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力学》的第二部分——运动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普通物理”的质点运动学和刚体定轴转动为起点,既要为“理论力学”的动力学打下运动分析的基础,又是学习后续课程《机械原理》的必要准备。运动学包括:点的运动,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并以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为重点。所研究的问题是确定点和刚体运动时的位置、速度和角速度、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由于八二级《理论力学》在电视教学中对运动学作了较多的修改,本文拟就新补充修改的部分内容和前两届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对必修教材“物体的运动”,忽视强调它是运动学中的质点运动学部分物体是有形状和大小的,如果物体在受力时,其形状和大小的变化忽略不计,则该物体可视为刚体.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者所起的作用很小,则该物体可视为一个有质量的几何点,即质...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力学》运动学中,首先研究动点相对两个不同参考系表现的不同的运动特征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速度之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然后研究一类刚体的合成运动——刚体绕平行轴转动的合成。其中点的合成运动是运动学部分的重点之一。而点的合成运动很难理解,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点的合成运动规律及教学要求。一、教学要求1、正确掌握点的合成运动的基本概念(动点、动系、定系、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绝对加速度、相对加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科氏加速度、重合点、…  相似文献   

4.
理论力学研究三大部分内容: 静力学——研究物体平衡的一般规律。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而不涉及产生运动的原因。 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和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关系。 现就第三部分动力学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动力学的内容极其丰富,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它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也极为广泛,例如各种机器、机构、结构等的设计,航空和航天技术等,都要用到动力学知识。动力学研究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有关质点运动的研究。描述和研究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不追究导致物体位置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这一部分力学知识叫做运动学。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研究质点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一、用公式和图象表达运动规律的方法1.公式法解运动学问题的思路是:①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②明确物体做什么运动,画出草图。③考虑运动过程的特点,选用反映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点的运动学是研究一般运动物体的基础,因而对于运动学和动力学非常重要。借助Sketchpad从平面连杆机构和圆上一点的轨迹入手,进而分析其运动规律。将Sketchpad的动态交互式演示方式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得点的运动轨迹形象生动,容易将教学的难点要点充分讲解清楚。教学实践的对比证明,用Sketchpad辅助进行点运动学教学,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刚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把物体当作刚体看待。研究刚体运动,必须讨论刚体在空间位置的确定及运动的分类。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每一质点既然要三个独立变量来确定它的位置,而确定刚体的位置需要确定刚体内不共线的三点O、A、B上的位置。因此,确定刚体的位置需要九个变量。由于三点间三个距离OA,OB和AB是常数,所以实际上只要用六个独立变量就可以确定刚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正>运动学与力学紧密结合,我们在求解运动学问题时只有时刻注意运动物体的受力变化情况,才能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而根据运动学规律列式求解相关问题。下面就以一道运动学问题为例,进行适当的变式探究,以获得求解此类问题的通法。  相似文献   

9.
振动和波一章综合了运动学、动力学和能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这两种运动,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运动的周期性,如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能量等都呈周期性变化;更重要的是搞清它们的区别:振动研究的是一个孤立质点的运动规律,而波动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刘成平 《物理教师》2006,27(7):57-58
几何光学中有一类与运动学相结合的问题,由于同时渗透了几何光学和运动学的相关规律,所以问题要难得多,解这类问题的基本做法是,先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定律等规律作出光路图,弄清几何关系,再结合相关的几何光学和运动学知识列式解答.1物体运动导致物体影的运动例1.(20  相似文献   

11.
许晓卫 《考试周刊》2014,(43):147-147
<正>追及问题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规律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并尽可能地画出运动过程的示意图帮助分析。速度图像可直观反映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过程,利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夹面积表示位移形象,展示追击过程物体间距离的变化,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追击过程的实质——速度不同导致物体间距离的变化。同时运用图像中的几何知识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往往可使解  相似文献   

12.
物体的影子随物体的运动而移动,是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也是颇为常见的物理问题。对影子运动规律的判断,若想当然地予以判断,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只有综合应用运动学和几何学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例1、如图1所示,一人站在白炽灯S的正下方O点,当人沿水平方向以速度υ向右行走时,试确定他头顶M的影子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匀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通常用运动规律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用它求解连接体间的物体的加速度一般都比较复杂.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动能定理能有效快捷求解运动学问题中物体的加速度.由于动能定理是标  相似文献   

14.
这一章讲授运动学的基本知识。运动学的知识既是力学中的一部分基础知识,又是研究动力学的基础。这一章跟第一章一样都是基础性的。学生掌握了这两章知识,就为后面学习动力学知识作好了准备,运动学的任务是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回答物体是怎样运动的问题。要知道物体是怎样运动  相似文献   

15.
“追及”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的运动常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这类问题是运动学中较难的问题,在考察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16.
不能用刚体模型处理滑动摩擦力作功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之翔 《物理教师》2002,23(9):13-14
刚体是实际物体 (固体 )理想化的一种模型 ,其上任意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都保持不变 .在所研究的问题里 ,如果某个物体的形状变化和质量变化都可略去图 1不计 ,则它就可以当做刚体 .  例如 ,一个质量为m的方块物体处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AB上 ,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 ,如图 1所示 .由于滑动摩擦 ,方块和斜面在接触处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物理变化以至化学变化 .如果只考虑方块的加速度a、速度v和滑过的距离s等运动学方面的问题 ,则上述变化一般都可略去不计 ,因而可以把它们都当做刚体 .这时方块的运动方程便为 :ma =mgsinθ -f…  相似文献   

17.
本部分内容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并且是运动中比较简单的形式——直线运动.而高中研究的直线运动中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本专题高考常考的题型1.通过图象法和运动学公式法结合分析物体的运动;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3.追及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非常典型的运动类型,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所以它是运动学中教学难点之一,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 动力学这一部分内容在中学物理力学部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它是静力学和运动学两部分内容的枢钮,也是这两部分内容的发展和延伸。静力学研究的是受力平衡(表现为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而动力学研究的是一般受力情况的物体。从这个角度来讲,静力学只是动力学中的一种特殊情况。静力学研究了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学研究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动力学阐明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它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因此动力学是前两部分内容之间的一个枢钮。 其次,将动力学继续拓展,可进一步讨论力的两种基本的积累效应。第一种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20.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