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本报举办今年首次新闻沙龙”。2月上旬,羊城晚报社编辑大楼大厅内贴着编委办公室的一张告示,“主题:评述羊城晚报扩版后一个多月来的得与失;时间:1993年2月11日下午2时30分;地点:读者之家;形式:自愿参加,自由发言。”没再另发书面通知,也无特别的邀请。当天下午2时30分,报社的老总们、编委们、采编部门的负 相似文献
5.
“本报举办今年首次新闻沙龙”。2月上旬,羊城晚报社编辑大楼大厅内贴着编委办公室的一张告示,“主题:评述羊城晚报扩版后一个多月来的得与失;时间:1993年2月11日下午2时30分;地点:读者之家;形式:自愿参加,自由发言。”没再另发书面通知,也无特别的邀请。当天下午2时30分,报社的老总们、编委们、采编部门的负责人和编辑、记者,还有离休干部,都陆续来到设在羊城晚报社编辑大楼二楼的“读者之家”。围成 相似文献
6.
7.
冯印谱 《记者观察(上半月)》1999,(2)
某地连续爆出不少轰动全国的新闻,这些新闻大多是批评性报道,又几乎都是中央或外地新闻媒介报道出来的。发人深思的是,当地新闻媒介对这些新闻却保持了惊人的缄默。按理,当地发生的新闻,当地的新闻媒介置身其中,理当知道得最迅速,了解得最详细,应当最早加以报道才对。然而,并非如此。对于这个奇怪现象我们把它称作“新闻的‘出口’转‘内消’”。所谓“出口”,就是当地的新闻媒介不敢发表当地的批评稿件,而将轰动新闻“出口”给中央和外地新闻媒介,进而转“内消”,并非转“内销”,就是说这类新闻被曝光后,在全国特别是新闻发生地群众中引起强 相似文献
8.
9.
正在1987年度上海好新闻评选的会议上,听到一种说法:新闻改革也有“京派”“海派”之分。据说“京派”的新闻改革主张以思想性为主,层次深、抓大问题,敢碰群众中的难点与热点,缺点是不注意短、新、快、活。“海派”的新闻改革则比较贴近群众生活,大量引进社会新闻,“飞入寻常百姓家”,版面较活,新闻条数较多,缺点是浅。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就这一届获一等奖的15件新闻作品来说,以头版头条入选的为数很少,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报纸上经常能读到一些夹叙夹议、寓意于事、思想深邃,文笔或轻松或雅致或犀利或泼辣,但却写得雅俗共赏的文章。这里的“事”是新闻,这里的“议”是评论。这类新闻评论,同社论、评论员文章很不相同。它把新闻的内涵予以延伸和深化。这类文章,就是“新闻随笔”,特征大致有三: 一、新闻与思辨的融合。新闻随笔,顾名思义,其基础是新闻。随笔是文学范畴的文体,文学随笔,所叙之人所叙之事,都为个人所见所闻。而新闻随笔所叙之事所叙之人,都是确切定义上的新闻。何谓新闻?新闻界有两种说法,权威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新近提出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不论“发生”还是“发现”,新 相似文献
11.
12.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