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失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的失业现象,有其产生的特殊原因。失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是复杂而深刻的。解决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和措施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失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失业主要由行业不景气,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慢,年龄结构偏大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它对社会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研究失业,研究对策,把失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失业问题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和失业状况最终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不能将大学生失业简单地归罪于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失业可分为结构性失业、选择性失业、占据性失业、政策性失业、眼界狭窄性失业、消极就业性失业等多种类型,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应有针对性,应创新思路,拓展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4.
南平地处闽北山区,辖区内有十个县(市),是福建省国有企业集中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全市出现了160家特困企业,2万多名失业职工和富余职工。如何振兴这些特困企业,安置大量失业和富余职工,这是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行使政府管理就业职能的南平市劳动服务公司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在扶持特困企业,安置失业职工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尝试,在市劳动部门的帮助下,不少企业正在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5.
为及时掌握了解农民工在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失业、工资、生活、心理、情绪变化和对现阶段就业促进政策的期盼,2009年陕西省社会与情报研究中心对就业农民工、失业农民工、返乡农民工在金融危机下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表明,金融危机对本省农民工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农民工找工作更加困难,工资收入水平急剧下降,农民工心理情绪受失业、求职失败影响波动较大。解决的对策就是加强舆论引导理性认识失业影响;关注农民工就业失业的动态趋势;预测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建立多种信息平台,强化培训;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省份,曾经为我国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落后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辽宁省出现失业问题。通过分析辽宁省失业现状发现,由于辽宁省劳动力结构失衡、下岗职工职业技能落后等等,导致辽宁省存在总体失业严峻、现有下岗职工就业困难、新失业群体增加等问题。辽宁省在促进就业水平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要大力拓展就业空间,努力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有效促进失业人口就业。  相似文献   

7.
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既有多种因素又具有双面效应。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效率和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条件。但下岗、失业对劳动者来讲又是一种不幸。所以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多渠道、多途径地实现再就业。目前,重点应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合理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完善和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琼 《成人教育》1999,(10):42-45
当前,失业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公共机构及公众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为解决失业问题,使失业现象对社会、经济、政治所造成的压力有所减缓,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加强各种机构在解决失业问题中的作用等。其中,针对失业、半失业工人的再就业培训已日益成为使工人摆脱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拟介绍美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举措,以期从中得出某些启示。美国在1979—1984年间约有11-5百万人失业,1984—1986年的经济增长使失业情况有所好转,但大批的失业工人在适应市场变化方面存在困难。近年来,美国…  相似文献   

9.
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经济学家对于失业原因及影响的认识不准确,使得经济学研究以降低甚至消除失业为目标。失业由技术进步、产业变动和劳动人口增长等因素共同决定,这使得失业不可能单靠经济政策的调整就能人为地降低或消除。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一种现象,它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经济学能够解决的不是降低或消除失业,而是减少失业的消极影响,扩大失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的普遍性使得关于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但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失业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无论是失业的原因还是治理失业的具体措施都应该从社会学这一更广泛的视角加以思考。要治理失业,不仅要设法消除失业赖以产生的经济原因,而且也要设法消除导致失业出现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1.
《Africa Education Review》2013,10(3):277-291
Abstract

This article seek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insight into 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and how these relate to each other and to graduate unemployment within the South African context. Research was undertaken primarily to determine the graduate unemployment rate at a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n South Africa and secondly to ascertain whether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WIL) had an effect on graduate unemploy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graduate unemployment rate at a certa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n 2011 was 46% while WIL reduced graduate unemployment. The unemployment rate for students who had had no WIL was 63%, whereas the unemployment rate for those who had complete WIL in the course of their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decreased to 26%. Findings supporting the mitigating influence of WIL are a potentially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有着“天之骄子”美誉的大学生居然也开始面临失业问题,“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并且这种现象日趋增多。由于大学生找工作牵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失业现象自然引起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大学生失业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other influences on a variety of labour market outcomes for Australian youths aged between 16 and 25. The six labour market outcomes investigated are: occupational status, hourly and weekly earnings, employment, unemployment and full-time work. The study finds that a bachelor’s degree has clear positive effects on each of these youth labour market outcomes, in contrast to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mong men,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show no sizabl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se outcomes. Among women, the higher-level vocational diploma is beneficial for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In no instance ar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onger than that for a bachelor’s degree. Many of these labour market outcomes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prior experiences of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olicies,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expanding and reform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aim to ensure that young people quickly secure employment, preferably full-time, and avoid un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4.
失业是困扰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经济社会问题,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国外经济学家长期关注失业问题,各派学者深入探讨了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文章在概述有关失业理论的基础上,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作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覆盖面过窄,保障水平偏低,基金来源渠道单一以及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改革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是深化改革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我国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措施主要包括: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适当提高失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加强失业保险的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严峻的失业状况和落后的失业研究现状,都迫切要求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立足于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然而,我国既有的研究失业问题的理论视角,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还是西方失业理论,都无法承担起研究中国失业问题的理论基础的重任。中国失业问题研究迫切需要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企业体制转轨和下岗与失业的并轨,导致我国失业人员不断增加.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两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现象。大学毕业生失业主要有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三种类型。造成这种现象既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原因,也有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原因。要解决目前大学生失业问题,一方面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使其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结构性失业已成为我国一种主要的失业形式。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和功能成为解决结构性失业最为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不利于结构性失业的解决,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结构性失业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转轨过程中,失业现象不可避免地突显出来。文章从我国失业现状出发,结合经济学中关于失业的理论论述,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现象突显的原因,并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