老师,昨天我家来了一个强盗!”老师大吃一惊,忙问:“他们抢走了什么?”“他们抢走了我的家庭作业。”小刚认真地说。  相似文献   

16.
我熟悉邻居的一个孩子,今年中学毕业。他排行第二,上头有个姐姐,按从前分配的不成文法,老大务农,老二理所当然是“硬工挡”。为此,他总觉自己是天生畄城的,不愿意读书。当时还有“四害”横行,老师和家长鼓励他好好学习,他却理直气壮地回答:“你不看看我是什么面孔?”言下之意,我反正进工矿,学习顶啥用。现在拨乱反正了,升学要择  相似文献   

17.
男生·阿K     
迟到老师:你今天为什么迟到?阿K:因为我昨天是按时到校的。老师:什么?!这是你迟到的原因?阿K:您前天批评我:“你每天都迟到,这可不行!”所以我打算隔天迟到一次。电话号码“同学们,”老师说道,“这页书下面有一条注释,写着‘歌德(1749-1832)’。这是什么意思?阿K,你来回答。”阿K正走神呢,听到老师叫他,就站起来说:“这不是他们家的电话号码吗?”男生·阿K@小乔  相似文献   

18.
一、博士1.官名,起源于战国。如《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又《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汉初,博士所掌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并参与政事论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6,(3)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我一生下来就是裂唇!同学们都嘲笑我。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左手紧紧捂住了…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朱远国老师来信所谈观点反映了部分教师的思想,现将主要内容摘登如下:编缉同志:您好!就每年高考政治科15分时事政治题的死记硬背的考法,我想谈一点点看法。不可否认,每年考题内容都是国内外一年内的重大时事,如果年年都考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我们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有什么帮助?笔者认为,高考时事政治15分的这种考法有很多弊端,用“劳民伤财”四个字来概括一点也不过分。具体表现为两“苦”一“乐”,即政治老师想得“苦”;文科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