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建军 《宁夏教育》2003,(11):40-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学生的创新学习。强化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张扬个性、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的误区,部分教师认为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系统完整的语文训练,而忽视了母语教学有基础、有语境、有丰富的资源这一基本事实。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在课堂“言说”和课外“做题”中…  相似文献   

2.
博览在线     
《广西教育》2011,(22):23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魏本亚在其2010年5月3日的博客上撰文认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知语文,奠定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即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知识、语文教学实践知识;二是专业能力,包括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内教学组织能力、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李海林先生认为是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性。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而言语实践能力又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言语实践来培养。因此,语文教学的规律是"在使用语言中学习语言使用"。要使语文教学遵循这一规律,有三对关系我们必须厘清。  相似文献   

4.
张海峰 《云南教育》2003,(13):33-34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教学本课要依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以学生为主体、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这一学习情境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揭示课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2)“我”通过加利秘书长向全世界呼…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注重的阅读写作能力对人们钻研知识、交流思想、表情达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能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真正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三)一种快速高效的小学语文新体系教学实验张国祥姜兆臣三、关于循序作文作文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它集中地显示人们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语文水平以及智力的高低,是字、词、句、篇等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训练。作文...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能力的人才。而能力的形成必须植根于丰富的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培根曾说过:“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他的知识和他的能力是相等的。”而知识的获得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读书来完成的,特别是语文学习更是如此,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一篇文章,只有反复去读,才能理解它的内容,才能分析出它在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各方面的特点。 语文单元教学十分强调读的作用,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搞单元教学是按照七个程序进行的:通读课、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总结课、检测课和写作课。  相似文献   

8.
“素养”是一种平日的修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这门课程存在价值和作用的囊括。它包括通过语言积累后形成的语感 ,各种发展性思维 ,以及语文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内的各种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也属于语文素养的范畴。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知识传授要相应调整策略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排斥语文知识的习得和积累 ,语文知识具有操作性、再生性 ,它是生成语文能力的基础 ,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但是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中对于语文知识的预设性和呈现性的过分关注 ,本着精要、有用的原…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学科特点,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它不像理科那样通过知识的叠加来增强能力,而是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听、说、读、写的丰富的语文实践达到听则心领神会、说则出口成章、读则融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2)“我”…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反复探索和研究,以思维发展目标为序编制教学目标体系,并指导教学实践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次教学实验证明,以思维发展目标为序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有具体、有序、清晰、关联的特点,对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一、融知识、能力、智力为一体,展示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人们常说语文教学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那么知识、能力、智力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语文认知教学的系统结构由知识、能力、智力三种基本因素构成,传授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能力的…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语文各项能力的形成由语文基础知识转化而来,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重点,要实现"知识转化",必须通过"迁移",唯有迁移教学,方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属于智力技能。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在获得途径上是一致的 ,都必须依靠个体反复多次的练习。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就像游泳或踢球这些动作技能一样 ,靠教师分析规律、讲解要领有一定的效果 ,但真正要形成技能还得靠学习者自身反复的练习 ,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新大纲明确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避免…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的实践主要有: 首先,必须正确领会新课标制定的三级目标:即知识与能力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关键和根本;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法;要注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积极正确的态度.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的指南.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应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它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老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更重要的是靠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去获得知识,通过阅读,我们把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我是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语文各项能力的形成由语文基础知识转化而来,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重点,要实现“知识转化”,必须通过“迁移”,唯有迁移教学,方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新颖独特是它的本质特征。创新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基础教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传授基本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为受教育者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可见 ,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关系 ,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人们通过掌握知识去发展能力 ,也通过发展能力去进一步掌握知识。政治课教学也必须重视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传授和掌握 ,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讲究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既做到授之“鱼” ,也授之以“渔”。一、要有效地传授学科基础知识“明事理 ,知善行。”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中学政治、哲学等理论知识 ,是形成学生…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新颖独特是它的本质特征。创新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