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锐 《天津教育》2004,(7):24-24
“蚕”与“蜘蛛”的共同特点是都能吐丝,但人们对它们的态度却不一样。我们喜欢蚕,因为它吐出的丝能织成华丽的绸缎,做成绚丽的衣衫。“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常自豪地以它的奉献精神来形容教师这一职业。尽管蜘蛛也在吐丝,但它吐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己,是自私的。因此,大多数人并不是很喜欢蜘蛛。  相似文献   

2.
余俊 《同学少年》2009,(2):F0002-F0002
古人云:“为文如蚕口擒丝作茧,一闻响则口停而丝肠断矣。”因此,要想做到文气贯通,须在疏通作文思路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蚕“与“蜘蛛“的共同特点是都能吐丝,但人们对它们的态度却不一样.我们喜欢蚕,因为它吐出的丝能织成华丽的绸缎,做成绚丽的衣衫.“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常自豪地以它的奉献精神来形容教师这一职业.尽管蜘蛛也在吐丝,但它吐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己,是自私的.因此,大多数人并不是很喜欢蜘蛛.……  相似文献   

4.
和学生一起养蚕时,对于“双胞胎”蚕茧的研究令我们大开眼界。一、发现“双蚕合织茧”当多数的蚕开始吐丝结茧时,一个学生跑来对我说:“老师,好奇  相似文献   

5.
收茧趣事     
钟诚 《科学课》2009,(5):27-27
我和孩子们在收获蚕茧的一周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受益匪浅。 1.“提前降临”的蚕茧 通常,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到五龄蚕后,便会吐丝结茧了。我们在养蚕过程中,却只观察到蚕的两次蜕皮,后面的蜕皮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正当我纳闷这些肥胖能吃的“宝贝”怎么还不见“眠”的迹象时,有学生来向我报告:“有两条蚕吐丝了!”  相似文献   

6.
“模仿”“游戏”“合群”“户外”“好奇”“赞扬”“成功”是儿童的七种天性。当小学作文教学活动融入这七种元素时,儿童写作文将变成一件乐事。  相似文献   

7.
收茧趣事     
我和孩子们在收获蚕茧的一周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受益匪浅。 1.“提前降临”的蚕茧 通常,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到五龄蚕后,便会吐丝结茧了。我们在养蚕过程中,却只观察到蚕的两次蜕皮,后面的蜕皮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正当我纳闷这些肥胖能吃的“宝贝”怎么还不见“眠”的迹象时,有学生来向我报告:“有两条蚕吐丝了!”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延续     
这几天,我们班掀起了养蚕热,我也买回了几条幼蚕。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蚕宝宝一天天长大,陆续结茧了。看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我捧着蚕盒,高兴地转起圈来。谁知乐极生悲,一条蚕儿从高空坠地,不偏不倚地落在我脚下,尾部被我踩得血水飞溅。我尖叫一声,痛心地捡起这条奄奄一息的小生命,把它重新放回到蚕盒里。  相似文献   

9.
人们习惯把教师比作“春蚕”,不言而喻,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歌颂与赞美。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师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当作“蚕”,沿着一条一成不变的发展轨迹,蜕皮、成长、缚茧,把自己牢牢地圈在了“茧”中。笔者这样说,并不是批判对“春蚕”的褒扬之意,而是认为当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论谦虚     
文章立意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从多个角度证明主题,语句朴实易懂却叉深刻,耐人寻味。从豪格的故事中,可以领会到“在机会面前,太谦卑是我们最大的弱点”;从杨修的故事中,可以领悟到“满盈者,不损何为”的警示真理。“为了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努力做一个真正谦虚的人吧!”这是我们应从此文获得的心得。  相似文献   

11.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文,它通过蚕由破卵而出到结茧自缚这段时间的生活习惯,歌颂春蚕“有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品格,号召我们学习春蚕的精神,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一这篇文章所谈范围较广,按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我国蚕业生产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到“春蚕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养蚕     
(一) 一日,在小学门口见到了一位卖蚕的妇女。那些白白胖胖的蚕极为可爱,我便买了3条,带回家中。没想到小弟见了哇哇大叫:“姐。这几条毛毛虫好恶心!”我耐心解释:“这不是毛毛虫,是蚕。会吐丝结茧,可以织布做衣服的。”“不管怎样,它还是恶心。你平常见了毛毛虫都会尖叫,怎么会喜欢它?”  相似文献   

13.
茧的遐思     
<正>一蚕会结茧,众所周知。蚕为什么要结茧,将自己重重包裹?不是为人类提供蚕丝,而是保障自己由蛹成蝶过程中的安全。海中有一种鹦鹉鱼也会结茧。为了不在睡梦中失去生命,睡觉前鹦鹉鱼总会吐出丝来,将自己紧紧围护。大部分蚕与鹦鹉鱼都能在适当的时候破萤而出,但也有极少数却因茧结得太厚或太薄,并没有起到保护自己的目的。萤,在保障他们安全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对它们的致命伤害。  相似文献   

14.
在古诗诵读中,我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研究一下蚕到底是怎么吐丝的,又是怎样从嘴里吐出丝来的。于是,我找了一条正在吐丝的蚕进行了非常细微的观察,发现了好多有趣的奥秘。蚕要吐丝前先要将嘴里的丝液粘到某个物体上,然后蚕的头按照8字形左右摇摆,这个动作是干什么呢?原来蚕这样摇晃脑袋的目的是为了把嘴中的丝液拉出来,把丝液从嘴里拉出来后就拉成了丝线。这时,在丝线表面上还剩留着一些黏液,我叫他丝胶,蚕就靠这些丝胶将嘴里拉出来的丝线粘到茧的内侧,这样就慢慢地产生了茧。如果蚕的脑袋不摆动,丝线就不会吐…  相似文献   

15.
蚕丝,是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由于桑蚕丝从栽桑养蚕至缫丝织绸的生产过程中未受到污染,因此是世界推崇的绿色产品。又因其为蛋白质纤维,属多孔性物质,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而被世人誉为“纤维皇后”。  相似文献   

16.
“无限积分制作文批改法”这一研究课题,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所涉及的,似乎仅仅是作文批改中给分标准问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种作文教学现念的改变,同时对教师的作文鉴评能力也是一种检验。这一实验,得到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的肯定,认为它“具有开拓创新意义”,“方向正确”,“如能取碍成功,将是对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贡献。”目前,这一课题还在进一步研宄,本刊令择登报告的部分(原文近万字),以示我们对语文教改的支持,我们欢迎各地致力于语文教改的同志,提供教改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7.
作文,一直是一个让学生们一言难尽的话题,请关注他们在———我的作品集作品集,是语文老师让我们收集整理自己作文的集子。有些同学认为它单纯是作业本或周记,但在我的心中它却有近乎神圣的位置。翻开作品集,就像打开了心灵的一扇窗,牵一丝阳光,打开我的瞳孔。而里面的每一个词语,一段字符,都会跳跃成音符,组成一曲旋律,不时在我心中回响。那是作品集中的第一个“甲”。以前,我总是不愿意搭理语文和写作,所以作品集里的第一次作文,我是马马虎虎应付过去的。那一天,一切都改变了———仅仅是因为陈老师的一句话,“宝莹同学的观点很特别,蛮有…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它让人感到丝丝温暖;这是一个说谎的孩子,却让人忍不住去喜欢。小作者利用爸爸对自己的爱,骗爸爸戒除了烟瘾。读着这个充满温情的小故事,我不得不赞扬小作者的智慧、细心和勇气,还有她对爸爸那份无价的孝心。  相似文献   

19.
“蚕宝宝结茧啦!蚕宝宝结茧啦!”欢呼声从活动室里传出来。我急忙走进室内去看。真的!蚕在麦杆上结出了白白的、像花生形状的茧子,孩子们围着茧子高兴地拍着手蹦跳着。因为,这些蚕是孩子们和老师精心养大的。如今结茧了,他们能不高兴吗? 看着白白的蚕茧,孩子们养蚕的情境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记得在桑树长出嫩绿的新叶时,我找来蚕卵,小朋友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拿来做什么?”我告诉他们: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蚕和蜘蛛》时,一个学生说:“丁老师,这篇课文太不公平了,贬低了蜘蛛。蜘蛛为人民捉害虫,怎么好说它自私呢?”“好,你讲得很好!他联系了自然课,敢于向课文挑战,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我充分地肯定。学生提出了这样正确,这样有创见的意见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用课文内容去束缚他们呢?“作者有偏见,要说蜘蛛结网是为了自己的饭食,那么蚕织茧不也是为了它自己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